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型:新授课(共 2 课时\第 课时)
核心素养 目 标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2、分析课文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领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3、学习本文围绕文章论点,层层深入阐明论述内容的写作方法。 4、了解新中国的成立历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领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教学难点 2、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及召开政协会议的里程碑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大节日。75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多坎坷,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最终坚定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就走进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走进毛泽东同志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去感受当时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见证新中国成立的盛况。 情景导入 主题导入
教学过程 u环节一:知人论世,初识文体 1.了解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2.了解写作背景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这次会议于1949年9月21至30日在北平召开。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3.了解文体知识—开幕词 开幕词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组成部分 开幕词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内容作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时间位于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会议开幕的年、月、日。 (3)称谓一般根据会议的性质及与会者的身份确定,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2、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的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最后是结尾,提出会议任务、要求和希望。 3.结束语。 开幕词的结束语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领起一段,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u环节二:朗读课文,梳理思路 1.明确字音 召开(zhào) 勉强(qiǎng) 妥协(tuǒ xié) 复辟(bì) 警惕(tì) 侮辱(wǔ rǔ) 2.解释词语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3.思考讨论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逻辑线索 明确 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思考2】划分层次 弄清了每一段的内容,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互相讨论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之间的论述逻辑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第二部分(第2—6 自然段):介绍会议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7—12 自然段):指出“站起来了”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部分(第13—16 自然段):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4.有感情的朗读文本,感受文章的情感。 u环节三:朗读课文,解读文本 【思考1】品读语句含义 ①“任何”“一切”“唯一”“决无”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②赏析“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的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既对上文“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举措进行肯定,又引出对当前经济建设工作的阐述,对经济建设困难的预判,以及对解决困难抱有的信心和希望。 ③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明确 “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④赏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特点。 明确 文章结尾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些满怀革命自信心的豪言壮语,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 【思考2】品读情感--分析句子中蕴含的情感。 ①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明确 愤怒、惋惜之情,“不可磨灭”则道出了情感之深切。 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明确 写出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③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明确 “务必”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 ④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确 “必将”道出了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⑤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明确 “永垂不朽”写出了缅怀、敬仰之情。 【思考3】分析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 明确 “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表达了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 【思考4】试着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明确 “三年以来”,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以国民党军队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为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 1919 年五四运动为开端。一千八百四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u环节四:分析本文的语言和情感 本文是一篇开幕词,有很多句子感情充沛,读来令人振奋人心。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并分析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 1、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愤怒,惋惜) 2、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骄傲,自豪) 3、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清醒,警惕) 4、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蔑视,自信) 5、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缅怀,敬仰) u环节五:重点探讨 本文标题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全文却并没有出现这句完整的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小组内商讨并展示内容。 1: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2: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让大多数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全国人民自己也团结起来,援助解放军,反对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内外反动派,让中国大多数人民获得了解放;也正是因为,中国人民自己团结起来,反对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才让大多数中国人民挣脱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束缚他们的枷锁,摆脱了被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奴役、压迫、剥削的悲惨处境,从而获得了人身的解放和自由。“获得了人身的解放和自由”这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层含义。 3: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发动反人民的战争。让中国人民彻底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谋取个人、党派私利的丑恶嘴脸,以及残酷地压迫、残害人民,与人民为敌的本质;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绝不能妥协,必须坚决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很快觉悟起来,并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到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的“觉悟”表明中国人民在思想站起来了。 教 师 讲 授 教 师 讲 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独立阅读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分析句子结合朗读,品味句子 分析标题内涵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有助于更好解读文章。 明确开幕词结构,学写开幕词。 梳理文章内容,划分层次。 把握文中具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体会作者自豪之情。 锻炼从文中筛选信息,解读标题的能力。
课后小结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作业布置 必做题:练习册、预习《长征胜利万岁》 选做题:202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日子,为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学校将举行一次重要的演讲比赛。请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板书
教后反思 效果不足之处再认识: 设计优化之处再思考:
课题:《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联读
课型:新授课(共2课时\第 课时)
核心素养 目 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了解回忆录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叙述思路,把握文章内容,鉴赏回忆录在文章中的表现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鉴赏文本运用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传承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回忆录的有关知识,把握文章内容,鉴赏回忆录在文章中的表现手法,感受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探究在残酷战争中救助日本小女孩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互动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式开播。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最好见证。 翻开厚重的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段历史都饱含着革命志士的崇高信念。本期节目将邀请同学们争当红色印记的讲述人,为我们讲述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情景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走进回忆录 寻找红色足迹 自主阅读,依据文本内容,按照示例填出学习任务单1的空缺部分。 学习任务单1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总起:忆起抗战中一件很有意义的“插曲”在吴起镇歼灭敌人救助在战争中受伤的日本小女孩甘泉会师送女孩回去,写信给日本兵参加全军干部会议40年后美穗子来中国探望路遇小平同志小结“插曲”的意义毛主席讲话鼓舞士气
根据回忆录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讨《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是如何体现回忆录特点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完成学习任务单2。 学习任务单2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真实性时间真实 事件真实 情感真实事件真实 运用第一人称广泛性串联人物多 展现红军的生活日常及战斗场面 反映红军的精神面貌及斗争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通过美惠子表现部分日本人的道歉和反思突出性人物形象突出 典型场景突出 情感突出人物形象突出 情感突出
小组代表展示说明“学习任务单2”的内容,各组围绕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修改。 要求:(1)单数组展示《长征胜利万岁》部分,下一个双数组进行点评; 双数组展示《大战中的插曲》部分,上一个单数组进行点评; 全部点评完成后,教师点评并对不准确或有缺失的部分进行修正补充,各小组完善“学习任务单2”。 说明:本任务指在引导学生借助表格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把握,并能将文章内容简略概括出来,为学生进一步更深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任务三: 感悟革命精神 传承人道主义精神 讲述人在讲解红军长征时,需要让大家明白长征胜利的意义。请从文中选出最能体现红军长征意义的句子,并进行解读。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言队,长征是播种机” 参考旧照片,说一说聂荣臻为何要写下百团大战中救助日本小女孩这件“小事”。 明确: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署她们…… 当然,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控诉。 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什么会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佳话? 明确:①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中国人民遭受了沉重的苦难,一些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和很多小孩子也是受害者。 ②聂荣臻细心救助日本小姑娘,充分反映了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爱好和平的日本人。 ③几十年后,美穗子回访中国当面感谢聂荣臻,并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这和聂帅救助前后呼应,反映了两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愿景。 说明:本任务指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传承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 课堂总结 再次浏览两篇回忆录,结合课堂内容,寻找共性,尝试给回忆录下定义。 格式:回忆录是 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是 。 示例:回忆录是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法追忆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的散文文体。它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 拓展延伸 探究:对比两篇文章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将人物和故事刻画得更加生动?比较两篇文章手法的异同。 《长征胜利万岁》人物描写手法不同点侧面描写:景物烘托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相同点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叙事手法不同点顺序相同点第一人称,插叙
PPT放映表格,学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点名提问 学生独立分析文本完成表格 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大意 通过文章中的语言,进一步体会回忆录语言特色 帮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内涵,学习长征精神 分析学习提示中的问题 学习回忆录中的写作手法
课后小结 无论是革命家们洋溢着的钢铁般的战斗豪情,亦或流露出的铁汉柔情,这刚柔并济的革命情怀始终都融在共产党人的骨子里,激励者革命家们以为民族谋独立,为百姓谋幸福作为不懈追求,怀柔与民,最终取得胜利天下归心。从两个方面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及革命胜利的原因。
作业布置 必做题:1.优化 2.文体知识背诵 选做题:分析《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这两篇文章都属于回忆录,它们在材料的处理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板书 大战中的插曲
教后反思 效果不足之处再认识: 设计优化之处再思考:
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型:新授课(共 1 课时\第 课时)
核心素养 目 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把握消息和通讯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 2.通过物象感受新闻作品传递出来的意义价值和人物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物象去解读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焦裕禄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分析两篇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进行以英雄为主题纪录片的拍摄准备工作,在《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我们感受到了战争时期先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又是怎样的形象?中华民族又如何从独立走向富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篇新闻去感受中国如何于转折中孕生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问题导入
教学过程 一、梳理文脉、赏鉴写法 1.广义的“新闻”泛指整个新闻事业;狭义的“新闻”则是指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访谈等。新闻必须具备五个“W”一个“H”,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How(结果、意义)等六个要素。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学生找到导语,齐声朗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为什么?(复习导语相关知识) 2.情概括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内容。 导语(第1段),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管治的终结。 主体(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 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3.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本文有哪些事实?本文有背景吗?请划出,并且体味其特殊特殊效果。 学习现实场景与历史回顾有机融合的写法。 现实场景:“不列颠尼亚”号在夜然中离开香港;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举行象征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历史背景: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2)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3)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效果:背景材料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今昔对照,使得现实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对殖民统治的讽刺;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二、精读课文,艺术赏析 1.赏析标题 1949年他写下了《别了,司徒雷登》,宣布了美帝对华政策的失败。今天我们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同样很别致,有内涵,请赏析题目的表达效果。 (1)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与之永远告别,不再相见的强烈情感。 (2)借代,用“不列颠尼亚”轮船指代乘坐的英国人,进而指代英国,妥帖生动。 (3)双关,表面含义是指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 (4)“别了”,语气委婉,诙谐幽默中,对英国人黯然离场的嘲讽,带有中国人的喜悦。 一位著名歌唱艺术大师去世,标题是《别了,我的太阳》(《我的太阳》是一首著名曲段,帕罗蒂唱得最好。)请你赏析题目。 (1)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与之永远告别,阴阳相隔的悲痛情绪。 (2)借代,用“我的太阳”著名曲段指代艺术大师,形象生动。 (3)双关,表面含义是和一首著名曲段告别,深层含义是和著名大师的告别,对大师艺术的高度称赞。 (4)“别了”,将悲痛情感在人们心中委婉表达。 2.细读第6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有什么含义? (1)照应前文的“蒙蒙细雨”;(2)殖民统治倒行逆施,现在天将行大道;(3)衬托殖民者心情;(4)雨过必将天晴,暗示香港灿烂的明天。 3.善于运用象征意义的场景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你知道这些场景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①末任港督离府: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②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英国管治结束;③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英香港政权正式交接;④“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英国殖民统治结束。 4.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有何作用? (1)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2)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 文体介绍,教师讲述 朗读赏析句子,品味历史与现实材料的结合 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积累新闻文体知识
课后小结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作业布置 必做题:优化、笔记复习 选做题:给短文拟写小标题(不超过12字):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答:“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板书
教后反思 效果不足之处再认识: 设计优化之处再思考:
课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型:新授课 (共 2课时\第 课时)
核心素养 目 标 1.反复诵读,学会抓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精神。 2.学会分析新闻的报道角度,理解新闻事实和历史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提升媒介素养。 3.深入理解焦裕禄精神内涵,形成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观念。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美德。
教学重点 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掌握新闻各个部分的基本特点。 了解通讯这一体裁以及人物的先进事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要品质
教学难点 用心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 阅读法、问答法、表格梳理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在河南省兰考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泡桐树。58岁的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焦桐”。 这是焦裕禄亲手植下的泡桐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是满目苍翠,春风拂过,桐花满城飘香。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焦桐蓬勃生长在兰考大地上,正如焦裕禄始终扎根于百姓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观看关于焦裕禄的视频。 视频导入 借助视频初步了解焦裕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焦裕禄事迹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焦裕禄的哪些事迹?请同学们根据小标题梳理出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明确: 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探究导语:文章为什么从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写起? ①人物刻画,文章开篇描绘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的灾荒景象,具体展现了摆在焦裕禄面前的重重困难,有助于突出焦裕禄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 ②文章结构,为下文写焦裕禄,深入一线调研、带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工作岗位上逝世等情节埋下伏笔。 ③文章主题,开篇兰考县遭受伤害的情形与文章最后一节兰考县粮食“初步自给”“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家的灾害”等面貌改变形成对比,突出了在党的好干部的领导下“人定胜天”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巨大胜利。 板块二:感悟焦裕禄精神 活动一: 对照课文小标题,划出焦裕禄的典型事例,分析这些典型事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活动二: 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焦裕禄这一典型形象?请举例说明。 焦裕禄精神总结: 1.实事求是,务实创新 2.艰苦朴素,严于律己 3.关爱群众,无私奉献 4.勇敢乐观,廉洁奉公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生阅读,梳理每一小节大致内容 逐一小节解读分析 分析句子,师生问答互动 理清文本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课后小结 “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对焦裕禄同志,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作业布置 必做题:1.优化 2.焦裕禄精神积累 3.焦裕禄素材积累 选做题:撰写学习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发言稿
板书
教后反思 效果不足之处再认识: 设计优化之处再思考:
课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型:新授课(共 2 课时\第 课时)
核心素养 目 标 1.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2.学习多角度分层次、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4.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在过去8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回顾历史 由历史经历引入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相关内容介绍 1、写作背景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神州大地上蔓延。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部署,果断决策,领导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英勇抗疫的战争。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广大的党员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团结一心,逆势而行,与“疫魔”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抗疫斗争伟大胜利。 这篇文章是为了展现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而创作的。 2、作者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体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权威性、传播力和影响力。 主要作品:《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凡水有源,方能奔涌》等。 3、文体知识 ①定义: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报社或杂志社代表编辑部意见所发表的评论当前重大问题的文章。因此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才会把社论喻为“报纸的心脏”。 ②特点: 社论是代表党委指导性的声音,不同于学术论文,是不准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和辩论; 社论不同于一般评论,它是集体智慧结晶,是权威性的坚守党性原则的评论文章,不准任意发挥个人意见; 社论从思想上阐明,把社会生活和时政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并分析阐述,也把受众的认识水平提升到政策高度,具有高度指导性。 社论作为新闻评论一种形式,但也有新闻评论的一般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等),但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就是它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功能。 二、走进文本,体会标题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 明确: “在民族历史的丰碑上”为主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为副标题 本文的标题由主副标题构成。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是一个介词短语,副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则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 这两个标题结合在一起,意思是2020年中国成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留在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梳理结构脉络,概括层次内容 1、快速浏览全文,利用圈点勾画法标注重点词句,概括各部分内容,依据《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拟小标题的写作特色,给每部分拟一则小标题。要求:字数控制在10个字以内并尽量保持字数的均衡 明确: 2、阅读文章各部分小结,划分层次,概括每一层次主要意思 明确: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明确: 采用纵横结合的形式。 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横式结构或者纵式结构展开议论全文,而是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站在全局高度,以事实为基础,采用纵横结合式结构(也叫复式结构)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 四、品味诗意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1、这篇社论性的文章,富有诗意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文中哪些诗意的语句打动了你?请你有感情的诵读这些语句,并谈谈打动你的原因(要求:分析手法和情感) 明确: “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p27 对称句式,“从来不是”加强语气,突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解读了抗议期间大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面。九省通衢武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然面临封城。但是武汉不是孤岛,无数热血儿女奔赴那里和武汉人民一起战斗。中华民族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每个老百姓。 “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 P29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固然寒冷,但寒冬过后就是温暖明媚的春天,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 这句话化用了雪莱的诗,兼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冬象征着困境,而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阻挡不了”说明困难总会过去,希望必将到来,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P30 此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原意指防堵泛滥的百川川,使它们向东流淌,挽回已经倾倒的狂澜。 疫情的肆虐有如洪水猛兽,在最严峻的时刻,党中央沉着冷静,统筹规划,运筹帷幄,使中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社会的和谐安定。这其中包含中华五千年的智慧,以及党中央心系民众的赤诚之心。 “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p32 引用恩格斯的话强调团结的力量和作用,高度赞扬中国人民集中量办大事的作风,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名言的使用使得文章的观点有说服力。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 P32 ①运用比喻,形象地表明虽然疫情严重,但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到万众,沉着应对 ②采用对称句式,指出抗疫成功的原因在于党领导人民上下一心,奋起战斗,写出对党的高度信任和赞扬语言富有诗意,又饱含真情。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P32 ①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语势,给人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 ②又引用了林则徐、顾炎武、《诗经·秦风》、苏轼的诗词名句,体现了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民英勇无畏,坚守责任的精神品质,歌颂了华夏儿女自古以来风雨压不跨,苦难中开花的大无畏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试总结抗疫精神 明确: 对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对科学抗疫的理想思索, 对人民精神的歌颂赞扬,对命运与共的真诚愿望, 对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对体系变革的深入思索 五、总结 1、你从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技巧?请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分析 明确: 多角度、分层次地叙述,呈现出全面性和立体感 文章没有按照常见的顺序展开叙述,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带领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认识和理解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 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呈现出厚重感和深刻性 本文没有多着墨记叙具体的时间或讲述人物事迹,而主要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沿着文章的内在思路,概述大量的人和事,并发掘其中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的特点与文章的写作目的是紧密关联的。作为一篇在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景下的总结性综合报道,文章的侧重点不是对抗疫斗争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具体报道宣传,而是更多地从总体上概括各方情况,并提炼规律性因素,从而深刻地认识抗疫斗争。 善用名言、诗句、格言式句子,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作者在叙述中,善于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尤其是名言、诗句和格言的句子穿插其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师讲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教师提问,小组合作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学生朗读+分析句子 知人论世,学习文体知识 把握社论特点 学习新闻标题内涵 梳理文章每一小节内容 学习文章写作特色 品味语言特色,分析文章语言特色
课后小结 本文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思路清晰,内容全面,高屋建领,气魄宏大。 既表现出对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又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既有对新时代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又有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作业布置 必做题:1.优化 2.这篇通讯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和文学性表达来呈现宏大的事件,请小组合作探究:文章运用了哪些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并根据具体的文段进行分析。 选做题:下面这幅图画引起了你哪些感受和思考?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采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板书
教后反思 效果不足之处再认识: 设计优化之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