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设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27 11: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
深圳市罗湖区布心中学张晓敏
一、教材分析
1.从教材编写角度看
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对平行四边形有所认识。本章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
质特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规
律。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索一发现一猜想一证明”的完整过程,加深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作
用的认识。
2.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看
七年级下册中学生学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也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中
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这些都为本章的探索和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希望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发现平
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中有关元素之间的相等关系,从而获得平
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猜想。采用边探索边证明的方式,把合情推理和演绎椎理融为一体,为下一节平行
四边形的判定、应用以及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行四边形,对平行四边形有直观的感知和认识;七年级
下册学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也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握平行线和相交线有关儿何事实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过观察、操
作等活动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探索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合作过
程,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与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
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167.
·一号初中数学“精设数学”优秀课例集
(2)能力培养: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与分析归纳,发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直观想象力、数学抽
象理解能力与逻辑椎理能力,
(3)价值塑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展数学观;通过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不
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学握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
互相平分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
透“转化”和“分类”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采取实验动手操作为主、直
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看数学”“做数学”后,
经历“想数学”和“说数学”。
五、教学过程
形骤
教学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人:观察下.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生在小学数学巾已
经对平行四边形有所
教师展示图片,
认识。这里通过展示
看图片,找出形
引导学生找出形
生活巾的实例,进
状为平行四边形
步让学生感受和认识
状为平行四边形
的物休
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
的物体。
征,真切感受到数学
来源于生活。
时间:1分钟
环节一
依标靠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表示
本,独
这单甲借助图形感知定
立研学
学生自学教材第
义,再次深化学生对
引导学生自学课
135页,学习平
丁平行四边形定义的
本,完成对平行
行四边形的定义
理解,同时明确文字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四边形基木抵念
和表示方式,完
语言、符号语言、图
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的梳理。同时,
成填空问趣1至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让:学生独立去思
形语言之间的转化。
问题4。
表示,如图,平四边形ABCD可表示为:
考和探究问题5
采用自主研习的方式
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3.平行四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一条线段叫
和问匙6
问题5和问题6
白主探究的能力。
作它的
;如图所示,线段BD
时间:10分钟
就是口4B(CD的一条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