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强化练习题-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强化练习题-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26 23: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易错题)(2023河南南阳期末)下列与适应及其形成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适应仅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形成的适应性特征不会遗传给后代
C.具有适应性特征的个体,不会被天敌发现
D.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形成的
2.(2024陕西西安月考)“贝格曼定律”提出:在相等的环境条件下,一切恒温动物身体上每单位表面积发散的热量相等。在解释恒温动物体型的地理变异时,“贝格曼定律”有另一种表述形式:在同种动物中,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种群其个体体型比生活在较暖气候中的种群大。按照“贝格曼定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动物体型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在相等的环境条件下,同种动物生长发育成熟后必将保持相同体重
C.在不同区域,同种动物体型的差异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D.东北地区大型动物由于其相对表面积较小,比小型动物更易维持其体温
题组二 对比分析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3.18世纪某山谷中存在趾间有蹼和趾间无蹼的两种鼠,1900年由于筑
坝,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鼠趾间有蹼,偶然才能找到一只趾间无蹼的鼠。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趾间无蹼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B.趾间有蹼的个体可以生存并繁殖
C.山谷环境的改变,使鼠由趾间无蹼向趾间有蹼方向变异
D.趾间有蹼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
4.(2023陕西西安月考)下列有关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否定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B.拉马克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达尔文认为环境对生物的变异进行选择
C.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都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可变的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之上的
5.(2024天津红桥月考)科研人员对某处岛屿上的一种地雀进行研究,发现该鸟类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1977年该岛降水量严重不足,只有产生大而坚硬种子(如图右上角)的耐旱植物生存。1983年降水量充沛,产生小而柔软种子的植物生长茂盛。随后几年没有明显降水量的波动,据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雀喙大小的变化,是自然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
B.1975—1980年地雀喙尺寸变大是由取食大粒种子导致的
C.1985年后喙的尺寸趋于稳定表明该种群数量稳定
D.研究表明喙的大小是由环境改变导致的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1.D 适应不仅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错误;生物形成的适应性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B错误;具有适应性特征的个体,不易被天敌发现,但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个体可能更易被天敌发现,C错误。
2.B 细胞的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则物质运输效率较低,由此类比,生活在寒冷环境中体型较大的动物相对表面积较小,有利于保温,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D正确;动物的身高和体重受遗传、环境因素等影响,因此在相等的环境条件下,同种动物生长发育成熟后的体重不一定相同,B错误。
3.C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山谷成为沼泽后,趾间无蹼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趾间有蹼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殖,通过逐代积累,趾间有蹼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A、B、D不符合题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C符合题意。
4.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完全否定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A错误。
5.A 选择是定向的,变化的环境选择了适应环境的个体,地雀喙大小的变化,是自然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故1975—1980年地雀喙尺寸变大不是由取食大粒种子导致的,A正确,B错误;喙的尺寸趋于稳定只能说明环境选择了该尺寸的地雀喙,不能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C错误;喙的大小是可遗传变异,但不是环境改变导致的,环境改变只是起到选择的作用,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