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考点串讲)-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京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考点串讲)-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北京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27 22: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五章 再识化学变化
考点串讲


CONTENTS
01
02
03
化学方程式
04
调控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思 维 导 图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调控化学变化
03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04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07调控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01认识常见的燃料
0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0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06基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
考 点 梳 理
考点01 认识常见的燃料
一、常见燃料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氧气(或空气);
二是燃料与氧气(或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考 点 梳 理
一、常见燃料
2.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是古代植物在地下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变化所形成的固体可燃矿物,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是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动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变化后形成的一种组成极为复杂的液态混合物。
(3)天然气是蕴藏在地下深处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天然气中, 甲烷的体积分数约占80%~97%。
考点01 认识常见的燃料
考 点 梳 理
一、常见燃料
天然气燃烧实验步骤:①观察甲烷的颜色、状态。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②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燃烧原理:CH4 + 2O2 CO2 + 2H2O。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烧杯内壁上有无色液滴产生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01 认识常见的燃料
考 点 梳 理
一、常见燃料
3.新型燃料和能源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酒精的制取发酵属于化学变化。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CO2 + 3H2O。
考点01 认识常见的燃料
考 点 梳 理
一、常见燃料
(2)氢气
①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2H2 + O2 2H2O)。
②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能等。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考点01 认识常见的燃料
考 点 梳 理
考点02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一、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变化中必然有旧物质的消耗和新物质的生成,由此可以想到,能量是蕴藏在物质中的,而且不同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所蕴藏的能量不同。发生化学反应时,当生成物所蕴藏的能量和反应物所蕴藏的能量不同时,就会出现放热或吸热现象。
放热反应:如镁与稀硫酸、氧化钙与水。
吸热反应: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量可以转化成机械能、电能,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考 点 梳 理
考点02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典 例 精 讲
【典例0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D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
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举 一 反 三
【演练01】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乙醇 D.太阳能
C
【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选B。
典 例 精 讲
【典例0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B
【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说法不正确;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正确;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说法正确。故选B
举 一 反 三
【演练0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生能源
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A
【详解】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而不是化工产品,故选A。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2
考 点 梳 理
考点03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 总和”中;
③要考虑有气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有无遗漏。
考 点 梳 理
考点03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考 点 梳 理
考点03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六不变两变
3.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一定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 化合价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考 点 梳 理
考点03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
5.归纳小结
(1)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表面貌似“不守恒”的实验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原因。
(2)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或者有烟、雾状物质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考 点 梳 理
考点04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Fe+CuSO4=FeSO4+Cu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天平两次示数相等。
实验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典 例 精 讲
【典例0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10g冰融化后得到 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 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g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2
举 一 反 三
【演练0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种类 ⑦物质的质量总和 ⑧物质的体积 ⑨物质的状态
A.①②③⑧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③⑥⑨
C
典 例 精 讲
【典例04】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例证,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守恒观:16g木炭在 32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为 48g
C:结构观:氧原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元素观: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CO2,和 H2O,推知该物质由 C、H、O元素组成
C
举 一 反 三
【演练04】一种宇宙飞船,依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提供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氢气燃烧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氢气、氧气、水均属于化合物
D.氢气由两个氢原子组成
B
化学方程式
3
考 点 梳 理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一、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数字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2.意义:
意义 例:2H2 + O2 2H2O
质的方面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量的方面 宏观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8:9
微观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反应中氢气、氧气与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
考 点 梳 理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考 点 梳 理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5.书写步骤:
(1)描述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2)配平化学方程式:选取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3)标注生成物的状态: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考 点 梳 理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6.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Ⅰ.最小公倍数法
步骤:
(1)找出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选择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求最小公倍数,得分子个数;
(2)使该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
(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考 点 梳 理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6.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Ⅱ.观察法
步骤:
(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反应物)推求有关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相应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考 点 梳 理
考点06 基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考 点 梳 理
考点06 基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x。(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
②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关: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考 点 梳 理
考点06 基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2024·北京市中考真题39)氢化钛(TiH2)作为储氢材料备受关注。用钛粉(Ti)生产TiH2的反应为 。若制得100kgTiH2,计算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解:设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4kg。
考 点 梳 理
考点06 基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方程式易错点
【易错易混辨析】
①设未知量时一定要写上“质量”二字,未知数后面不带单位;
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关键,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标“↑”“↓”;
③一定要注意用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④求解出未知数的值后要带上单位。
⑤不能漏写答案。
典 例 精 讲
【典例05】化工厂排放的SO2可用某物质的粉末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的化学式为( )
A.Ca B.CaO C.Ca(OH)2 D.CaCO3
D
举 一 反 三
【演练05】2023年10月15日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取得耀世成就。载人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 = Li2CO3+X ,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O2 C.H2O2 D.H2O
D
典 例 精 讲
【典例0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D
举 一 反 三
【演练06】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典 例 精 讲
【典例07】科学家成功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B.甲和丁均为氧化物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2:3
C
举 一 反 三
【演练07】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2)水通电分解 。
(3)打火机的燃料丙烷(C3H8)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典 例 精 讲
【典例08】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计算:吸收64t二氧化硫理论上需要氧化钙的质量______。
解:设理论上需要氧化钙的质量为x,
x=56t
56t
举 一 反 三
【演练08】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锥形瓶内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哪些,分别是多少克
举 一 反 三
【答案】(1)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H2O 和MnO2 ,其中水的质量为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g
调控化学变化
4
考 点 梳 理
考点07 调控化学变化
一、火箭升空原理
化学反应在航天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燃料与助燃物(统称推进剂)发生的化学反应,一方面生成大量气体物质,
另一方面释放大量热能,这些具有较大内能(高温)的气体可以产生巨大的反
作用力,将重达几百吨的火箭送上太空。
考 点 梳 理
考点07 调控化学变化
一、火箭推进剂
(1)选择火箭推进剂的考虑因素
考 点 梳 理
考点07 调控化学变化
一、火箭推进剂
(1)火箭推进剂的使用
通过增加可燃物或助燃物的浓度或质量,可提高火箭推进剂的燃烧反应程度。
例如,液态氢气和氧气的密度相对于气态时更大,因此相同体积时质量也更大,
燃烧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典 例 精 讲
考点07 调控化学变化
【典例09】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两种发动机分别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和煤油、液氧做推进剂,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制造用到铝合金,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B.液氢液氧推进剂产生能量大,对环境无污染
C.煤油是用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后得到的混合物
D.液氧属于氧化物,分离液态空气可得液氧
B
举 一 反 三
考点07 调控化学变化
【演练09】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⑴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的 (填“煤”“石油”或“天然气”)分离而来的产
⑵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十二烷(C12H26)是航空煤油中的成分之一,写出液氧和煤油在火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⑸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 。
石油
2C12H26+37O2 12CO2+26H2O
经济环保无污染,易于存贮和运输;可靠性高,可重复使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