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A.抗击倭寇 B.黄海海战 C.虎门销烟 D.收复新疆
2.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3.近代时期,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其中,首先打开中国门户的是( )
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5.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7.“有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官。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亚罗号事件” D.“马神甫事件”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8.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
9.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警世钟》 D.《变法通议》
10.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2.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表明《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收到成效 B.达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目的
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13.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图示理清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4.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
A. 缺乏人才 B. 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 资金匮乏 D.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15.“大将筹边尚末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赞颂了晚清收复新疆的湘籍名人,他是( )
A.曾国藩 B.谭嗣同 C.左宗棠 D.邓世昌
1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7.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 )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辟五口通商 B.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18.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6课 戊戌变法
1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 )
A.百日维新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21.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华兴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金田起义 D.公车上书
22.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这说明梁启超主张(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23.在外国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的。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归纳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近代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比较,其中赔款数额最大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5.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2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是指(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2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振兴中华 B.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C.平均地权 D.三民主义
28.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
A. 兴中会的成立 B.《时务报》的创办 C. 同盟会的成立 D. “三民主义”的意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29.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应该去(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31.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了思想解放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32.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33.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下列不属于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
A.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B.临时总统到南京就职 C.清帝必须退位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5.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94 年 1905 年 1912 年 1913 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洪秀全 B.梁启超 C.章炳麟 D.孙中山
36.造成右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3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38.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变法图强 D.自强、民主
39.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一社会进步主要得益于(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
40.有学者撰文指出: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41.“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42.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3.在《新青年》的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C.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第13课 五四运动
44.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蔡元培
4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46.“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材料中横线处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47.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4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
A.掀起了首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B.促使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49.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条件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③中共一大的召开 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延安 C. 上海 D. 瑞金
51.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由此推测,文段中的“她”指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5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53.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54.建构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主题是( )
近代化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答案:1-10DAADD BAAAC 11-20ACBDC BCCAA 21-30DBDDD CDBCC 31-40CDDCD BCBBA
41-50CDDCC BBDBC 51-54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