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2023一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生物答案
一、选择(每愿2分,共60分)
题号
1
3
6
7
P
9
10
答案
D
D
0
C
0
A
恩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桨
B
C
D
B
D
A
愿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容案
D
D
C
A
D
二、
非选择(共4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3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淀粉
糖原
脂肪
核磨核苷酸
6(2分)
(2)
198(2分)
14
(3)
雄性滋紫
动物细胞股
多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动物
2
(2)
4、5(2分)
细胞质基所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R
(4
H2N
COOH
2、4、5(2分)
核荫体
H
(5)
涎泡
同位茶标记
33(1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原生质层
2、4、5
公
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2)张鹅溶液
(3)
A c K
Nat
(4)
完全抑制呼吸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Na的吸收速率(2分)
柽柳从土桌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两组植株对Ca2、N的吸收速率相同(2分)
柽柳从土摈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答案第1页,共1页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生 物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试卷学生带走,以备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B.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一项是( )
①核酸②肌细胞③呼吸道上皮④病毒⑤皮肤⑥野猪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
A. 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 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
C. ②③⑤⑥⑦⑩⑧ D. ②③⑤⑥⑦⑨⑧
3.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①草履虫②酵母菌③发菜④衣藻⑤变形虫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
A. ①②⑤ B. ③⑦ C. ③④ D. ②⑥⑦
4.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2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图2是选用图1中甲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1中由甲物镜转换为乙物镜观察2中的细胞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处于视野的中央
B. 选用乙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甲物镜时大
C. 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之后可使用粗准焦螺旋
D.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5. 下列全部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Fe、Zn、 S、B、Mo B. Fe、Mn、 P、Cu、Zn
C. Mg、Fe、Mn、B、Mo D. Mn、Cu、Zn、B、Mo
6. 下列关于各个化合物鉴定正确的是 ( )
A. 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砖红色沉淀
B. 蛋白质-苏丹Ⅲ-紫色
C. 脂肪-双缩脲试剂-橘黄色
D.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7.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过青溪水作》”。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易断裂和形成,水具有流动性
B. 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比例上升,抗逆性增强
C. 为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入仓前需充分晾晒丢失全部自由水
D.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易与带电荷的分子结合,因而水是良好的溶剂
8. 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B.缺镁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发黄
C.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 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 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喂过量的含糖高的饲料(如淀粉),减少运动,从而使北京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
B. 北京鸭的培育说明糖类物质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的大量转化
C. 脂肪既具有保温功能,也具有储能功能
D. 淀粉和脂肪均可氧化分解供能
10. 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B. 维生素D和脂肪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 脂肪的元素构成是C、H、O、N、P
D. 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11. 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 )
①氨基酸分子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链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A ②—③—③—④—⑥—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②—①—⑥—③—④—⑤ D. ②—①—③—⑤—④—⑥
1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⑥
13. 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的碱基,在制作核苷酸模型时连接正确的是( )
14. 下列关于酵母菌含有的核酸、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种核酸,2种五碳糖,8种碱基,4种核苷酸,
B. 1种核酸,1种五碳糖,4种碱基,4种核苷酸
C. 2种核酸,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D. 1种核酸,1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15. 下列生物大分子与对应的单体,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纤维素——葡萄糖B. 糖原——葡萄糖
C. 蛋白质——氨基酸D. DNA——脱氧核糖核酸
16. 下列有关探索历程或科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运用了荧光标记技术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细胞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假说
C.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
D. 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7. 图示细胞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表示细胞膜的外表面
B. ①由糖类和蛋白质分子形成
C. 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 ③在细胞膜中均匀分布
18. 下列对图示的相关叙述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甲分泌a反映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19.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 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④是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0. 下列对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各种生物膜在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相似
B.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生物膜把细胞质分为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D. 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
21. “骨架”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结构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B.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他生物膜也有此基本骨架
C.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D.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
22. 如下图所示,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进行幼体嫁接,将(甲) 种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乙)种伞藻的假根上,长出的伞帽与乙种伞藻的伞帽一样。该实验最能说明的是( )
A. 伞帽的形态由伞柄甲直接决定
B.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C. 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D. 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
23.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单层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 ②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能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C. ④是核孔, 能让DNA 和RNA 分子进出细胞核
D. ③是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有关
24. 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科学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C. 显微镜下拍摄的细胞分裂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
25. 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置于浓度为0.9%、0.6%、1.2%的a、b、c三组氯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对其形态叙述正确的是( )
A. a组细胞水分不进出,细胞形态也不发生变化
B. c组细胞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C. b组细胞可能因渗透吸水而胀破
D. 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适量蔗糖,细胞皱缩后又恢复原状
26.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某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质壁分离现象,与质壁分离前相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中央液泡变小 B. 细胞发生了失水现象
C. 中央液泡大小不变 D. 液泡紫色加深
27. 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28.物质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称为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种扩散均不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 两种扩散都顺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
C. 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D. 水分子跨膜时只能自由扩散不能协助扩散
29. 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表示O 进出细胞过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通过胞吞使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
B. 胞吐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无关
C. 细胞通过胞吐只能排出生物小分子
D. 胞吞过程不消耗能量
11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共40分)
31. 如图1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是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 则A是 。物质c是 ,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 种。
(2)图2所示为物质B的分子结构,B是由①、②两条直链多肽和③环状多肽构成,其氨基酸总数为200个。据此分析可知,物质B中含有的肽键数目为 个; 若物质B中含有12个谷氨酸(R基中含有一个—COOH) 和9个赖氨酸(R基中含有一个一 ,则B分子中至少含有 个游离的—COOH。
(3)物质d是 ,它和胆固醇都属于固醇类物质。胆固醇是构成 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能 。
32. 图1 表示某细胞在电子显微镜视野下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 图2 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d代表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请据图回答:
Ⅰ. 观察图1,回答相关问题:
(1)从结构上看,图1所示细胞为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该细胞与乳酸菌相比,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
(2)图1中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该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呈溶胶状的 (填结构名称),细胞器就分布在其中。
(3)用台盼蓝对图1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Ⅱ.观察图2并结合图Ⅰ,回答相关问题:
(4)物质Q是参与合成分泌蛋白的单体,物质Q的结构通式是 ,图2中a、b、c三种细胞器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 (填标号)。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 (填名称) 这一细胞器中形成的。
(5)图2中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b与c之间,c与细胞膜之间通过 结构进行物质运输,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 般采用 法。
33. I.下图是浸润在0.3g/ ml的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模式图(7是细胞液) 。
请回答:
(1)图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填编号) 。发生此现象的内部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若进行后续实验,滴加清水细胞并未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能的原因是 。
(2)图中6处充满 。
Ⅱ. 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不同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 (填字母)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图甲中可以表示乙图中( 跨膜运输方式的是 (填字母) ,图甲中a、d可以分别表示乙图中 、 (填物质种类) 跨膜运输的方式。
Ⅲ(4)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 。
C、 。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 结论
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