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强化练习题-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强化练习题-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26 23: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1.(2023河南郑州期末)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协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2023广东江门期末)下面不属于协同进化实例的是(  )
A.光合生物的出现与好氧生物的出现
B.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树干的颜色与桦尺蛾的体色变化
C.虫媒花的构造与传粉昆虫口器的形态相适应
D.草原上的狼的灭绝与鹿的数量激增
题组二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3.(2023河北衡水月考)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作用通常有三种类型(甲、乙、丙),如图所示。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内存在可遗传的变异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B.丙类型的选择压力可能导致种群发生趋同进化
C.在三种作用类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均会发生协同进化
D.进化后的种群与进化前的种群间个体相互交配可能会产生可育后代
4.(2024山东济宁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植物产生有毒酚糖充当“矛”来防御昆虫侵害,多余酚糖会通过自身的PMaT1基因产物来降解,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PMaT1基因变成自身基因,获得对抗植物的“盾”。
材料2:海岛上有一群野兔,后因地质变迁,变为一南一北相互隔绝的两岛,野兔也随机分成两部分,野兔体色受A(黑色)、a(白色)、a1(灰色)控制,原岛上野兔种群基因频率为A(60%)、a(40%),10年后,南岛上野兔种群基因型频率为AA(55%)、Aa(10%)、aa(35%),北岛上野兔种群基因频率为A(8%)、a(32%)、a1(60%)。
材料3:兰花的多样性及其对不同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吸引着科学家们对它们的进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国科学家以深圳拟兰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的测序和功能分析从基因水平上解开了兰花进化之谜,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进化”这一画卷上描下了浓重的一笔。
(1)材料1反映的是    之间的协同进化。
(2)材料2中,与原岛野兔相比,北岛野兔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          ;两岛上的野兔产生了隔离,却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原因是                         。
(3)材料3中,科学家发现兰花有474个特有基因家族,导致形成了不同种的兰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不同种兰花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差异性的大小揭示了        ,以及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础过关练
1.A 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2.D 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属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A不符合题意;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树干的颜色与桦尺蛾的体色变化,属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B不符合题意;虫媒花的构造与传粉昆虫口器的形态相适应,属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C不符合题意;草原上的狼灭绝引起鹿的数量激增,不能体现协同进化,D符合题意。
3.B 可遗传的变异使个体间出现差异,自然选择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使得适应环境的变异被保留下来,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A正确;丙类型的选择压力使种群中个体的表型向不同方向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种群可能发生了分歧进化,B错误;种群在环境选择的压力作用下最终发生了进化,其实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若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异不足以导致生殖隔离,则这两个种群间个体相互交配会产生可育后代,D正确。
4.答案 (1)不同物种 (2)北岛上野兔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仅仅产生了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 (3)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亲缘关系的远近
解析 (1)材料1为昆虫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