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出塞》
—唐 王昌龄
解诗题
乐府旧题
塞:边塞
边塞:边界上最险要的地方。
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本课生字
出塞
塞翁失马
秦朝
秦晋之好
出征
南征北战
塞外、边塞
塞车、瓶塞
闭塞、阻塞
归还 还钱
还有 还剩
将来 将就
将领 激将
将进酒 将伯之助
教书 教学
教师 教训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再读: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试着理解诗句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
也称互辞,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际上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这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在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只顾一方,也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理解。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汉乐府《木兰诗》
这句古诗应当翻译成“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头上贴上花黄。”而不能将这两句分割开来,不然就理解错误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
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明月以及边关没有改变,也反映了边关的战争就像这明月、边关一样,一直延续着,没有改变。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以及对战乱不息的无奈。
思考一下,从秦汉时期以来,这“明月”与“边关”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
诗人借这两种没有改变的事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象?
举头望明月,而面对这样一轮亘古不变的明月,边关的将士们会想些什么呢?
家乡 亲人
思乡之情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征边塞的战士们,至今仍然没有回家。
为什么将士们“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战争不息,将士们无法归家。
二、战争残酷,将士们战死沙场,无法归家。
讨论:当这一轮亘古不变的明月照在古老的边塞,照在
边疆的将士身上时,照在将士的家人身上,他们望着月
亮会想到些什么呢?
理解《出塞》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长征儿未还
万里长征夫未还
万里长征父未还
战场上瞬息万变,将士们难道不希望能够回家吗?可归家之路漫漫,谈何容易,诗人内心对将士们这样的遭遇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
同情
哀叹
再读古诗前两句,要求读出诗人对战士的同情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人,不让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但使:只要。 不教:不允许。
汉代名将
李广
匈奴冠以“飞将军”
身材高大魁梧、爱民如子
射箭,百步取人、百发百中
闪电般的速度
李广将军英勇善战爱护兵士,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南下阴山入侵汉朝的边疆,我们一起来读本诗的后两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理解《出塞》
提问:这句中提到了古代英勇善战的将领。借助提供的资料,你体会到了什么?
资料链接1: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无数青春生命葬身黄沙大漠,无数家庭破碎凄清。
资料链接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王昌龄认为将士们有家不能回,只能望月思乡的原因是( )。
联系前两句诗,你觉得诗人想表达的是( )。
思路导航:
对和平的渴望
边塞战争
可是这样一位名将已经不在了,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 之情,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位将军驻守边关,如果当今朝廷能够发现这样的人才该有多好!如果国家统一就好了!这是诗人的美好 。
这也说明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 。
怀念
愿望
任用良将
通读全诗,诗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思 考
理解全诗
《出塞》是一首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反映出对戍边战士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情,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借着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任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得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本诗中哪两句:
“ , ”
写出了人们世世代代共同愿望——过上安定生活
练一练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知识拓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