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书写(3分)
二、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羚(líng)羊 伤疤(bā) 攥(zhuàn)着
B、寒战(zhàn) 须臾(yǔ) 瘫(tān)痪
C、树杈(chà) 贮(chǔ)蓄 菡(hàn)萏
D、祷(dǎo)告 花瓣(bàn) 匿(nì)笑
2、下列各组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恍然大悟 嫩芽 翻来复去 军阀
B、合二为一 取诀 不可抗拒 宽恕
C、各得其所 沐浴 惊魂未定 肃杀
D、形影不离 繁蜜 左右欹斜 蜈蚣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⑴、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 的领地。
⑵、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 过我的心灵。
⑶、水 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A、冷淡 占领 叫醒 B、冷漠 占据 叫醒
C、冷漠 占据 唤醒 D、冷淡 占领 唤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课,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
B、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C、李新月同学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余姚教育局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学校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5、选出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北京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B.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C.《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
D.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6、填空(7分)
⑴《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⑶《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 ,
⑷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名著阅读。(共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这些诗里集中体现了_________、童真、自然三大主题。(2分)
(2)《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来嘲讽人类缺点的,《蚯蚓和狐狸》嘲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蚂蚁和蝉》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综合性学习(3分)
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一起漫游语文世界。
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前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奶粉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奶粉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
你还被什么广告语、店名(如家乐福)或提示语吸引了,请你简洁地为我们说一说吧。
我喜欢的广告语(店名或提示语)是:
因为它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那些卑微的母亲》一文,回答9—13题(19分)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9.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文中三位母亲的故事。(3分)
10.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4分)
11.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分)
1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下列句子(4分)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周庄水韵 (赵丽宏)
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②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③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④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⑤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⑥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⑦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4.作为外乡人,作者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
15.选文第④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各有什么作用?(4分)
??
16.选文第⑤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
17.选文中作者三次游览周庄分别是什么时令和天气?全文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5分)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8.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2分)
19.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以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3分)
??
(二)阅渎《论语》,完成20—22题。(共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2)四十而不惑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博学而笃志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2.阅读选文,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2分)
五、作文(40分)
题目:有 真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郊游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答卷
一、书写(3分)
二、积累与运用(29分)
1.(????? )(3分) 2.( )(3分) 3. ( )(3分)
4.( )(3分) 5.( )(3分)
6、(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分)(1)(2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我喜欢的广告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9分)
9、(3分)?????????????????????????????
?????????????????????????????????????????????????????????????????????
10、(4分)?????????????????????????????????????? ??????????????????????????????
?????????????????????????????????????????????????????????????????????
1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14分)
14、(2分)??????????????????????????????????????????????????????????????????
?????????????????????????????????????????????????????????????????????
1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四、古诗文阅读(15分)
(一)过故人庄 (5分)18、(2分)( ) ( )
19、(3分)??????????????????????????????????????????????????
??????????????????????????????????????????????????
(二) 10分
20、(4分)(1)_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21.(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
??????????????????????????????????????????????????
?
四、作文:(共40分?)?
题目:有 真好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5 DCCBA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何当共剪西窗烛
7、泰戈尔 母爱 吹牛皮说大话 好逸恶劳
8.略
9、老妇人在烧烤摊上谦卑地卖花生;做超市保洁的母亲,谦卑而勤奋工作因小过遭主管训斥;一位捡废品的母亲在车流中抢拾饮料瓶。(意对即可)
10.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11.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意对即可)?12.(1)“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意对即可)?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意对即可)13.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意对即可)
14.“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15.这句话在内容上交代了游览次数,游览方式和获得的印象不同。结构上起到领起下文三游周庄的内容。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灯光倒映在河中”比做“色彩斑斓的光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漾动的水面景色,同时水也使这些景物更加灵动,更加鲜活,给人以美的感受。
17.一游周庄:仲春、小雨。二游周庄:初春、小雪后初晴。三游周庄:春天、温暖的春夜。全文流露了作者对周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五言律诗? 田园诗
19.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0. (1) 说,通“悦”,愉快。(2) 迷惑,疑惑。(3) 好的方面,优点。(4) 忠实,坚守。
21. (1)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或发怒),这不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2)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意思对即可)
22. 结合选文内容,围绕安贫乐道,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意思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