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师导航】备考2025中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培优精讲学案(全国通用版)
专题02.1 声现象单元学案
课标要求
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 声现象部分,在全国各省市物理试卷里,每年考查1道题,分值为3—5分。一般以考查概念和规律的了解为主。考查的题型有选择、填空,出现声现象知识点试题属于容易题,难度系数为0.8。2025年会考查3个考点中的一个或者2个,以选择题出现,或者以填空题出现,有的省还可能以实验探究体出现,一定会注重对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跨学科实践以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为素材类的问题将是新时代考查声现象问题的创新举措。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
考点3. 噪声的控制 及声的利用 ★
★★★代表必考点,★★代表常考点,★星表示中频考点。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______,都可以做声源。
2. 声音的传播
(1)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因此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______不能传声。
(4)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
3. 声速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路程。
(2)声音在 (15℃) 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m/s,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有关。
(3)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4. 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______。
(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加强原声。
(3)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___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 音调。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
(1)频率的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2)频率物理量的符号:f
(3)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单位符号:Hz。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若物体每秒振动1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00Hz。
(5)音调低的波形稀疏;音调高的波形密集。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越尖越细;物体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越低沉。
(6)超声波和次声波:
A.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B.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如蝙蝠、海豚)
C.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如蝴蝶、大象)
2.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
(1)振幅定义: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振幅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3)响度不仅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
如重击鼓面,鼓面下凹幅度大,鼓声大;轻击鼓面,鼓面下凹幅度小,鼓声小。
3. 音色
(1)音色定义:_______能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的。
(2)发声体的______、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3)音色不同,波的_____不同。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
1. 声可以传递______。如:
(1)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信息等。
(2)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
2. 声可以传播________。如:
(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3.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特点
(1)次声波:能量损失_____,传播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
(2)超声波:能量损失_____,方向性好。
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 乐音和噪声的区分
从环保角度看, 乐音是指________且不影响他人的声音; 噪声是指_____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和交流的声音。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 乐音是指物体做有规律_____发出的声音,波形如图甲; 噪声是指物体做无规律_______发出的声音,波形如图乙。
甲 乙
联系: (1)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有时乐音会因为干扰其他人而属于噪声,例如广场舞的音乐;(3)物理学角度的噪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称为乐音
2. 噪声的来源
(1)交通噪声: 引擎、排气管、车胎、喇叭声 …
(2)建筑噪声: 机械、拆卸土程 …
(3)工业噪声: 抽风和空调系统…
(4)生活噪声: 闹钟声、婴儿的哭闹声、谈话声 …
3. 声强
(1)声强的单位:分贝,符号:dB, 表示声音的_____。
(2)声强的等级
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90dB以上: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产生疾病;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失去听力。
4. 噪声的危害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物体以及建筑物。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 控制噪声。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在______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
(2)噪声在介质中传播:在______减弱,阻断噪声传播。
(3)鼓膜振动引起听觉:在_____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注意: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类问题是今后中考重点关注的方向。
【答案】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1)振动。(2)振动。(3)发声。
2. (1)介质。(3)真空。(4)声波。
3. (1)声速。(2)340。(3)种类。
4. (1)回声。(3)17m。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
1. 音调。
2. 响度。
3. (1)音色(2)材料(3)形状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
1. 信息。2. 能量。3. (1)小(2)大
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 悦耳动听; 妨碍。
振动,振动。
3. (1)强弱。
5. (1)声源。(2)传播过程中。(3)人耳。
考点1 声的产生与传播
1.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探究声音产生原因实验中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归纳法、比较法。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 探究声音的传播涉及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5.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发出到碰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人们根据这一原理进行距离的测量,如图乙所示。
考查角度1. 声的产生
【例题1】(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 琴弦 B. 匣子 C. 指头 D. 耳朵
【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苏东坡的诗句中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声音不是在琴弦上,不是在指头上,而是手指拨动琴弦使弦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练1】(2022江西)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B
【详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乒乓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乒乓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练2】(2024湖北二模)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产生振动而发音的,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图 2 所示实验装置.一块厚木板上有 A、B 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 A 楔固定,B 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 O 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的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 AB 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
次数 长度 L/m 重物/个数 频率 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1)小组同学得到了表格中的数据,则第____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_和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当表格中的空格数据应该为_____时,可用 2、3 两次实验来研究弦的音调和弦的_____的关系;
(4)分析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_______,弦的音调越低;
(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又选用一根与钢制弦粗细相同的长为 0.8m 的尼龙弦,来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可悬挂重物个数为____个.
【答案】(1)1;(2)长度;(3)0.8;松紧程度;(4)1、2;长度越长;(5)2。
【解析】(1)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第1次实验振动频率最高,所以第1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实验过程中有弦的松紧和长度这两个变量,所以该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弦发声的音调与长度和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根据控制变量法,2、3两次实验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因此要保证长度相同,所以当表格中的空格数据为0.8时,用 2、3 两次实验来研究弦的音调和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4)1、2两次实验弦的长度不同,但松紧程度相同,因此可以探究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的长度对音调的影响,同时根据数据可以发现,在弦的松紧程度相同时,弦长度越长,弦的音调越低;
(5)根据控制变量法,若要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需保证长度和弦的松紧程度相同,因此则可悬挂重物个数为2个.
考查角度2. 声的传播
【例题2】(2024山西)如图所示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琴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 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火焰琴”的琴声是由塑料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琴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
D.按压不同的孔,振动的空气柱长短不同,因此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C。
【变式练1】(2024贵州二模)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卷尺和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
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
【答案】(1)停表;(2)停止计时;(3)时间测量不准确。
【解析】(1)因为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运动快慢涉及两个量,一个是运动的路程,一个是运动的时间,因此测量时间用停表(秒表、钟表);测量路程用卷尺;
(2)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立即喊“停”时,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否则记录的时间较长,从而影响到实验效果,误差会更大;因此乙同学立刻停止计时;
(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试验次数最少为3次,由于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造成测量有误差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不同,在测量时即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眼睛也不可能估读得非常正确;测量仪器不可能造得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变式练2】(2024陕西一模)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猜想二: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拨通手机,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推理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结论,进一步提出:月球表面是真空的,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移到月球表面进行,则 。(填字母)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不能听到声音,又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答案】(1)C (2)小 (3) B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瓶内的空气没有被抽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瓶内的传声介质空气越来越少,所以,拨通手机,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3)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移到月球表面进行,音叉的振动不会停止,所以乒乓球仍会被弹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是真空,所以不能听到声音,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查角度3. 声速及(含回声测距)计算
【例题3】(2024四川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________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音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为
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
【变式练1】(2022苏州)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______s。(空气中声速340m/s)
【答案】 4
【解析】鸣笛开头的声音到达隧道另一头所用的时间为
5s内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距离为
s2=v车t2=68m/s×5s=340m
鸣笛末尾的声音在隧道内传播的时间为
在隧道另一头的工人能听到鸣笛声的时间为
【变式练2】(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 1.70m B. 1.65m C. 0.85m D. 0.80m
【答案】B
【解析】由得,该同学头顶距离感应器的高度是
该同学的身高为
故选B。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频率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特色
决定因素 频率 振幅和与发声体的距离 发声体本身有关(材料、结构等)
生活实例 男低音、女高音、调琴弦松紧等 调收音机音量、大声说话、声音洪亮等 辨析不同的熟人、乐器、声纹锁等
白话文:出现高、低,指的是音调; 古文中:出现高低,指的是响度;模仿秀:音色
2.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故探究各个因素对音调高低的影响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当探究某个因素对音调高低影响时,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探究该因素对音调高低的影响,最后再综合分析音调高低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振动发声的频率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材料和松紧程度等有关。
(1)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程度。一般来说,弦乐的弦越细、越短、越紧,其发声时的音调越高。
(2)管乐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的空气柱长短。一般来说,长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3)打击乐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4)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女高音”“男高音”中的“高”“低”指的是音调,一般来说,儿童发声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声比男声音调高。
3. 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声音的响度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探究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物体振动的振幅。
(2)声音的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考查角度1.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分辨
【例题4】(2024四川南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 ________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 _______(“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 振动 音调
【解析】由于一切声音都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所以琵琶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则琴弦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改变了,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变式练1】(2024陕西)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________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答案】 响度 空气
【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坐在远处和近处的观众,他们听到唱词声的响度是不同的,近处的响度大,“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所以人们听到的唱词是通过空气以波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变式练2】(2024四川宜宾)“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室里传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声,小明一听便知道是小英在唱歌。他能确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答案】C
【解析】AD.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D不符合题意;
B.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小明通过唱歌的声音能确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故选C。
考查角度2. 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探究
【例题5】(2024上海)如下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0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________10cm(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答案】 (1)L越长音调越低(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2)大于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铁棒的长度越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由表格数据知,当铁棒的长度为10cm时,振动的频率为500Hz,当铁棒的长度小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大于500Hz,音调高于re;当铁棒的长度大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小于500Hz,音调低于re;所以,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该乐器的长度应大于10cm。
【变式练1】(2022山东潍坊)如图所示,小明想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他将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1)从左向右用木棍敲击瓶子,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
(2)从左向右用嘴在瓶子口吹气,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物体的长度越长, 。
(4)小明又研究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写出音名B(7)的频率 。
音名 C(1) D(2) E(3) F(4) G(5) A(6) B(7) C(i)
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l
【答案】(1) 升高 (2) 降低 (3) 音调越低 (4) 495
【解析】(1)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以及瓶子里的水振动越来越快 (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高。
(2)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长,用同样的力去吹瓶口,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
(3)由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物体越长,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4)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近似成反比,由表中C和B可知
所以,音名B(7)的数值为
【变式练2】(2024云南二模)如图,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伟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图中所示的实验不能够完成此探究目的的实验是 (选填选项中的字母)。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发现,第一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几乎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3)另外一组同学做了如图E所示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除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以外还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若将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答案】(1)D;(2)高;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3)能量;不能。
【解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3)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A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笔帽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故选:D;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第一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3)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果把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泡沫塑料球不能被弹起,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查角度3. 影响响度大小因素的探究
【例题6】(2023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越高 B. 响度越大 C. 音色越好 D. 速度越大
【答案】B。
【解析】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故选B。
【变式练1】(2024福建二模)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用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1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而且是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
(4)探究过程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______放大,从而便于观察;
(5)如图2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答案】(2)变大 (3)振幅 振幅 大 (4)振动 (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
【解析】(2)使同一支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而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重做上面的实验时,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
(3)通过实验可以判断物体振幅不同,响度不同,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两次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从而便于观察,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5)敲击右面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
【变式练2】(2024辽宁沈阳二模)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答案】(1)高 频率 (2)变大 变大 振幅 声音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变大,听其响度变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由于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声音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不到声音。
考点3 声音的利用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能为人们识别自然界和社会中不同事物而提供的“消息”,就是信息。如果某种事情需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完成,这种“力量”一般是能量。
考查角度1. 声音传递信息与声音传递能量
【例题7】(2024江西)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 信息 振动
【解析】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可知,发令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变式练1】(2024四川达州)自然界中万物生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其中声音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人都能听到
B. 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出舱后,在太空中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
C. 常见医用设备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脏器信息的
D. 广场上的噪声监测仪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如果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声音无法传播、响度不足等现象,那么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
B.出舱后,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而真空不能传声,故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故B错误;
C.B超是利用超声波能够穿透人体皮肤组织来获取内脏信息的,故C正确;
D.噪声监测仪只能显示目前的声音分贝数,但并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练2】(2024海南一模)如图所示,发声的扬声器能使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请列举出一例这个知识的应用: 。同学们听出扬声器发出了语文老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辨别出来的。
【答案】能量 见解析 音色
【解析】图中发声的扬声器能让旁边的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这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考查角度2. 超声波与次声波及其利用
【例题8】(2022广东一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1)不能;反射能力强(2)68(3)51 60。
【解析】(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根据文中,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3)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因此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跑车遇第一次信号,到测速仪接到信号,时间是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3s,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因此跑车再走0.4s,才发出第二次信号,到跑车与第二次信号相遇,时间要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15s,因此跑车二次与信号相遇的间隔时间为
跑车速度为。
【变式练1】2020年11月9日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发生了3.1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它们能“听到”地震时伴随产生的_____。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选填“蜜蜂”、“蝴蝶”或“蚊子”)。人耳_____(选填“能”、“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答案】次声波;蚊子;不能。
【解析】地震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有些动物能能听到次声波。
蜜蜂每1min翅膀振动26400次,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
蝴蝶每20s翅膀振动120次,蝴蝶翅膀
蚊子每10s翅膀振动6400次,蚊子翅膀振动频率
因为蚊子翅膀振动频率>蜜蜂翅膀振动频率>蝴蝶翅膀振动频率,所以,蚊子的音调最高。
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20000Hz,因为蝴蝶翅膀振动频率小于20Hz,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
【变式练2】(2023江苏苏州一模)“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声音太小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
【答案】B
【解析】医用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比人的正常听觉频率范围要高,所以人们听不见。故选B。
考点4 噪声及其控制
1.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2.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 控制噪音的方法:(1)防止噪声的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考查角度1. 噪声与乐音区分
【例题9】(2024四川广安)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关于乐器使用所涉及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唢呐表演,模仿鸟儿的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B. 笛子演奏,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答案】A
【解析】A.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噪音;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A正确;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练1】(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_________(乐音/噪声)。
【答案】音色;噪声。
【解析】不同乐器由于材料,结构不同,故音色不同,即人们能分辨不同乐器演奏声是由于音色不同。
从环保的角度,只要妨碍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变式练2】(2024大兴安岭一模)噪声监测器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可以提供声音的部分参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90 500
A.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B.甲的频率高,是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D.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答案】C
【解析】A.甲、乙两处声音不一定都属于噪声,这要取决于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甲的频率小于20000Hz不是超声波,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的响度为50dB,乙的响度为90dB,说明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故C符合题意;
D.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查角度2. 噪声利用与控制
【例题10】(2024天津)发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监测噪声强弱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C
【解析】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都要佩戴防护耳罩以保护听力,这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因为舰载机起飞时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很大,容易对工作人员听力造成损伤。故选C。
【变式练1】(2023山东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
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答案】D
【解析】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练2】(2023内蒙古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考考场很安静,若监考的老师穿硬底鞋,则鞋底敲碰地面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能穿硬底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5 跨学科实践(隔音房间模型制作)
1.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分别是: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进行思考,人们平时常常从哪个方面着手控制噪声,为什么?阻断噪声传播,因为很多声源的发声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人耳接收的声音有很多种,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同时可能也会阻断人耳接收有用的声音信息,而阻断噪声传播既不会阻碍声音产生,也不会对人们接收有用的声音信息有很大影响。
2.如果制作一个房间模型来测试其隔音效果,应该重点关注了解(1)房间模型的面积;(2)房间模型的制作材料(3)窗户的大小和数量等因素可能会对隔音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考查角度. 隔音效果等模型制作类问题
【例题11】(2024云南) 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答案】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2)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如果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变式练1】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小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
B.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
C.响度会随隔音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
D.响度和隔音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
【答案】D
【解析】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探究的问题是响度和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小明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探究的问题是响度和隔音材料厚度有什么关系?
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探究的问题就是响度和隔音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
【变式练2】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活动中,请你根据生活中的认知与感悟,结合在网络中学习到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制作一个房间模型来测试其隔音效果,以下因素中的 可能会对隔音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选填选项前对应的字母,都正确给满分,部分正确给1分,有错误不给分)。
A.房间模型的颜色 B.房间模型的面积 C.房间模型的制作材料
D.窗户的大小和数量 E.空气温度 F.房间模型的形状外观 G.房间模型的摆放位置
(2)从网上查询到下表所示材料的特点和隔音性能。
材料 特点 隔音性能
聚酯纤维隔音板 重量轻、易安装、防潮防霉、无毒等 对高频噪音隔音效果一般
隔音毡 超薄、柔软、防潮、耐高温等 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特别是对中低频噪音如人声、交通噪声等的隔音效果最好
岩棉隔音板 防潮防霉、环保等,但易掉落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高频噪音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隔音泡沫 质轻且柔软,但易燃,不适用于高温或火源环境 隔音效果好
双层玻璃窗 由内、外窗组成 能有效提供良好的隔音效果
木材 自然环保,易获得等 隔音效果较差
石膏板 容易安装等 良好的隔音特性,很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阅读表格,我们发现,同种材料对不同 (填“响度”“频率”或“音色”)的噪声的隔音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在选购和使用隔音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隔音性能的优劣,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 (写一点即可)。
【答案】(1)BCD
(2)频率;是否环保(或是否易燃、是否便于安装、价格是否能够接受等)
【解析】(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影响隔音房间隔音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建筑材料、 施工工艺、 窗户、 门、 墙体结构以及房间布局。
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现代建筑材料如轻质的空心砖、 水泥砖等, 虽然具有轻质、 高强度、 环保等优点, 但相对于传统的红砖, 这些材料的密度较低, 导致隔音性能有所下降。 此外, 现代施工工艺如墙面平整度提高, 反而可能不利于隔音, 因为过于平整的表面减少了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窗户和门: 窗户和门的密封性和材质对隔音有直接影响。 检查窗户和门的密封性, 如果需要, 可以安装隔音窗或更换密封性更好的门。
墙体结构: 墙体的厚度和材料对隔音有重要影响。 老旧小区的隔墙多为轻体墙, 隔音效果差。 墙体材料的密度、 厚度以及是否包含有效的隔音材料都会影响隔音性能。
房间布局: 合理的房间布局可以提高隔音效果。 例如, 将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卧室、 书房布置在远离噪音源的位置, 并通过增加吸音材料如书架、 装饰画等增强室内吸音效果。
综上所述, 提高房间的隔音性能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 施工工艺的改进、 门窗的密封性、 墙体结构的优化以及房间布局的合理设计。
了解这些生活经验后,就知道本题BCD选项符合题意。
(2)对于隔音毡材料来讲,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特别是对中低频噪音如人声、交通噪声等的隔音效果最好。所以同种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噪声的隔音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在选购和使用隔音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隔音性能的优劣,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材料价格、是否安全环保等。
易错点1. 发声停止不等于声音停止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注意发声停止不是“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例如,发令枪响后随即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过一会终点计时员能听到枪声,说明虽然声源的振动停止了,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并没有消失。
易错点2. 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正确理解
1.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易错点3. 音调、响度和音色之间的区别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 声源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源的结构、材料
听觉表现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低沉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细语” 不同声源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听起来也有差异
【例一】 (2024江苏无锡市)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悬挂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是闹铃______产生的。用抽气机抽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测,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答案】 振动 真空
【解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闹钟发出的响声是闹铃振动产生的。
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测,当玻璃罩内的空气被全部抽走,处于真空状态时,将听不到铃声,即真空不能传声。
【例二】(2024江苏连云港)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答案】 空气 音色 超声波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例三】(2024山东烟台)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钟时,钟振动发声,故A错误;
B.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正确;
C.敲钟时,用力越大,响度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响度无关,故C错误;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针对性训练】
1. (2024河南)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______。
【答案】 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
【解析】手持长柄,敲击乐器时,乐器振动产生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2024山东菏泽)课堂上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通过音色就能判断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
C. 老师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说明响度大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声带的振动发出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通过音色就能判断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说明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2024齐齐哈尔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B. 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 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答案】A
【解析】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古筝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频率无关,所以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变,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弦的振幅,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A。
4. (2023湖南长沙一模)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 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答案】A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属于声波,因此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嘀嘀嘀”的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不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A。
5. (2024黑龙江哈尔滨)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 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这表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可以推理假如玻璃罩内是真空,将不能听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火焰获得了能量,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2021江苏扬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 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
【答案】B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故B正确;
C.“轻声细语”指是说话的声音小,是降低声音的响度,不是降低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音色是声音的特有品质,用于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音色,故D错误。
7. (2024山东滨州)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答案】A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高声是指大声说话,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听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山鸟闹”若干扰到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成为噪声,故D错误。故选A。
8. (2024江苏扬州)上课时,老师调节扩音器的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答案】B
【解析】上课时,老师调节扩音器的音量旋钮,是为了调节声音的强度,以便使大家都能听到,所以,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 (2024青海省)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奏响,开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东方红》。关于曾侯乙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编钟振动产生声音 B. 编钟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敲击力度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编钟的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B.编钟的声音如果干扰到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成为噪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敲击力度越大,编钟的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2. (2024武汉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A.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橡皮筋会振动,而我们会听到振动的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的空气减少,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故B错误;
C.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则物体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也不同,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 (2024山东临沂)5月25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临沂市部分学校开展了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如图所示,同学们与智能机器人交流互动时,机器人的声音( )
A. 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 D.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答案】B
【解析】A.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符合题意;
C.相同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2024内蒙古包头)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 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而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音的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2024苏州)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答案】A
【解析】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2024北京)北京的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当鸽子携带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A.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各筒的长短不同,空气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符合题意;
B.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与发生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与各筒的长短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是振动的幅度,与各筒的长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与各筒的长短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2024山东潍坊)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答案】C
【解析】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2024辽宁)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天将雨,琴弦缓”。环境潮湿时,琴弦振动变慢,琴声的音调变______,琴声通过______传至人耳。
【答案】 低 空气
【解析】琴弦振动变慢,频率降低,则琴声的音调变低;悠扬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
9. (2024牡丹江)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 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 D. 号声属于超声波
【答案】C
【解析】A.在军队中,号声是由司号员吹响军号时,军号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而不是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士兵能够分辨出号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即不同乐器或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音质和音色特征;响度是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与士兵分辨号声无关。故B错误;
C.在军队中,号声被用作传递命令和信息的方式,司号员通过吹响不同的号声来传达特定的指令或信息给士兵。故C正确;
D.超声波是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即20Hz到20000Hz)的声波,号声的频率在这个范围内,因此它是人耳能听到的可听声,而不是超声波。故D错误。故选C。
10.(2022江苏徐州)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相关问题”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敲击同一个音叉,并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不同;
(3)小明还找到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均敲击音叉的顶端, (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4)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理得出结论: 。
【答案】 (1)被弹开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 响度 (3)丁 (4) 弱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探究声音的产生时,我们将音叉的振动通过放大的方法,转换为乒乓球是否被弹开,故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在波形图中,波的疏密程度表示振动的频率,波峰或波谷的长度表示振幅;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波峰或波谷的长度不同,故响度不同。
(3)由题意和图示可知,两个音叉的材料是相同的,丁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敲击音叉时,丁音叉振动较快,即丁的振动频率高。
(4)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师导航】备考2025中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培优精讲学案(全国通用版)
专题02.1 声现象单元学案
课标要求
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 声现象部分,在全国各省市物理试卷里,每年考查1道题,分值为3—5分。一般以考查概念和规律的了解为主。考查的题型有选择、填空,出现声现象知识点试题属于容易题,难度系数为0.8。2025年会考查3个考点中的一个或者2个,以选择题出现,或者以填空题出现,有的省还可能以实验探究体出现,一定会注重对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跨学科实践以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为素材类的问题将是新时代考查声现象问题的创新举措。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
考点3. 噪声的控制 及声的利用 ★
★★★代表必考点,★★代表常考点,★星表示中频考点。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______,都可以做声源。
2. 声音的传播
(1)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因此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______不能传声。
(4)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
3. 声速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路程。
(2)声音在 (15℃) 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m/s,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有关。
(3)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4. 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______。
(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加强原声。
(3)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___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 音调。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
(1)频率的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2)频率物理量的符号:f
(3)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单位符号:Hz。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若物体每秒振动1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00Hz。
(5)音调低的波形稀疏;音调高的波形密集。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越尖越细;物体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越低沉。
(6)超声波和次声波:
A.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B.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如蝙蝠、海豚)
C.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如蝴蝶、大象)
2.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
(1)振幅定义: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振幅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3)响度不仅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
如重击鼓面,鼓面下凹幅度大,鼓声大;轻击鼓面,鼓面下凹幅度小,鼓声小。
3. 音色
(1)音色定义:_______能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的。
(2)发声体的______、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3)音色不同,波的_____不同。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
1. 声可以传递______。如:
(1)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信息等。
(2)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
2. 声可以传播________。如:
(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3.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特点
(1)次声波:能量损失_____,传播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
(2)超声波:能量损失_____,方向性好。
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 乐音和噪声的区分
从环保角度看, 乐音是指________且不影响他人的声音; 噪声是指_____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和交流的声音。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 乐音是指物体做有规律_____发出的声音,波形如图甲; 噪声是指物体做无规律_______发出的声音,波形如图乙。
甲 乙
联系: (1)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有时乐音会因为干扰其他人而属于噪声,例如广场舞的音乐;(3)物理学角度的噪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称为乐音
2. 噪声的来源
(1)交通噪声: 引擎、排气管、车胎、喇叭声 …
(2)建筑噪声: 机械、拆卸土程 …
(3)工业噪声: 抽风和空调系统…
(4)生活噪声: 闹钟声、婴儿的哭闹声、谈话声 …
3. 声强
(1)声强的单位:分贝,符号:dB, 表示声音的_____。
(2)声强的等级
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90dB以上: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产生疾病;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失去听力。
4. 噪声的危害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物体以及建筑物。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 控制噪声。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在______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
(2)噪声在介质中传播:在______减弱,阻断噪声传播。
(3)鼓膜振动引起听觉:在_____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注意: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类问题是今后中考重点关注的方向。
考点1 声的产生与传播
1.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探究声音产生原因实验中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归纳法、比较法。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 探究声音的传播涉及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5.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发出到碰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人们根据这一原理进行距离的测量,如图乙所示。
考查角度1. 声的产生
【例题1】(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 琴弦 B. 匣子 C. 指头 D. 耳朵
【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苏东坡的诗句中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声音不是在琴弦上,不是在指头上,而是手指拨动琴弦使弦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练1】(2022江西)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变式练2】(2024湖北二模)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产生振动而发音的,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图 2 所示实验装置.一块厚木板上有 A、B 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 A 楔固定,B 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 O 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的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 AB 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
次数 长度 L/m 重物/个数 频率 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1)小组同学得到了表格中的数据,则第____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_和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当表格中的空格数据应该为_____时,可用 2、3 两次实验来研究弦的音调和弦的_____的关系;
(4)分析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_______,弦的音调越低;
(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又选用一根与钢制弦粗细相同的长为 0.8m 的尼龙弦,来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可悬挂重物个数为____个.
考查角度2. 声的传播
【例题2】(2024山西)如图所示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琴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 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火焰琴”的琴声是由塑料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琴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
D.按压不同的孔,振动的空气柱长短不同,因此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C。
【变式练1】(2024贵州二模)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卷尺和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
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变式练2】(2024陕西一模)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猜想二: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拨通手机,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推理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结论,进一步提出:月球表面是真空的,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移到月球表面进行,则 。(填字母)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不能听到声音,又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考查角度3. 声速及(含回声测距)计算
【例题3】(2024四川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________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音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为
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
【变式练1】(2022苏州)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______s。(空气中声速340m/s)
【变式练2】(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 1.70m B. 1.65m C. 0.85m D. 0.80m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频率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特色
决定因素 频率 振幅和与发声体的距离 发声体本身有关(材料、结构等)
生活实例 男低音、女高音、调琴弦松紧等 调收音机音量、大声说话、声音洪亮等 辨析不同的熟人、乐器、声纹锁等
白话文:出现高、低,指的是音调; 古文中:出现高低,指的是响度;模仿秀:音色
2.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故探究各个因素对音调高低的影响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当探究某个因素对音调高低影响时,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探究该因素对音调高低的影响,最后再综合分析音调高低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振动发声的频率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材料和松紧程度等有关。
(1)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程度。一般来说,弦乐的弦越细、越短、越紧,其发声时的音调越高。
(2)管乐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的空气柱长短。一般来说,长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3)打击乐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4)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女高音”“男高音”中的“高”“低”指的是音调,一般来说,儿童发声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声比男声音调高。
3. 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声音的响度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探究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物体振动的振幅。
(2)声音的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考查角度1.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分辨
【例题4】(2024四川南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 ________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 _______(“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 振动 音调
【解析】由于一切声音都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所以琵琶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则琴弦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改变了,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变式练1】(2024陕西)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________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变式练2】(2024四川宜宾)“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室里传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声,小明一听便知道是小英在唱歌。他能确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考查角度2. 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探究
【例题5】(2024上海)如下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0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________10cm(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答案】 (1)L越长音调越低(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2)大于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铁棒的长度越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由表格数据知,当铁棒的长度为10cm时,振动的频率为500Hz,当铁棒的长度小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大于500Hz,音调高于re;当铁棒的长度大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小于500Hz,音调低于re;所以,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该乐器的长度应大于10cm。
【变式练1】(2022山东潍坊)如图所示,小明想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他将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1)从左向右用木棍敲击瓶子,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
(2)从左向右用嘴在瓶子口吹气,听到的音调逐渐 (选填“升高”或“降低”);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振动物体的长度越长, 。
(4)小明又研究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写出音名B(7)的频率 。
音名 C(1) D(2) E(3) F(4) G(5) A(6) B(7) C(i)
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l
【变式练2】(2024云南二模)如图,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伟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1)图中所示的实验不能够完成此探究目的的实验是 (选填选项中的字母)。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发现,第一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几乎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3)另外一组同学做了如图E所示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除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以外还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若将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考查角度3. 影响响度大小因素的探究
【例题6】(2023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越高 B. 响度越大 C. 音色越好 D. 速度越大
【答案】B。
【解析】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故选B。
【变式练1】(2024福建二模)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用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1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而且是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
(4)探究过程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______放大,从而便于观察;
(5)如图2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变式练2】(2024辽宁沈阳二模)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考点3 声音的利用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能为人们识别自然界和社会中不同事物而提供的“消息”,就是信息。如果某种事情需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完成,这种“力量”一般是能量。
考查角度1. 声音传递信息与声音传递能量
【例题7】(2024江西)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 信息 振动
【解析】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可知,发令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变式练1】(2024四川达州)自然界中万物生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其中声音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人都能听到
B. 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出舱后,在太空中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
C. 常见医用设备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脏器信息的
D. 广场上的噪声监测仪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变式练2】(2024海南一模)如图所示,发声的扬声器能使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请列举出一例这个知识的应用: 。同学们听出扬声器发出了语文老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辨别出来的。
考查角度2. 超声波与次声波及其利用
【例题8】(2022广东一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1)不能;反射能力强(2)68(3)51 60。
【解析】(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根据文中,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3)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因此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跑车遇第一次信号,到测速仪接到信号,时间是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3s,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因此跑车再走0.4s,才发出第二次信号,到跑车与第二次信号相遇,时间要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15s,因此跑车二次与信号相遇的间隔时间为
跑车速度为。
【变式练1】2020年11月9日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发生了3.1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它们能“听到”地震时伴随产生的_____。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选填“蜜蜂”、“蝴蝶”或“蚊子”)。人耳_____(选填“能”、“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变式练2】(2023江苏苏州一模)“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声音太小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
考点4 噪声及其控制
1.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2.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 控制噪音的方法:(1)防止噪声的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考查角度1. 噪声与乐音区分
【例题9】(2024四川广安)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关于乐器使用所涉及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唢呐表演,模仿鸟儿的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B. 笛子演奏,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答案】A
【解析】A.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噪音;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A正确;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击鼓鸣锣,告知将士冲锋或收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敲击编钟,周围的人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练1】(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_________(乐音/噪声)。
【变式练2】(2024大兴安岭一模)噪声监测器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可以提供声音的部分参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90 500
A.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B.甲的频率高,是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D.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考查角度2. 噪声利用与控制
【例题10】(2024天津)发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监测噪声强弱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C
【解析】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都要佩戴防护耳罩以保护听力,这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因为舰载机起飞时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很大,容易对工作人员听力造成损伤。故选C。
【变式练1】(2023山东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
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变式练2】(2023内蒙古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考点5 跨学科实践(隔音房间模型制作)
1.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分别是: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进行思考,人们平时常常从哪个方面着手控制噪声,为什么?阻断噪声传播,因为很多声源的发声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人耳接收的声音有很多种,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同时可能也会阻断人耳接收有用的声音信息,而阻断噪声传播既不会阻碍声音产生,也不会对人们接收有用的声音信息有很大影响。
2.如果制作一个房间模型来测试其隔音效果,应该重点关注了解(1)房间模型的面积;(2)房间模型的制作材料(3)窗户的大小和数量等因素可能会对隔音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考查角度. 隔音效果等模型制作类问题
【例题11】(2024云南) 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答案】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2)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如果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变式练1】在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小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
B.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
C.响度会随隔音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
D.响度和隔音材料厚度及离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
【变式练2】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活动中,请你根据生活中的认知与感悟,结合在网络中学习到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让你制作一个房间模型来测试其隔音效果,以下因素中的 可能会对隔音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选填选项前对应的字母,都正确给满分,部分正确给1分,有错误不给分)。
A.房间模型的颜色 B.房间模型的面积 C.房间模型的制作材料
D.窗户的大小和数量 E.空气温度 F.房间模型的形状外观 G.房间模型的摆放位置
(2)从网上查询到下表所示材料的特点和隔音性能。
材料 特点 隔音性能
聚酯纤维隔音板 重量轻、易安装、防潮防霉、无毒等 对高频噪音隔音效果一般
隔音毡 超薄、柔软、防潮、耐高温等 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特别是对中低频噪音如人声、交通噪声等的隔音效果最好
岩棉隔音板 防潮防霉、环保等,但易掉落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高频噪音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隔音泡沫 质轻且柔软,但易燃,不适用于高温或火源环境 隔音效果好
双层玻璃窗 由内、外窗组成 能有效提供良好的隔音效果
木材 自然环保,易获得等 隔音效果较差
石膏板 容易安装等 良好的隔音特性,很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阅读表格,我们发现,同种材料对不同 (填“响度”“频率”或“音色”)的噪声的隔音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在选购和使用隔音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隔音性能的优劣,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 (写一点即可)。
易错点1. 发声停止不等于声音停止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注意发声停止不是“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例如,发令枪响后随即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过一会终点计时员能听到枪声,说明虽然声源的振动停止了,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并没有消失。
易错点2. 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正确理解
1.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易错点3. 音调、响度和音色之间的区别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 声源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源的结构、材料
听觉表现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低沉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细语” 不同声源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听起来也有差异
【例一】 (2024江苏无锡市)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悬挂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是闹铃______产生的。用抽气机抽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测,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答案】 振动 真空
【解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闹钟发出的响声是闹铃振动产生的。
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测,当玻璃罩内的空气被全部抽走,处于真空状态时,将听不到铃声,即真空不能传声。
【例二】(2024江苏连云港)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答案】 空气 音色 超声波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例三】(2024山东烟台)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敲钟时,钟振动发声,故A错误;
B.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正确;
C.敲钟时,用力越大,响度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响度无关,故C错误;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针对性训练】
1. (2024河南)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______。
2. (2024山东菏泽)课堂上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通过音色就能判断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
C. 老师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说明响度大
3. (2024齐齐哈尔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B. 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 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4. (2023湖南长沙一模)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 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5. (2024黑龙江哈尔滨)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 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6. (2021江苏扬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 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
7. (2024山东滨州)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8. (2024江苏扬州)上课时,老师调节扩音器的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1. (2024青海省)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奏响,开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东方红》。关于曾侯乙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编钟振动产生声音 B. 编钟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敲击力度越大音调越高
2. (2024武汉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3. (2024山东临沂)5月25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临沂市部分学校开展了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如图所示,同学们与智能机器人交流互动时,机器人的声音( )
A. 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 D.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4. (2024内蒙古包头)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 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5. (2024苏州)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6. (2024北京)北京的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当鸽子携带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传播速度
7. (2024山东潍坊)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8. (2024辽宁)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天将雨,琴弦缓”。环境潮湿时,琴弦振动变慢,琴声的音调变______,琴声通过______传至人耳。
9. (2024牡丹江)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 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 D. 号声属于超声波
10.(2022江苏徐州)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相关问题”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敲击同一个音叉,并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不同;
(3)小明还找到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均敲击音叉的顶端, (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4)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理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