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乡下人家》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乡下人家》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9 14: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乡下人家》同步训练
1.看拼音,写汉字。
qiáo jiàn jú huā shuài lǐng
( ) ( ) ( )
mì shí gāo sǒng niǎo cháo
( ) ( ) ( )
答案:瞧见 菊花 率领 觅食 高耸 鸟巢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汉字的情况,学生容易把“瞧见”的“瞧”写成 “礁”,后面的礁是礁石。瞧见是用眼睛看的所以是目字旁的。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率领”的“率”字写成“帅”,“帅”是大帅、帅将。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觅食”的“觅”字下半部分是一个见字,马虎的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成宝贝的“贝”。
点评:对于学生易出现错误的词语,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组词。
焦( ) 岛( ) 朋( )
瞧( ) 捣( ) 棚( )
答案:焦(焦作 焦耳) 瞧(瞧见 瞧一瞧) 岛(群岛 岛屿) 捣(捣乱 捣鬼)
朋(朋友) 棚(大棚)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多音字组词。
guàn( ) xiān( ) shuài( )
冠 鲜 率
guān( ) xiǎn( ) lǜ( )
答案:
guàn(冠军) xiān(新鲜) shuài(率领)
冠 鲜 率
guān(桂冠) xiǎn(朝鲜) lǜ(效率)
解析:
分析:冠:他是中国篮球队的冠(guan)军。他非常荣幸的得到了这个桂(guān)冠的称号。鲜:我们每天都想吃到新鲜(xiān)的蔬菜。朝鲜(xiǎn)是一个少数民族。率:周恩来率(shuài)领中国的战士取得了这次革命的胜利。爸爸做事情的效率(lǜ)可真高啊!
点评: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应该重点掌握,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率领—( ) 装饰—( )
时令—( ) 照例—( )
答案:带领 装扮 时节 照样
解析:
分析:对于近义词的题型,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率领:引导;领导; 装饰:运用一些材料组合美化房间或者其他,从而达到审美上或情感上的满足,这是一个美得过程。时令: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指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照例: 照样;遵照常例,按照以前的惯例,照这以上的例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5.给画线的字注音。
导医( ) 和谐( )
辛苦( ) 催眠( )
答案:dǎo xié xīn cuī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很多学生容易把“导”和“异”弄混后面的字是异样的异,而“导”是引导、开导、导入、导师。催眠:催眠(英文:hypnosis,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狭义是指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来引起半睡眠状态,。广义是指对特殊的刺激产生的心理状态的改变。催眠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并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着了,对任何的暗示就不会有反应了。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情景 情况
(1)红军在极端困苦的( )下,继续顽强与敌人斗争。
(2)夏天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在家门前吃晚饭的( )。
答案:情况 情景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情景:感情与景色、犹情形,情况。情况:是指情形,情景。
点评:考查学生对相近词语的掌握,学生应该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
7.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 )
(2)即使,若是。 ( )
答案:(1)照例(2)倘若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按照惯例,按照常情。从这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猜测到这个题目的答案,就是照例。(2)学生容易把倘若与假如的意思混淆,假如: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不真实,打比方。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8.用“_____”画出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理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地瓜 冬瓜 哈密瓜
(3)母鸡 老鹰 狗 猪 鹅
(6)傍晚 晌午 时间 黄昏 夜晚
答案:(1)鲜花 (2)哈密瓜(3)老鹰 (4)时间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同类词语的掌握。(1)鲜花是那这些花的总称。(2)哈密瓜属于水果,而其他的都是蔬菜。(3)老鹰是一种飞翔的动物,而其他的属于家禽类。(4)时间是这些词语的一个总称,他们都属于时间,所以答案都很容易找到。
点评:考查学生对同类词语的掌握,我们要学会对事物进行分类。
9.写反义词。
朴素—( ) 独特—( ) 附近—( ) 常常—( )
答案:华丽 普通 遥远 偶尔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朴素:谓质朴;无文采。也指俭朴,不奢侈。独特:独有的;特别的:风格。附近:靠近某地的。常常:时常,经常。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只要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10.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藤和叶、青红的瓜,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集中地概括了乡下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
解析:
分析:(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指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藤和叶、青红的瓜,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2)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集中地概括了乡下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
点评:学生要对课文的概况很了解,熟记课文中重点的语句。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瓜架 ( )南瓜
( )尾巴 ( )旗杆
( )桌椅 ( )梦乡
答案:
( 搭 )瓜架 ( 种 )南瓜
( 耸 )尾巴 ( 竖 )旗杆
( 修 )桌椅 ( 进 )梦乡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学生学会运用动词,当然也有可能审题不清,把这类题目当成是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瓜架是一种支撑物,所以用搭。南瓜是一种食物是用来吃的,所以是吃或者是种。同样梦是一种虚幻的事物,是用来做的。
点评:学生应该注意审题,并且填写与事物互相搭配的动词。
12.照样子,写词语。
(1)绿油油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走来走去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甜甜蜜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1)金灿灿 白花花 红彤彤
(2)飞来飞去 看来看去 游来游去
(3)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明明白白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叠词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ABB式的:ABB"式词语 ( http: / / baike. / doc / 5417703.html" \t "_blank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能够把描写对象的性状、颜色、声音、光泽、情态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增强表达效果。ABB词语是指第二、三字一样的词语。通常分为三类:形容词、量词和动词。如:笑嘻嘻,香喷喷,乱哄哄,黑漆漆,轻飘飘一类的词语就属于ABB词语。 ABAC式词语 ( http: / / baike. / doc / 5417703.html" \t "_blank ):ABAC式的词语是指第1个和第3个字相同,而第2个字和第4个字不同的词语。 AABB式词语 ( http: / / baike. / doc / 5417703.html" \t "_blank ):AABB式词语是指词语前两字一样,后两字一样的叠词。如: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大大小小 老老少少 老老实实 实实在在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等等。
点评:考查学生对叠词的掌握,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3.加偏旁,变新字。
民——( )( ) 般——( )( ) 朋——( )( )
答案:眠 睡眠 搬 搬家 棚 大棚
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这三个要加偏旁的字都是独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字的字义去加偏旁。例如:“民”可以变成眠:睡眠;还可以变成岷:山岷;“般”可以变成搬:搬家;“朋”:棚:大棚、棚户。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利用加偏旁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试一试的办法找答案。
14.查字典。
(1)“觅”字共( )画,第四笔画的名称是( )。
(2)“谐”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组词为( )。
答案:(1)8画 撇 (2)X 言字旁 寻觅
解析:
分析:考查了学生用音序法查字典,所以必须识记汉字两个汉字。“觅”:找,寻求:~食。~取。寻~。搜~;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谐”:xié和,配合得当:和~。~调(tiáo )。~音;滑稽:诙~。~趣。~谑(诙谐逗趣)。亦庄亦~(既严肃又诙谐)
点评:只要我们准确的记住这两个汉字,我们很快的就能找到答案。
1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小河 一( )浓阴
一( )石狮子 一( )春雨
一( )风景 一( )农家风光
答案:
一( 条 )小河 一( 片 )浓阴
一( 对 )石狮子 一( 场 )春雨
一( 道 )风景 一( 派 )农家风光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所以平时必须注意积累。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颗、粒.大都表示形状;表示食物的量词;表示餐具的量词;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包括表示电器仪器的量词:台;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表示工具的量词;表示文具的量词;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表示武器的量词;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
点评:我们应该了解量词的各种用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答案。
16.造句。
(1)即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论……不论……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中,我们理应勇往直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尽力克服。
(2)无论前面的路有多艰难,无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依旧坚定地走向前方,寻找他的梦想。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1)即使……也……:表示的递进的关系。(2)
不论……不论……都……:表示的是并列的关系。我们了解关联词的用法之后,很容易的能够写出相应的句子。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学生应理解关联词的词性,这样就容易找到答案。
17.填一填。
(1)精益求精,( )。
(2)邻居好,( )。
(3)一寸光阴一寸金,( )。
答案:(1)艺无止境(2)赛金宝(3)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精益求精,艺无止境:做什么事情都追求到最好。邻居好,赛金宝:要和邻居友好相处,远亲是不如近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谚语的掌握,学生应注意谚语的积累,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1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浓阴 ( )的竹竿 ( )的风景
答案:(绿绿的 )的浓阴 (青青 )的竹竿 ( 迷人 )的风景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浓阴、竹竿、风景都是学生们容易观察到的,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样子去写修饰词语。浓阴是绿绿的,竹竿是青青的,风景是很好看的,容易欣赏的。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9.换偏旁变新字
岷---( )( ) 谐---( )( )
棚---( )( ) 瞧---( )( )
答案:眠 睡眠 楷 楷体 鹏 鹏鸟 蕉 香蕉
解析:
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这几个字的偏旁都比较容易找到,例如:“岷”去掉偏旁后是独立的一部分,这个可以换成“眠”“珉”很多这样的字。“谐”去掉偏旁后是独立的一部分,这个可以换成“锴”“揩”很多这样的字。其他两组同样也可以按照此类方法书写。
点评: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我们可以首先去掉偏旁,在采用试着加偏旁的方法,书写正确的答案。
20.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 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 天上 太阳像喝醉了酒的红脸醉汉 歪歪斜斜地滚下山坡 把池塘映得红彤彤的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答案:
(1) , , , 。
(2), , , , 。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掌握。句式比较简单,没有太大的问题。句号:句号(。)或句点(.)是用于陈述句 ( http: / / baike. / doc / 5679764-5892438.html" \t "_blank )末尾 ( http: / / baike. / doc / 1897326-2007465.html" \t "_blank )的标点。文章内使用的时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也可以用在直述式文意已完足的句子","在有些时候,句号也可以用在语气舒缓的反问句的末尾"。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逗号: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在汉语及大多数外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朝鲜语使用句号多于逗号属于特殊情况。
点评:逗号和句号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容易找答案。
21.给句子排序。
( )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 )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 )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嬉戏,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
( )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答案:2 4 1 3 5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句子排序的掌握,平时应注意这方面的训练。①读初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再读,整体感知一段话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知道写的是什么。
②找抓住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思考写作顺序或构段方式,找出贯穿一段话的线索,明白是怎样写的。写作顺序一般可以从时间的先后,事情的发展,空间的转移,游览的先后等方面综合考虑。构段方式主要有总—分式,分—总式和总—分—总式。
③试理清了线索后可用铅笔尝试排列,用铅笔便于修改,排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的过程。④查最后把调整好的一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认真检查,看看所给的句子是否都用上了,是否通顺,流畅。多留心语言的外部信息,如上下句首尾衔接语、指示代词、关联词、内部逻辑联系等。确准无误后,再写出答案。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句子排序的掌握,我们要注意分析每一句话,很容易找到答案。
22.照样子写出下面句子的歇后语。
例:棒打鸭子——刮刮(呱呱)叫
生姜(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猴子捞月亮( )
答案:老的辣 七上八下 白忙一场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生姜,老的辣:比喻老年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主要比喻一个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头战战兢兢。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不要做不切实际的事情。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很容易找到答案。
23.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填空。
( )的红霞 ( )的微风
( )地吃起来 ( )的田园风景画
(2)“向晚”的“向”的意思是( )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3)“他们的好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边的 向晚 天高地阔 和谐
(2)B
(3)红霞、微风、鸟儿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1)从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需仔细读课文。(2)向晚:向:接近 向晚:接近傍晚。答案很明显。(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这句话中就有答案。
点评:此类题目难度系数不大,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24.课外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空气 ( )地呼吸 ( )的晚景 ( )地欣赏
( )的夕阳 ( )地爱抚 ( )的炊烟 ( )地啃着草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阔别已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水马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一边……一边……”“仿佛”各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清新 )的空气 (美美 )地呼吸 (美丽 )的晚景 ( 尽情)地欣赏
(柔和 )的夕阳 (轻轻 )地爱抚 (袅袅 )的炊烟 ( 悠闲)地啃着草
(2)离别家乡很久了。 形容街道十分热闹。
(3)明明一边走路,一边哼着小曲。
眼前千万片树叶在空中飞舞盘旋,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生命之画。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需仔细阅读文章。(2)阔别已久:离别家乡很久了。车水马龙:形容街道十分热闹。结合文中语境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3)“一边……一边……”表示写的两种事物能够同时进行。“仿佛”:是好像。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记毫无根据的去空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