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新人教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
第 20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要求,你将在本节中学习:
1.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2.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
3.了解科学家祖冲之的成就;
4.了解书法艺术家、绘画艺术家及其特点,欣赏书法绘画作品;
5.了解石窟艺术。
这是绘在北魏贵族墓室顶部的星象图,直径约 7 米,有 300 余颗星,用连线标明星座,是已知我国年代较早、较详细的星图,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与文化还有哪些成就?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xié)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贾思勰曾任郡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3.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4.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吸收异域文化成果是其间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误农时,因土壤条件进行种植,才能取得好收成。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齐民要术》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 6。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祖冲之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相差不到50秒。他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祖冲之还制造出指南车、水碓(duì)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圆周率
“割圆术”
3.1415926(7)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圆周率=圆周:直径
三国刘徽的“割圆术”
求出圆周率为3.1416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字,比欧洲人早了1000年。
祖冲之运用算筹完成海量的计算。算筹是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用竹、木等材料制成,多为长短、粗细一致的小棒。算筹至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纵横两种形式表示数字。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等,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等。如果遇到“0”,则空位不摆算筹。算筹的运算法则同珠算的运算法则基本一样。
二、科学家祖冲之
《大明历》
《大明历》的主要成就如下: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测得岁差为45年11月差一度(今测约为70.7年差一度)。岁差的引入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进步。
二、科学家祖冲之
机械制造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日行百余里
粮食加工工具以水为动力,主要用于谷类去皮,磨面
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小行星
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书写材料的演变:甲骨、陶器(上古、夏商)→青铜器、锦帛、竹简、木简(周、秦)→纸(汉以后)
______以后,书法成为艺术。______和_____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东汉
钟繇
胡昭
《兰亭集序》
“书圣”王羲之
321—379年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______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_______________,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北魏
碑刻书体(魏碑)
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同时山水画开始形成。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北魏年间,宣武帝为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求冥福而修建,耗时23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