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知识梳理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知识梳理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6 18: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知识梳理卷
知识点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后人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其“兴国之梦”体现在( )
A.掀起洋务运动——“师夷长技” B.创办汉阳铁厂——“自强求富”
C.进行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创办大生纱厂——“实业救国”
2.1914年,中国民族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6200多万元;1920年,民族工业企业注册资本增为1.55亿万元,同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也从4%增加为14%;1922年,上海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40%。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 B.欧美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C.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 D.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3.胡适曾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从中看出张謇的主要贡献是( )
A.师夷长技 B.开办军事工业 C.实业救国 D.发动武装起义
4.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在一战期间,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这说明(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B.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家越来越多
C.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遭到重创
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压迫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 )
A.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C.集中在内陆地区 D.资金丰富,规模庞大,技术先进
知识点2 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工具中并非从西方传入我国的是
( )
A.轿子 B.轮船 C.火车 D.汽车
2.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后剪辫子和劝禁缠足 B.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
3.20世纪初上海街道行驶的有轨电车和汽车,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
A.交通 B.通信 C.文化 D.教育
4.1912年3月2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代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这说明( )
A.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B.国民政府提倡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C.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D.传统婚姻礼仪烦琐,需要简化革新
5.近代服装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男性中山装以西服为模板,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去掉腰带。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旗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材料意在强调服装的变化( )
A.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D.使中国逐步丧失关税自主权
6.某剧组拍摄的一部反映20世纪40年代中国城市生活的电影中,不会出现下列哪一场景( )
A.看电影、喝咖啡 B.男子都留长辫、着长袍
C.穿西服、着旗袍 D.坐电车、乘轮船
7.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这一剪辫令的目的是( )
A.讲究卫生 B.追求平等 C.提高国民素质 D.革除旧俗
知识点3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1896年梁启超等奏呈《请推广学校折》;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以上举措( )
A.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B.增强了维新派的实力
C.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D.改变了社会生活习俗
2.据严复年谱记载,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西学”课程有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术等,而对“中学”课程则未作严格规定。这种课程安排(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反映了新式教育占主导地位 D.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3.以下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
A.近代学校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
C.考试制度的变革 D.新闻事业的发展
4.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这一措施( )
A.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B.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C.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D.获得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5.中学生常用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
A.京师同文馆 B.新华书店 C.商务印书馆 D.强学会
6.历史叙述包括史实和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
B.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C.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D.新式报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7.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及实业学堂等的十个章程、两个通则、一个纲要。据此可知,这个章程( )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C.标志着科举考试的废除 D.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8.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表格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
名称 地位
《申报》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商务印书馆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B.社会经济的变化
C.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知识点4 文学艺术的成就
1.《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词、曲的作者分别是( )
A.田汉、聂耳 B.冼星海、聂耳 C.田汉、冼星海 D.徐悲鸿、曹禺
2.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A.徐悲鸿 B.聂耳 C.冼星海 D.田汉
3.下列哪一作品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
A.《狂人日记》 B.《骆驼祥子》 C.《阿Q正传》 D.《暴风骤雨》
4.他擅画花鸟虫鱼,主张“画家先阅古人真迹,然后脱尽前人习气,别创画格,为前人所不为者。”这里的“他”是( )
A.齐白石 B.郦道元 C.严复 D.冼星海
5.文艺作品会烙上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是( )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定军山》 ④《毕业歌》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6.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有( )
①冼星海—《毕业歌》②郭沫若—《女神》③曹禺—《雷雨》 ④齐白石—《狂人日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近代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用檄文、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所处那个时代激情澎湃的情感。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鲁迅——其小说《呐喊》《彷徨》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B.聂耳——创作《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斗志
C.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D.徐悲鸿——其代表作《天演论》,蕴含着对国家民族能早日强盛的希望
8.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A.《歌女红牡丹》 B.《白毛女》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9.1905年,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触发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电影的灵感,他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的若干片段拍摄成电影。这部电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 )
A.有声电影 B.无声电影 C.彩色电影 D.数字电影
10.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后,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下列属于这类文艺作品的是( )
A.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B.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C.电影《十字街头》 D.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11.《田横五百士》(1930年)和《愚公移山》(1940年)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其主要原因是( )
A.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的技术 B.开辟了中国画技法的新时代
C.以西洋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 D.切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1)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为它谱曲的音乐家是谁?
(2)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3)唱着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创作于1940年。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幕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1)油画《愚公移山》和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分别是谁?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艺术创作的社会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1.D 2.B 3.C 4.A 5.A
知识点2
1.A 2.A 3.A 4.B 5.C 6.B 7.D
知识点3
1.C 2.A 3.B 4.C 5.C 6.D 7.B 8.C
知识点4
1.A 2.C 3.C 4.A 5.A 6.D 7.D 8.A 9.B 10.A 11.D
12.(1)田汉;聂耳。
(2)歌名:《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企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
(3)使我们居安思危,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自强不息,奋勇前进。(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3.(1)徐悲鸿;冼星海。
(2)创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创作意图:激励国人奋勇抗战。
(3)陶冶情操;激励大众,催人奋进;反映时代需求;服务于大众、民族、国家与社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