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教学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教学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6 23: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和平发展 命运与共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程标准】
1.了解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
目录
CONTENTS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0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0世纪上半期:战争与革命
20世纪下半期:和平与发展?
战争带来什么?
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资源的耗费
环境的破坏
社会发展受阻
经济落后
死伤3000余万人,
经济损失2700多亿美元。
死伤9000余万人,
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
生活质量下降
2001 9.11事件
1999北约轰炸南联盟
1991海湾战争
1955-1975 越南战争
柏林危机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003美国攻打伊拉克
2011年叙利亚战争
1948
1958
1961
2001阿富汗战争
1950-1953 朝鲜战争
在伊拉克战争来临时,美国、英国、意大利、阿根廷、日本、约旦、巴西……的人们在做些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
我抗议,在各个角落!
我抗议,以我的勇气!
我抗议,以我的方式!
要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
20世纪下半叶: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背 景 二战结束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联合国维和行动发挥了有效作用。
由于长期和平,世界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历史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
时代要求:
维护、促进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解决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环境等)的共同需要;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依存制约。
具体原因:
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留下了生存空间;
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在全球发挥了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关系人类的命运走向
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关系人类的生存品质
两者相辅相成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正式确定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中美共同处理亚洲地区冲突
中美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02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1)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经济体陷入了经济窒息期。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例如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逐步走向舞台中心。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人们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资金用于金融投资,而不是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真正推动生产,刺激内需,经济才能复苏。
——巴西联邦区经济发展局对外投资部协调人克里斯托昂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年份 最富国 最穷国 差值 倍数
1981 21 115 198 20 917 106
1991 32 471 213 32 258 152
2001 39 931 164 39 767 243
2011 65 860 422 65 438 156
最富国与最穷国人均GDP对比(货币单位:美元)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1.发展方面
材料:在2019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全球慈善组织乐施会说:2018年,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16年的时候,前61为富商拥有世界最底层一半人口的财富总量,前年这个数字是43,去年又减少到26。如果给富人征收1%的税,收上来的4180亿美元足够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足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医疗费用,规避300万人的死亡。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的灾难
2015年2月15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发布视频,21名在利比亚遭绑架的埃及基督教徒被斩首。2016年1月16日,“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省一个村庄屠杀约300名平民。遇难者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2)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
新冠肺炎疫情分布图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2)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
2011年湄公河惨案的首犯糯康被移交中国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与福岛核泄漏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南极科考与资源勘探;环北冰洋各国对北极资源的声索
美国不承认中国的核心利益,不承认九段线。
中国认为领土问题,既要以国际法律为准,更重要是以历史为准。美国否认历史不能作为领土争端的根据。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和平与安全方面
漫画《特朗普的伊朗方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国际恐怖主义
(3)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补充)
(4)宗教、民族、种族矛盾、领土、资源纷争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因素:
(1)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2)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危机与挑战,
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针对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们如何破题,促进时代发展?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发展
03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全球治理方案
(1)建立主要国际组织:
1945年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成立世界银行
1995年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
1945年
成立联合国
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三大经济组织(维持战后经济有序发展)
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和制度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增进全球共同的公共利益。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全球治理方案
(2)改革全球治理机制:
加强国际协调,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
全球层面:G20; 地区层面: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与新开发银行
二十国集团宗旨:
促进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话;
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框架;
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上海合作组织宗旨:
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全球治理方案
(2)改革全球治理机制:
加强国际协调,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
全球层面:G20;地区层面: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与新开发银行
二十国集团宗旨:
促进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话;
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框架;
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上海合作组织宗旨:
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金砖国家宗旨:
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
金砖国家成立的
新开发银行
厦门金砖会议
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中国方案
(1)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中国方案
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目的: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宗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中国方案
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
它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
交作出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行动
①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从历史传统中获得启示,在现实世界里积极探索;
着眼于各国共同的梦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打造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
海上丝绸之路
+
=
一带一路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行动
对世界 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
有利于完善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传统友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有利于消除分歧,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对中国 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与规模;
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行动
②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概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
宗旨: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地位: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发展:截止到2020年7月,亚投行有103个成员国。
*注: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共57个,截至2023年亚投行已有106个成员国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中国行动
③与世界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现了理论的坚持和继承。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取人类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倡导全球新型文明观。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塑造大国形象提供议题和设置空间。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
一方面,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势不可逆转,
一方面,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
近些年,中美贸易冲突不断、美国频频退群,
中印发生边境冲突,美国对华发起多次制裁,
面对如此困境,中国何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和平
发展
前提
保障
推动
合作
共赢
前提
保障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课堂小结
1.(2024·赣州)G20峰会采用“三驾马车”机制,即轮值主席国与上届、下届主席国对当年峰会议题设计及各项细节享有主导权。G20领导人峰会2023年在印度举办,2024年将在巴西举办。这表明( )
A.区域集团引领着全球治理新动向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确立
C.亚太地区在全球治理中地位提升
D.新兴经济体发挥其重要作用
D
[解析] 据材料“G20领导人峰会2023年在印度举办,2024年将在巴西举办”并结合所学可知,连续由新兴国家举办G20峰会,史上还是首次,这表明在G20峰会机制中,新兴经济体发挥着重要作用,D项正确;二十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B项;巴西、印度不属于亚太国家,排除C项。
2.(2024·资阳)欧共体在1993年1月出台了关于政府采购商品的法令,要求欧共体成员国在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采购欧共体自身生产的产品。针对这项规定,美国政府对欧共体实行贸易制裁。最终美欧双方于1993年4月达成了关于机电设备市场开放一致的协议。这反映出当时( )
A.西欧已经摆脱美国的控制
B.美国霸权主义行为受到抵制
C.经济全球化进程陷入停滞
D.区域集团化增强了西欧实力
D
[解析] 据材料,欧共体出台关于政府采购商品的法令,影响了美国商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遭到美国的贸易制裁,欧美通过协商,最终达成关于机电设备市场开放一致的协议,说明欧洲一体化增强了西欧的实力,力图摆脱美国控制,D项正确;A项错在“已经摆脱”,排除;材料反映欧共体出台关于政府采购商品的法令,遭到美国的贸易制裁,不等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遭到欧共体抵制,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停滞”表述错误,排除C项。
3.(2024·临沂)1996年,联合国在《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中提出,“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援助的重要性,必须制止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并危害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201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跨边界人道主义援助”提案,允许粮食等人道主义物资通过土叙边界运到叙利亚。材料反映出联合国( )
A.成为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
B.倡导粮食安全的去政治化
C.有效维护了国际关系稳定
D.彻底解决了全球饥饿问题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制止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并危害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以及“允许粮食等人道主义物资通过土叙边界运到叙利亚”可知,联合国倡导粮食安全去政治化,有利于人道主义援助,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倡导粮食安全的去政治化,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出联合国倡导粮食安全的去政治化,未涉及维护国际关系稳定,排除C项;“彻底解决了全球饥饿问题”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