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联考
2024年秋季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二期中考调研测试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巴黎奥运会圆满结束,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运动员的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甘油三酯 C. 睾酮 D. 肾上腺素
2. 脑脊液分布在各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是脑细胞和脊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脑细胞和脊髓细胞提供一定的营养,并运走代谢产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脑脊液中可能含有CO2、葡萄糖、Na+等物质
B. 脑脊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与内环境的稳态无关
C. 脑脊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
D. 通常脑脊液的渗透压和温度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 人的大脑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存在,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脑的高级功能包括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功能
B. 患者若大脑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见文字
C. 人的逻辑思维、语言、形象思维等主要由大脑左半球负责
D. 学习过程中反复复习的刺激会使各种感官疲劳,不利于长时记忆的形成
4. 医院可通过尿检对尿糖和肾功能进行检查,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神经中枢,a、b表示神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的排尿反射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B. a、b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C. 某成年人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可能是由于①受损引起
D. 若没有高级中枢调控,排尿反射可进行但不受意识控制
5. 单胺氧化酶能够降解单胺类神经递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如图是部分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B. 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逐步下降
C. 临床上也可选用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
D. 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抑郁,抑郁不能通过自我调适好转
6. 南宁的入秋时间平均在10月底到11月初,夏秋转换之际气温起伏明显,而正常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如图是正常人的体温调节过程中散热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t1~t2时段内,散热量增加是因为产热量增加
B. 在t3时刻以后,单位时间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C. 人体在10℃环境下,下丘脑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D. 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7. 激素对动物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来源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
B. 垂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C.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D. 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8. 人类虽然时刻处于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由于体内有免疫系统,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病原体感染。下列有关免疫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B. 人体的皮肤、黏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吞噬细胞可清除自身衰老或损伤细胞,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D. 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
9. 下图是人体初次接触某种病原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细胞,甲和乙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①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菌具有特异性
B. 人体对某些抗原能终身免疫只与物质乙有关
C. 细胞③的分裂分化需要抗原及细胞②产生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
D. 细胞④具有识别和分裂分化能力,并能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物质
10.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疫苗分为二价、四价、九价等类型,分别针对不同的亚型HPV。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首次注射HPV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B. 注射的HPV疫苗可作为抗体起免疫作用,故不会患子宫颈癌
C. 注射一种类型的疫苗就可预防所有亚型的HPV感染
D.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1. 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是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能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真相。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也是如此,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且传递到尖端下部
B.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因为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C. 拜尔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 温特从人尿液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定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12.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分析错误的是()
A. 诗句“早秋惊叶落”中涉及的主要植物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
B. 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C. 植物的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只分布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
D. 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13. 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有利于排卵和繁殖。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雌激素需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促进女性排卵
B. 雌激素与相应受体蛋白结合后,会影响核基因的表达
C. 女性结扎输卵管后雌激素分泌会减少,从而抑制排卵
D. 雌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也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14. 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辣椒素受体(TRPV1)的发现。研究表明,分布于皮下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1是一种痛觉受体,同时也是一种阳离子通道,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导致机体产生痛觉,并使身体产生逃离伤害源的应激反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辣椒素的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是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
B. TRPV1能够感受热刺激并产生电信号,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
C. 该应激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D. 成功敲除了TRPV1基因小鼠可能会对高温或辣椒素的刺激不敏感
15.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如图),进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协调统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都是通过神经递质来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B. 激素和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都是在特定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C. 信号分子需要和受体接触才能发挥效应,受体一般是蛋白质
D. 若检测到人体内存在病毒,则说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16. 某研究小组探究甲、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并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组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的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B. 该实验中可测量的因变量是生根数,还可以是根的长度
C. 实验结果说明乙不可能是生长素类调节剂,可能是脱落酸类调节剂
D. 实验结果说明甲对生根的作用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人体水盐代谢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研究人员为了探究运动中机体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让若干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以10km/h的速度跑步1h,采集志愿者运动前、中和后的血液与尿液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状态 血浆 尿液
渗透压(mOsm/L) Na+浓度(mmol/L) K+浓度(mmol/L) 渗透压(mOsm/L) Na+浓度(mmol/L) K+浓度(mmol/L)
运动前 289.1 139.0 4.3 911.2 242.4 40.4
运动中 2910 141.0 4.4 915.4 206.3 71.1
运动后 289.2 139.1 4.1 1005.1 228.1 72.3
(1)参与形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Na+和______,尿素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
(2)上表的数据显示;运动中,尿液所含的Na+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是因为______(从“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集合管”中选2项)加强了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液渗透压______。
(3)为探究上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测定了自运动开始2h内血浆中醛固酮(由______分泌)和抗利尿激素(由______释放)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浆中这两种激素的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析激素浓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包括______(答出2点即可)。
(4)运动中局部体温高于正常体温,皮肤中的______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传递至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使皮肤的______(至少答出一点)从而增加散热。上述反射活动中所涉及的效应器为______。
18. 每当中午放学时,同学们结伴而行,有说有笑地走进食堂排队就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看到喜欢吃的食物时,唾液的分泌就会增加,这一现象属于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产生并完成反射的条件有______。
(2)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的激素是______,该激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为验证该激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以健康狗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将______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组和乙组,分别测定两组狗的胰液分泌量,向甲组、乙组狗的静脉中分别注射______、______,将两组狗同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狗的______,并比较两组狗______。
19. 正常机体在受到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作出相应反应,以维持人体自身稳态和适应环境。其中肾上腺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制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遭遇危险时,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效应,有助于机体做出快速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分析,交感神经属于______。神经纤维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下丘脑,引起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______,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______调节的特点。此外,当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______分泌相关激素。因此,长期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试分析其机理:______。
(3)儿茶酚胺类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均为小分子有机物。儿茶酚胺类激素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不进入细胞,其受体位于______。糖皮质激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等作用,在血糖浓度调节方面与胰岛素具有______(填“协同”或“抗衡”)作用。
20. 采食减少是动物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用流感病毒(IAV)感染小鼠,之后统计其采食量并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BHB水平,结果见图1。测定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结果见图2。已知干扰素-γ具有促免疫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采食过程中,由于皮肤破损导致IAV从伤口处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胞内溶酶体降解IAV,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
(2)小鼠感染IAV后,胰岛分泌的______增多,从而促进______的分解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
(3)IAV感染引发小鼠内环境改变,导致支配胃肠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胃肠蠕动及消化腺分泌减弱。
(4)侵入小鼠细胞内的IAV经______摄取和加工处理,激活CD4+T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泌______,该物质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______的过程,增强小鼠______免疫。
(5)小鼠感染期采食量下降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据图分析,其机理为______。
21.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IA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______的微量有机物,乙酰胆碱是动物神经细胞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生长素(IAA)和乙酰胆碱这两类物质的共同点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在植物的芽、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产生的生长素(IAA)是由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的。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IAA)的作用表现为______。
(3)为验证生长素(IAA)在胚芽鞘中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某人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下端琼脂块中出现生长素。为了验证该结论,请在方框内画出还需补充的另一组实验,并预期该组实验结果。
______
预期该组实验结果:______。
2024年秋季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二期中考调研测试
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A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D
7.
【答案】C
8.
【答案】A
9.
【答案】C
10.
【答案】D
11.
【答案】A
12.
【答案】C
13.
【答案】B
14.
【答案】A
15.
【答案】C
16.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答案】(1) ①. Cl- ②. 属于 ③. 淋巴液和血浆
(2) ①. 肾小管、集合管 ②. 升高
(3) ①. 肾上腺皮质 ②. 垂体 ③. 血浆渗透压和Na+浓度恢复运动前水平,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4) ①. 温觉 ②. 下丘脑 ③. 毛孔张开、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 ④.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
18.
【答案】(1) ①. 条件 ②. 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2) ①. 促胰液素 ②. 多只生理状态相近的健康狗 ③. 一定量的促胰液素 ④. 等量的生理盐水 ⑤. 胰液分泌量 ⑥. 实验前后胰液分泌量的变化
19.
【答案】(1) ①. 传出神经 ②. 外负内正 ③. Na+内流
(2) 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②. 分级 ③. 下丘脑和垂体 ④. 长期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体内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很高,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自身激素合成减少,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
(3) ①. 细胞膜上 ②. 抗衡
20.
【答案】(1) ①. 免疫防御 ②. 二
(2) ①. 胰高血糖素 ②. 肝糖原
(3) 交感(4) ①. 抗原呈递细胞 ②. 细胞因子 ③.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④. 细胞##特异性
(5)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生BHB增多,促进CD4+T细胞增殖,干扰素-γ分泌量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
21.
【答案】(1) ①. 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②. 微量高效、作为信息分子传递信息、都需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后会降解或回收、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
(2) ①. 色氨酸 ②.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
(3) ①. ②. 一段时间后,该组下端琼脂中无生长素
PAGE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