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7 11:3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导入新课
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意思,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诗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诗人寓理于教,旨在激励儿子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从而获得真知。
学习目标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
2.学会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文章逻辑严密、用语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重点)
3.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领会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难点)
认识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我国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 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
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1923年,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掀起了“古史辨”的运动。他的“古史辨”其实就是“疑古说”,这一理论最初是他从戏曲的演变中由“怀疑”而来。他用“怀疑”的方法研究历史,探求历史,一生与“怀疑”相伴,终成一代史学大师。《怀疑与学问》是他对后代人的真情告白。
知识链接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3.论点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
4.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事实和道理。
5.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6.议论文有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7.驳论文中有直接批驳(论点、论据、论证),间接批驳两种批驳的方法。
字词清单
凶险 视察 轻信 不攻自破
虚妄( ) 盲从( ) 折扣( ) 流俗( ) 墨守( ) 停滞( ) 程颐( ) 譬如( ) 腐草为萤( ) 懒惰( ) 塾师( )
大儒( ) 顾颉刚( ) 张载( )
zhé

zhì


yínɡ
duò
shú

wànɡ
mánɡ

jié
zài
( )曾经
( )曾祖父

cénɡ
zēnɡ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墨守:形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流行的俗见。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论或学说)。
1.自读课文,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第1段:“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第2段:“学则须疑。”——张载
第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第4段: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5段: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6段: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整体感知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划分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第 1、2 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 3~5 段),论证分论点一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 6 段),论证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课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引用程颐、张载的名言,既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须疑”与“会疑”,同时充当论据,使文章开头显得活泼有新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精读课文
2.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第6段开头,作者用一个由递进复句组成的过渡句巧妙提出了这两个分论点。
3.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通过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的重要性,也是对怀疑精神的具体论证。
4.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5.“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这三个步骤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即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最后辨明正确与否。
6.第6段的第一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开启下文。
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做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
7.作者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首先通过反面说理及正面论述,说明怀疑对于治学的重要性。
其次以戴震的事例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
最后,先从正面论述一切学问家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论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
整段话论述全面,论证有力。
8.课文第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
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深入研讨
1.本文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样的?
本文采取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2.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
⑤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对万事万物的怀疑及明辨。
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④“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儿)
4.你还能为课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吗?
(1)“哥白尼不迷信1800年前的亚里斯多德建立的天动学说,发表了科学的地动学说。”
(2)“郑板桥不虚推古人,主张对前人成就‘学一半,撇一半’,终于画出了文人墨竹画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5.试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1)第3段举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有各种传说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说不一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的观点。
(2)第4段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的观点,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3)第6段举了清代戴震读《大学章句》敢于怀疑大儒朱高以及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6.试举出文中所用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1)课文开头用了程颐、张载的话,用他们的言论做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使论证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2)第5段中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话,论证“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道理。使论证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3)第6段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使论证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7.对比论证是将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或道理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的论证方法,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下面两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原因。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前两个句子先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后两个句子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说理,强调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观点。
8.“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句中的冒号能改为句号吗?为什么?
不能。
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地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句中的冒号表示后面的一句是前几句的总括,所以不能改为句号。
9.“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不能互换位置?
不能。
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写作特点
1.中心论点鲜明突出,论证鞭辟入里,令人信服;
2.引用名言、列举事例论证论点,说服力强;
3.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70余字的长句,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作了准确而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文章主旨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历史上,关于三皇有七种不同说法:①天皇、地皇、人皇;②天皇、地皇、泰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燧人、伏羲、神农;⑥伏羲、神农、共工;⑦伏羲、神农、黄帝。现在大家都比较赞成三皇是指燧人、伏羲、神农的说法。五帝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说的就是从传统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到今天。
拓展延伸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