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7 21: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有一个想法”习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激发主动思考并积极表达想法、提出改进建议的意识。
2. 指导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自己针对该问题的想法以及可行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通过文字准确地表述出来,做到内容具体、逻辑连贯。
3. 通过读给同学听并互相交流看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尊重他人观点的良好习惯,同时提升学生根据反馈对习作进行有效修改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助力学生发现生活中具有代表性且值得关注的问题,并能以清晰、明确的方式描述问题及自身与之相关的想法。
教导学生掌握合理的习作结构,将问题阐述、想法表达、建议或解决办法呈现等内容有序组织,使习作层次分明。
2.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让习作内容更具实践价值与说服力。
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互动过程中,不仅能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还能准确理解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习作修改中,提升习作质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法、范例引导法
四、教学准备
1. 精心收集一系列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图片、视频资料,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校园里浪费粮食、马路上乱闯红灯等场景,并制作成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教学课件。
2. 准备充足数量的便签纸、不同颜色的笔,用于课堂上学生随时记录灵感、标注重点等。
3. 提前打印若干篇优秀的同主题习作范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示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趣味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内容展现的是一个家庭聚会场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原本应该是热闹聊天、共享欢乐时光的画面,但每个人都低头专注于自己的手机,有的在刷短视频,有的在玩游戏,只有饭菜在桌上逐渐变凉,偶尔传来几声手机的提示音打破寂静。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这个有趣的视频,大家发现这个家庭聚会和我们平常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呀?你们觉得这种情况正常吗?为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
2. 结合生活实例引发共鸣
教师接着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类似场景:“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有一次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本想着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们好好聊聊天、叙叙旧,可到了那儿发现大家都在玩手机,我想和他们说说话,都得等他们玩完一局游戏或者看完一个视频片段才行,那种感觉真的挺失落的。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大家都只顾玩手机,而忽略了和身边人互动交流的情况呀?”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相关经历,激发学生对这一常见生活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3. 引出习作主题
在学生充分分享交流后,教师顺势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我有一个想法”,并向学生解释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看似平常却又存在一些小问题的情况可不少呢。今天呀,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对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想法,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哦。”
(二)启发思路
1. 深入剖析玩手机现象
回顾导入环节中的玩手机场景,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出家庭聚会时人们玩手机的示意图,标注出每个人的状态(如低头、手指滑动手机屏幕等)。
组织学生围绕“过于沉迷手机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每组4-5人。讨论前,教师给予一些提示引导,比如:“同学们可以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学习或工作效率等方面去思考哦。”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倾听学生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例如,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到:“沉迷手机会让我们的视力下降,因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有的小组会说:“会影响和家人朋友的感情,就像刚才视频里那样,大家都不聊天了,关系就会变得疏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相应位置进行记录整理,形成关于沉迷手机不良影响的一个简单思维导图,以便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各个方面的影响。
2. 拓展生活常见问题观察与思考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依次展示之前准备好的其他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图片,如街道上乱扔垃圾(展示垃圾遍地、垃圾桶就在旁边却无人使用的图片)、小区里车辆乱停乱放(展示车辆堵住通道、消防通道也被占用的图片)、图书馆里大声喧哗(展示人们在图书馆内旁若无人地大声交谈、读书声被淹没的图片)等。
针对每一张图片,教师先让学生静静地观察1-2分钟,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从这张图片中你一眼就看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或者他人带来哪些影响呢?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简单记录在便签纸上。
在学生思考记录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交流分享,互相倾听对方对不同问题的看法和想法,进一步拓宽思路。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同桌的观点,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指导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解读
教师通过课件清晰展示本次习作的要求:
结合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生活中的问题,选择一个进行写作。
要把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如果有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也要一并写下来。
教师针对习作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同学们,首先呢,我们要从生活中去发现那些真正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别人遇到的。然后呢,要把这个问题清楚地写出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问题。接着,我们要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也写出来,比如说你觉得这个问题好不好呀,应该怎么去改变它等等。如果我们还能想出一些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那就更好啦,要把这些也都写在作文里哦。”
2. 详细指导写作结构
开头部分
教师举例说明:“比如说我们要写关于沉迷手机这个问题,开头可以这样写:‘上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公园游玩,本应该是享受大自然、一起玩耍的美好时光,可爸爸、妈妈和我却都各自拿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公园里的美景似乎都与我们无关了。’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场景描述,是不是一下子就把沉迷手机这个问题呈现出来了呢?同学们在写自己选择的问题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先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者现象,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哦。”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家庭聚会、公园游玩这样的场景,还可以用哪些场景来引出你们要写的问题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中间部分
阐述问题影响:“在中间部分呢,我们要详细地阐述一下这个问题产生的影响。还是以沉迷手机为例,我们可以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和家人朋友关系疏远、在社交场合不受欢迎等)、对学习或工作的影响(如学习效率低下、工作出错等)等方面来分析。同学们在写自己选择的问题时,也要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它的影响,要写得具体、有条理哦。”
表达自己想法:“接着,我们要清晰地写出自己针对该问题的想法。比如对于沉迷手机,我可能会想:‘我觉得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设定专门的手机使用时段,比如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可以使用手机,其他时间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同学们,你们针对自己选择的问题,也要想出自己的想法哦,并且要写得清楚明白。”
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最后,在中间部分还要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还是拿沉迷手机来说,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建议:‘可以在家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谁违反规则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比如多做一些家务或者减少一周的零花钱。’同学们在写自己的作文时,也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哦,要让读者看了觉得这个办法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哦。”
结尾部分
教师举例:“结尾部分呢,我们可以简单总结自己的想法,比如:‘总之,我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充满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美好的大自然。’或者也可以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解决问题,比如:‘让我们一起放下手机,去拥抱身边的人,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吧!’同学们在写结尾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作文哦。”
3. 提供写作技巧辅助
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连接词和句式,帮助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得更连贯、有条理:
“首先……其次……最后”用于按顺序列举问题影响、想法、建议等内容。
因为……所以……”用于解释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在阐述问题影响时可以用到。
“不但……而且……”用于强调某个观点或情况,如在表达想法时可以说:“我不但希望大家能减少玩手机的时间,而且希望大家能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我认为……可以……”用于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为了避免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可以在图书馆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提示牌。”
“如果……就……”用于假设情况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如:“如果大家都能遵守手机使用规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因为玩手机而影响人际关系的情况了。”
(四)学生习作
1. 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在前面环节中的观察、思考和积累,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生活中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或者最有感触的问题进行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
对于写作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并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语言是否通顺等。
对于写作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轻声询问是否遇到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问题、梳理想法、完善建议等。
(五)交流分享与修改
1. 同桌互评
同桌之间互相交换习作,要求学生在阅读对方习作时要认真、仔细,边读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是否清楚地了解了习作中描述的问题、想法以及建议或解决办法?
觉得对方哪部分写得好,为什么?
哪部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有什么具体建议?
2. 反馈交流
阅读完成后,同桌双方进行面对面的反馈交流。首先由阅读者向作者确认是否明白其所想表达的内容,然后按照之前思考的几个问题依次进行交流,作者要认真倾听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记录。
3. 自我修改
学生根据同桌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完善。修改过程中,学生要认真思考同桌提出的每一个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习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补充遗漏的内容、调整不合理的结构、润色不通顺的语言等。
(六)总结归纳
1. 优秀习作展示
请几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要求朗读时声音洪亮、富有感情,以便让全班同学都能清楚地听到习作内容。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鼓掌表示鼓励,并思考这些习作好在哪里,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
2. 教师总结
教师对本次习作课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关注生活的重要性: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才能发现这些问题,从而有机会去思考如何改进。
清晰表达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要把问题、想法、建议等内容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样别人才能看懂我们的意思。
认真倾听和积极修改的重要性: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们能得到很多有用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认真倾听并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修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七)布置作业(课后)
1. 将修改后的习作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要求书写工整、规范,以便保存和日后查看。
2. 继续观察生活,留意身边是否还有其他需要改进的问题,思考自己对此有什么新的想法,为下一次习作积累素材。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习作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表达想法的热情,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可通过更多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交流分享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并给予反馈,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