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湘教版1.2人口合理容量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1.2人口合理容量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24 20: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理解“人口爆炸”理论,并说明其影响和意义。2.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土地、矿产、淡水、森林等资源的限制性。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了解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知识点一 “人口爆炸”与环境的限制性[学生用书P10]
1.“人口爆炸”的含义
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
2.人口的指数增长
(1)含义: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
(2)特点:开始时数量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图表导读]
1.读教材P10图1-5 世界“10亿”人口年表,思考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在哪一年达到了60亿?
(2)从1830年到1999年,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年?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1)1999年。
(2)100年、30年、14年、13年、12年。说明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
3.环境的限制性
(1)
(2)主要表现
自然资源 对人口的限制 现状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缩小 非常有限
矿产资源 人类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淡水资源 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体污染 淡水资源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林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速、大气污染程度加深和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面积不断减少
  (3)要求: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图表导读]
2.读教材P12图1-6 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思考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
(2)人口增长对农村地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1)
(2)土壤污染加剧,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重等。
材料 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保护基金会(WWF)曾经发表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如果按照目前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测算,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程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到2050年,人类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地球生物潜力的1.8~2.2倍,换句话说,到那时,可能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但是,我们有两个地球吗?下图是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对人口发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从自然资源的属性看它们分别属于哪类自然资源?
(2)以我国为例,说明土地资源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3)世界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对人口发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他为可再生资源。
(2)人均土地拥有量下降,农业生产用地显著缩小。
(3)对淡水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
1.环境的限制性: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具体如图所示:
2.几种重要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中的问题
资源 重要性 利用中的问题
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水资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
森林资源 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读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动态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对应数字序号处。
A.土壤肥力下降  B.人均耕地减少 C.水土流失
D.工矿规模扩大 E.土壤污染加剧
(2)据图分析,土地资源为什么是人类生存必需的自然资源?
解析:第(1)题,需要注意各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思路分析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2)题,从土地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土地对于任何区域来说,都是有限资源,并且是不可
移动的。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警示着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答案:(1)①—B ②—D ③—E ④—C ⑤—A
(2)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而且是不可移动的,因此对任何区域来说,土地资源都是有限的。对于农业而言,土地资源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对于工业而言,土地资源是工业基础设施依托的载体。而且,绝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依赖于土地资源而存在,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知识点二 人口的合理容量[学生用书P11]
1.相关概念
(1)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的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思考】 《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照中国的国情,中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亿左右。”如何评价、理解其中7亿与16亿的区别?
提示:这里所说的最适宜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的是适度人口,即人口合理容量;而最大人口数量指的是环境人口容量。我国适度人口为7亿左右,而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左右。适度人口是理想的人口规模,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人口要小于该国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材料一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6亿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8亿~9亿
富裕型消费水平 7亿之内
  (1)结合材料探究:
①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②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①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而人口合理容量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②某一地区的人口容量一般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材料二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面积仅165平方千米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在岛上迅速繁衍,到1680年膨胀到2万人,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为了养活增多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资源,到1877年,岛上只剩下111人。
(2)结合材料探究:
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前提有何不同?
②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人口规模有何不同?
提示:①环境承载力估算的前提是“维持相对稳定”,人口合理容量估算的前提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②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环境中“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也就是适度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材料三 漫画。
(3)结合材料探究:
①材料三中三种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估算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②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为什么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提示:①假设条件不同,估算的方法不同。
②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则具有相对确定性。
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使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人口容量的特点
人口容量同时具有临界性、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性和警戒性,不能偏颇一点而忽视其他。人口容量具有警戒性和临界性,人口数量一旦超过人口容量,一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人口容量还具有相对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同一区域的人口容量可能会增加。
[知识拓展]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生活消费水平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表,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2010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1)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2)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B.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不会使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之内
D.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逐渐减少
解析:第(1)题,环境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力是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45万。第(2)题,人们对人口容量的估计对于制定人口战略、人口政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由图可知,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容量;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会增加。
答案:(1)D (2)C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重点必背 1.什么是自然资源?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会扩大,但会是无限的吗?2.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3.什么是人口容量?其基本特点是什么?4.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有何关系?5.如何理解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数值的大小关系如何?
微点拨 1.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自然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中获取自然资源,人口越多,需要的资源就越多,但环境不可能无限地供给资源。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人们对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的利用会日益广泛和深入,因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资源的利用率会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范围会不断扩大,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作用。3.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4.影响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是数量最少的那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资源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即资源在时间上的相对性。5.人口容量即“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含有“最适宜人口数量”的含义,故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6.人口合理容量对人口政策的指导意义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是人类必须节约资源,适度消费,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             [学生用书P13])
知识点一 “人口爆炸”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爆炸”是对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的描述
B.世界人口的 “J” 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C.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并不存在,因此该学说没有现实意义
D.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不断延长
解析:选B。“人口爆炸”是对20世纪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增长情况的描述。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会存在。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不断缩短。
知识点二 环境的限制性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据此完成2~3题。
2.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  )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
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
3.有关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正在显著扩大
B.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C.由于存在水循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森林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快,但气候反常事件减少
解析:第2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增长要与资源的供应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第3题,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能超过其更新能力;森林被破坏会使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答案:2.B 3.B
知识点三 人口的合理容量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完成4~6题。
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5.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我国的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C.b6.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解析:桶板代表资源,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重要因素,且两者呈正相关,木桶的桶板越短,则环境承载力越小。第4题,人口容量以“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即以所能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那类要素为评估依据。第5题,我国21世纪初的人口数量在13亿左右,其数量已超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但低于我国的人口容量。第6题,内蒙古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缺乏成为限制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答案:4.D 5.C 6.D
,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  )
A.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地球上出现“人口爆炸”
B.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
D.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要的
2.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呈现(  )
A.“J”形          B.“S”形
C.“V”形 D.“N”形
解析: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答案:1.A 2.A
人口和资源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读表,完成3~4题。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公顷) 人均耕地(公顷/人)
1750 2~2.5 0.6 0.3~0.24
1850 4.1 0.81 0.2
3.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总数增加了,而人均耕地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 B.自然灾害不断
C.战乱频发 D.土地兼并严重
4.上表中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  )
A.只有发展人口,增加劳动力
B.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C.必须保持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
D.只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虽然耕地面积增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人口增加的速度超过了耕地增加的速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所以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答案:3.A 4.B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按现行的计划生育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中国人口总量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将达到峰值14.6亿,据分析,在未来20年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将保持在1 000万左右。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
C.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D.我国目前人口达到13亿,人口与环境尚属良性循环的关系
6.关于我国人口与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B.我国地下水丰富,不会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
C.我国的可耕地人均占有量将会不断减少
D.我国的可耕地总数将会继续增加
解析:我国面积广阔,资源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最大人口容量会很大。但实际情况却是广大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有限,人口大量集中在东部沿海,现有的人口已经引发了大量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答案:5.C 6.C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图示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7题,图中横坐标中的“最佳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P和P′为其中两个值,即为两种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8题,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的时候,人口再增长时生活质量会下降;而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的时候,人口再增长时生活质量会相对提高。
答案:7.A 8.D
9.读人口与资源漫画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漫画说明了什么地理问题?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的确定性,即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的条件下,人类获取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供养的人口也是有限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资源条件、科技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以及消费水平关系非常密切;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措施。
答案:(1)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广东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度高;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3)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经济水平;转变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等。
10.读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左图中可直接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出来。第(2)题,从右图中可以判断出其变化趋势。第(3)题,应认识到我国土地(耕地)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及带来的后果。第(4)题,应结合我国的人口国策与土地国策来回答。
答案:(1)7 22.6
(2)不断增长 不断减少
(3)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4)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1~2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P——人口
A——消费程度
T——创造财富的技术
EB——环境负担
1.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第2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答案:1.C 2.C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第3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小,故C正确;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故A错误;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
答案:3.C 4.C
5.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未来某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
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平均)
0.1公顷 0.1公顷 2 000 m3
材料二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
(有效)
6 200万 22万km2 8万 km2 7.5万 km2 5 105亿 m3
材料三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面积而减少8 000 km2,新造林面积1万 km2。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约为____________,森林面积约为________,淡水约为________。
(2)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量限制最小的是____________,但是利用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均资源占有量可通过计算得出。预计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要用发展的眼光,从材料中看出,人口在增加,耕地资源在减少,但森林、湖泊面积在增加,这很容易联想到水资源数量也可能增加。所以,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最大因素是耕地,最小因素是淡水。
答案:(1)0.001 3 km2/人 0.001 2 km2/人 8 234 m3/人
(2)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和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