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乡》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念故乡》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11-27 08: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念故乡》
教学内容分析 《念故乡》表达了游子思念故乡,期盼同故乡亲人欢聚的思想感情,歌曲曲调源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音乐,然后经过填词而写成了这样一首歌曲。 歌曲由3个乐段组成,大调式。第一乐段由四小节构成,旋律细腻、朴实、情绪内在;第二乐段旋律转入下属调,旋律表达的思乡之情加浓,外在而凄凉;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表达了盼亲人欢聚同享美好时光的急切心情。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唱歌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1.了解德沃夏克和歌曲《念故乡》的创作背景,从《念故乡》引出德沃夏克的《c小调第九交响曲》,并复习相关音乐知识——交响曲。 2.通过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旋律的印象.并能够用忧伤的情绪来演唱《念故乡》。 3.通过复习回忆已经学过的与故乡有关的歌曲和学唱《念故乡》,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念故乡》,理解乐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 1.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声。 用“en”哼鸣、再用“wu”哼唱。 把练声曲变换节奏练习,老师弹,学生模唱。 a. 1=C 3-5-|5---|3-2-|1---| 2-3-|5- 3-|2---|| b.1=C 3 5 5-|3 2 1-|2 3 5 3|2---|| c.1=C 35 5 | 32 1 | 23 53 |2 - || d.1=C 3.5 5 |3.2 1 | 2. 3 5.3 |2-|| 引导学生感受歌唱的呼吸。 2.导入新课。 教师:“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固定的地方生活,因此就把这个祖辈生活的地方称之为祖籍,就是“故乡”。你们知道其他与思念故乡相关的歌曲或文学作品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有关故乡的歌曲。学生活动 1.仔细聆听,进行发声练习。 2.学生:《故乡》(鲁迅)、《静夜思》(李白)等; 我国经典歌曲《月之故乡》《故乡的小路》《故乡的云》《思乡曲》《乡间的小路》《我热恋的故乡》《乡音乡情》《大海啊故乡》《故乡是北京》等。设计意图: 1.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前的练声很重要。练声的乐句也是根据歌曲的主旋律演变的,让学生对乐曲的主旋律有初步的印象。 2.了解跟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和歌曲,让学生对故乡情有更多的感受。环节二:新课教学教师活动 1.个绍歌词内容。 2.完整地欣赏教师范唱的《念故乡》 3.介绍歌曲的曲作者。 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出生布拉格北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商人,当时的建克。受奥匈帝国的统治,遭受外来民族的压迫。德沃夏克在幼年起就倾听自己故乡的民歌,学习小提琴。16岁就开始创作。他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辉煌的成绩,还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对长乡,他有特别的情结、《念故乡》也是他创作的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 4.跟录音范唱小声哼唱。 5用听唱法引导学生熟悉歌曲。 6.讲解歌曲重难点。 (1)讲解难点节奏。 (2)讲解歌曲中难唱的几个乐句,并强调正确歌唱方法。 (3)讲解吐字咬字的要求。 7.复听歌曲,分析歌曲情绪。 教师:整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为什么音乐能表现出思念、忧伤的情绪呢?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音色、速度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蓝、风甚凉.乡愁阵阵来……”这首歌的旋律运用了《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8.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教师:《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被称为“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 9.完整地演唱歌曲。 10.播放英文版本《念故乡》的视频。学生活动 学生了解歌曲主要内容。 学生分组演唱、接唱、齐唱,并相互评价。 学生:抒情、思念、忧伤的。 聆听老师讲解,了解创作背景。 完整演唱歌曲 欣赏英文演唱版本的《念故乡》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歌词内容,理解歌词大意。通过聆听、小声跟唱等活动方式,锻炼学生模唱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对难点节奏和难点旋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师分析歌曲情绪及背景,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理解思乡情。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学唱、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及快速掌握歌曲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环节三:编创与拓展教师活动 1.介绍、播放交响乐《e小调第九交响曲》里的第二乐章。 教师:这段旋律是交响乐《e小调第九交响曲》里的第二乐章。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2复习、巩固交响乐曲的相关知识。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交响乐《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设计意图 比较交响乐和歌曲的不同魅力。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请学生课后了解两三首交响乐曲,如贝多芬、柴可结束 夫斯基、勃拉姆斯等的作品。 小组小结,相互促进。了解更多著名的、优秀的交响乐作品。
板书设计 《念故乡》 《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 情绪: 节奏:
教学反思与改进 《念故乡》是一首非常感人的作品,出自《e小调自新大陆交响曲》,是由主题旋律填词而成节奏较慢,旋律非常优美、流畅。是一首充满思念情节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段旋律的歌曲性强,又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的情感上的共鸣,正是如此,在这节课中,我注意情境的培养,始终把握思念淡淡乡愁的基调,让学生成功的进入这种意境。 通过三次聆听,学生已经可以哼唱歌曲。在学唱过程中学生演唱非常有序,从模唱到视唱旋律,再到演唱歌曲,最后是歌曲处理。但我发觉学生缺乏自主体验探究的活动,会比较被动接受所学内容,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评价设计:融入到课堂中,在展示部分选出优秀的学生单独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