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7:17:02

文档简介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书写:(2分)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书写工整,请勿使用修正带。
二、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6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走进语文世界,我们收获了很多。在《散步》中,我们感受到面对分qí( )时家人温xīn( )的亲情;在《羚羊木雕》中,我们体会到万芳的zhàng( )义;在《再塑生命的人》中,我们感kǎi( )海伦凯勒的坚强。学习,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满。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扑”和“抓”表现出母亲对我失去生活勇气的担心。
B.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 “热烈”的语境意思是“热情四溢”的意思。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一词写出了孩子们诡诈刁钻的样子。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偷偷的”写春草不知不觉地就长出来,富于情趣。
3、在下面的情景或场合中,语言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建筑工地:施工给你带来了不便,请绕行,谢谢合作。
B. 饭店里:请勿随地吐痰。 C.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罚款。
D. 患者愈后送给医生的锦旗上: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4、古诗文默写(9分)
①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 。
④《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⑤面对纷纷扬扬的白雪,谢道韫对出了“未若柳絮因风起”的绝妙佳句。请你写两句(连续的两句句)写雪的古诗句 , 。
5、走近名著。(3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首诗选自诗集 ,作者是 _。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 的主题。
6、综合性学习(4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突破3亿。
①、以“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作为宣传语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②、请写一段介绍微信图标的话。(30字左右)(2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②。
【注释】①褰(qiān)帷:掀起帘子。 ②巉岩(chán yán):高而险的山岩。
①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第一句中的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②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 捡来的手机 (8分)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8.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4分)
①故事情节:(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 )—— 心情很好 ——( )
9.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手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0.“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 请你找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雨季心理 (10分) 杨机臣
(1)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
(2)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唯不缺雨。
(3)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了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4)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昏。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5)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6)这些年雨水确实太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觉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7)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雨声。
11、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 (3分)
12、第(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2分)
1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2分
14、.将第⑶自然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1分)
(2)从描写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2分)
①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陈太丘与友期(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解释下列方框中的词。(1分)
①与友期行( )②去后乃至( )
16、.找出下列加点字释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B.待君久不至 尊君在不
C.去后乃至 家祭无忘告乃翁 D.相委而去 太丘舍去
17、.翻译句子(2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8、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四)刘氏善举(7分)???????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 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 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 注释:遗(wè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19、解释下列方框中的词。(1分)  ①昼则耕于田间(?? )?? ②竟年如是( ??)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21、“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22、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五、作文
23、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人名等真实信息。②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全文不少于600字。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书写2分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歧 馨 仗 慨 2、C 3 A 4、①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④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繁心春水》 冰心(谢婉莹) 童真母爱自然6、①目的: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微信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交流沟通)。②答案示例:微信图标由一大一小两个相似的抽象图案部分叠加构成,像两张人脸,睁眼看着你,也看着这个世界。无论大人和小孩都是渴望交流和沟通的,微信图标告诉我们:使用微信,你的社交生活从此与众不同。7、①忽 船行之快 ② 观赏紫巉岩的急切心情,表达见到它时的惊喜(好奇)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一)8、① 捡到; 归还 ②“不屑”或“想不通”; 不好意思 (每空1分,共4分)
9、(2分)动作描写,突出着急;神态描写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之外; 语言描写,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写出任意一种即可,描写手法1分;描写的作用1分) 10、(2分)“善良”:归还手机; “不虚伪”: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意思对即可,写出一点得1分?)
(二)11、.①隔着窗棂看院子下雨的乐趣。??②白天下雨时人们睡觉的惬意。?③雨夜里人们睡得比平日更香。(3分)12、(1)表达作者希望下雨但不要下太多的雨(或:希望风调雨顺)的愿望。(2)特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匀整对称;语言简洁形象。(各1分)13、因为缺雨干旱,危害极大,所以“盼望”着雨声;因为“二楞子忘关太阳能水箱"的??滴水声,不是真正的雨声,所以又害怕那浪费水的“雨声"再次出现。14、①《雨季心思》的雨,清爽畅快(或:畅快淋漓;气势磅礴等);《春》的雨,细密绵绵(或:悄无声息;绵绵不断等)。??②相同点:都从视觉(直接或正面)写雨的各种形态(形状)。不同点:本文第③自然段从听觉(直接或正而)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声响??(声音);从过程写雨的变化。《春》从侧面(间接)写春雨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15、(2分 ①约定 ②才 16、(2分) D 17、(2分)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18、(2分)做人要明礼、守信;为人要不卑不亢,敢于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等。(扣住主要思想,言之有理即可) 19、①白天????②这样20、.偶然有没有衣服的人,刘氏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 21、.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22、要善待他人,要乐于助人,善有善报,与人为善。?(言之有理即可)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答题卷
书写 2分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6分)
1、 2、( ) 3、( )
4、古诗文默写
①、 ②、
③、
④、
⑤、
5、名著阅读 诗集: 作者:
主题
6、综合性学习
①目的是:
② 介绍图标:(30字左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古诗鉴赏


现代文阅读(18分)
(一)8、①故事情节:(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 )—— 心情很好 ——( )
9、描写手法: 作用:
10、善良:
不虚伪:
(二)11、

12、愿望:
特点:
13、

14、①
②异同:

文言文阅读(14分)
(一)15、期 乃 16、( )
17、翻译:
18、
(二)19、 昼 是
20、翻译:
21、原因是:
22、启示:
五:作文(40分)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