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曲五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诗词曲五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7 11: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作者简介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他诗文兼擅,以散曲著称。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著有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等。
元武宗朝,入拜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被免职。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辞官归隐,此后屡召不赴。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劳瘁去世,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写作背景
张养浩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起。天历二年(1329年)陕西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也正是这个原因,他途经潼关。有感而发,写下了《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 即作于赴任途中。是年,积劳而死。
《山坡羊》是北曲中用作小令的曲调之一,属六宫十一调中的中吕宫。这支小令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咏史怀古的名篇。揭示出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体常识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等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没有动作和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 朴《梧桐雨》
曲牌名。
山坡羊·潼关怀古
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题目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陈子昂登上古燕国幽州台,悲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杜甫拜谒成都武侯祠,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苏轼来到赤壁江边,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tónɡ
luán
chóu chú
què
此曲押“u”韵:怒、路、都、躇、处、土、苦。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峰像从四面八方会聚,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聚”字化静为动,将静态的山动态化,不仅写出峰峦众多,而且赋予山峦以生命和意志,表现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态。
“怒”字把动态的河水人格化,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又赋予它浓烈的感情。
拟人,从视觉、听觉角度,以动写静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烘托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聚:汇聚、聚集,用动词来表现群峰众多的样子
怒:这里比喻气势强盛,不可阻遏
视觉
化静为动
听觉
收束上文,为向“望西都”过渡架好了桥梁。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层:写潼关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写景(雄浑苍茫)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指长安。
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遥望长安,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尘土。
“望”字,将视线从潼关内外的高山大河转向了古都长安,由上一部分的写景进而转入抒情。
领起四句
心潮起伏,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无限伤感
由盛到衰
悲凉伤感之情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二层: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定都长安的历代王朝,抒发怀古情思。
抒情(真挚深沉)
承上启下,由眼前的实景引发下文的感慨。“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思之中。
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他望着这个曾经扮演过秦汉等朝无数历史故事的地方,无数兴亡的业绩都已经过去了,那代表着盛世的宫阙都已化为尘土,宫阙的存废又代表了时代的变异。面对如今的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写出了朝代由盛到衰的变化,其间必有无数悲戚的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全曲之“眼”,点明了主旨,是作者关心人民疾苦情感的升华。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三层:从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诗人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
议论(精辟入里)
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的原因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深刻而警策,揭示了一个历史规律:不论朝代“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一层:潼关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写景)
第二层: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由地势险要转入怀古情思。(抒情)
第三层:表达对百姓疾苦的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
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由关中长安万间宫殿化为废墟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感情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秦汉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
运用典故,借古喻今
反衬南宋朝廷的昏庸懦弱,只图一时苟安、毫无进取之心,表达词人希望能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心声
表达作者对百姓的同情,批判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残暴行径
感应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孙权雄踞江东而欲霸天下
连接点
落脚点
借景抒情,怀古伤今
写景
抒情
议论
地势险要
无限感慨
山:峰峦如聚
水:波涛如怒
望:宫阙万间
意:伤心秦汉
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对百姓的同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同情人民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地势险要。
“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陷入历史的沉思中,心潮澎湃起伏的情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指出历代王朝的衰败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元曲充满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指出历代王朝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不是只有王朝衰败灭亡时百姓才会受苦。
C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最主要的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D
【解析】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