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8 09:1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古代的商业贸易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商业贸易的条件和商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探究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认识古代东西方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联系当前的共建“一带一路”,培养家国情怀。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及世界商贸的发展及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选择性必修 2第三单元第7课,讲述了古代的商业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问题; 古代的商业贸易活动与贸易通道, 旨在了解古代中国、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等区域的商业贸 易活动及特点, 知道丝绸之路等跨区域的贸易交流渠道。第二部分是关于商业贸易中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后面两课讲述的是近现当代商业贸易发展、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三课关联中外、贯通古今。从古代到现当代,商贸活动从地方性行为扩大发展为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的活动, 逐步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所以本课对整个单元起了引领作用。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这就为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对于商业贸易中的概念, 如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等与经济学、金融学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情景导入: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习近平(2017年0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延续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我们都知道是汉代开通的。
但是古代的商业贸易是何时起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活动是否各具特点?
带着这些问题,咱们开启今天的课程,共同来了解商业的起源及古代的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含义:
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在我国,一般对内称商业,对外称贸易。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
(二)商业贸易的起源:
1.时间:
原始社会后期。
2.条件:
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交换的出现;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解释: 社会大分工
(1)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原始社会末期,因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改良引起的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
(3)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商业资本开始积累。
3.目的:
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4.方式:
(1)最初的商业贸易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
(2)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为“市”。
(三)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
1.兴起阶段:商周时期
①出现职业商人:商朝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维持生计而四处买卖,逐渐发展为固定职业,周人称其为“商人”,称其职业为“商业”,沿用至今。
②商贸地域范围广: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地区。
③工商食官:商业(及手工业)主要掌握在政府和贵族手里。
2.发展繁荣阶段:春秋战国
①“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出现许多大商人。
②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问题思考: 工商食官格局为什么会被打破?
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
②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③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济发展; ④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甚至危及政权的问题。
②主要原因:封建国家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以确保赋役征收;
③根本原因:巩固封建统治。
(2)过程:
①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重农抑商策。
②汉朝:休养生息,对商人征收重税,贬低商人地位。
③唐宋: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社会经发展。
④明清:继续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落后于西方
(3)评价: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巩固封建统治;
②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立起来违背经济规律;
③明清时期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3.艰难中有发展阶段:秦汉时期
(1)发展: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2)艰难:
①汉朝商业进一步发展。对商人征收重税,降低商人地位。
②汉武帝:改革币制(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抑商征税)。
4.蓬勃发展阶段:隋唐至两宋
(1)表现:
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渐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②北宋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瓦子、交子;
③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宋)。
知识拓展: 宋朝市的发展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到宋朝,草是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5.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为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
(2)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③大运河开通南北经济交流
④政府放松对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问题探究: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北宋东京城商业与唐长安城相比的变化?
提示:
①市的范围扩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②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③出现专业化市场;
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5.内盛外衰阶段:元明清
(1)原因:
①商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
③赋役制度的变革,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步松弛顶峰。
(2)表现:
①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④白银广泛使用;
⑤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
⑥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
⑦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商、徽商等。
归纳概括: 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的概况、发展趋势及影响。
(1)概况:
(2)发展趋势:
①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地区性到全国性。
②活动场所:城市到农村;固定(坊市制)到不固定。
③组织形式:官商到私商到区域性商人。
④交易内容:土特产品、奢侈品到普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
⑤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持续始终。
(3)影响:
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发展;
②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③明清以后市民阶层壮大,改变生活方式;
④冲击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思想观念(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等。
(四)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
1.发展概况:
2.主要特征:
①各地区商贸活动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多源性和差异性;
②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
(五)丝绸之路:连接亚、欧、非的贸易通道。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知识拓展: 朝贡贸易
(1)含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即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来,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朝贡贸易是海禁政策催生的产物,是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2)目的:
①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②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
(3)影响:
①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及海外诸国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
②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③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4)瓦解的原因:
①国力下降;
②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
③西方殖民势力冲击。
教材的“思考点”: 以丝绸之路为例,分析商业贸易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提示:
(1)促进交流,丰富生活:
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引进新品种:
中国通过陆海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外国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等。
(3)丝绸、瓷器、茶叶等外传:
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
能力提升: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
①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
②唐朝时,海陆并重;
③宋元时期,海路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2)以友好交往为主。
①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
②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3)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5)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①汉朝至明朝的对外友好政策,促进了我国与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发展。
②清朝前期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6)朝贡贸易。
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问题探究: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从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路线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提示:
(1)变化:
①汉:以陆路为主,海路发端;
②唐:海陆并举;
③宋:陆路中断以海路为主。
海上丝路日益繁荣。
(2)原因:
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已经有较大的发展;
②唐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及其繁荣;
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路上通道;
④统治者一直都推行开明外交的政策。
二、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一)商业贸易的媒介:货币
1.含义:
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一切的商品。
2.产生:
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
3.代表:
(1)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2)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3)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4.作用:
(1)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2)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
(3)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学习之窗:以上材料可以用于佐证什么历史现象?
提示: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属于实物史料,史料价值高,魏晋时期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商贸往来频繁。
知识链接: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及规律 (选择性必修1 第15课)
提示: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铜仿制海贝
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秦朝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始。
⑤由金属货币向纸质货币演进:北宋时交子的出现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⑥由人工制币向机制币演变:从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以后。
(二)商业贸易的机构:信贷
1.概念:
①广义的信贷指存款放款的信用活动的总称。
②狭义则仅指贷款。即货币持有者将货币资金按一定的利率借给用款人,用款人需要在约定的期限内归还本息的信用活动。(通过转让资金使用权获取收益)。
2.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进行梳理。
历史解释:
1.唐朝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属于早期的汇兑业务,相当于汇票,异地兑换的凭证,本身不是货币。作用:减低对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减轻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2.清朝庄票:形成于清初,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都不记名,凭票即付,所以庄票可代替现金流通。一般没有经过当时政府的批准,流通范围仅限于发行者所在地的某一狭小范围,也有少数庄票跨区域流通。它的流通,解决了市面找零的困难,客观上对局部金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商业贸易的保障:商业契约
1.含义:
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等事项的文书或条款,有口头商业契约和文书商业契约,契约实际上就是合同。
2.产生与发展:
问题思考:分析商业契约孕育的精神及作用。
材料 契约文书是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见证和凭证,具有法律功能。人们相信“空口难凭,立字为据”,“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在各类契约中,经常出现“恐口(后)无(难)凭”“立契存照(证)”之类的套语。
——王云红《传统契约文书与中国人的契约观念》
提示:
(1)精神:
自由、平等、守信精神,
证据意识、财产观念。
(2)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
②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重庆高考)1284年,元朝政府下令禁止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犯者籍没一半家产,但这一禁令收效甚微。1293年,不再禁止权势之家“入蕃为贾”,而是约束不法行为,“依着百姓每(们)的体例,与抽分者”。此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  )
A.征税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B.贵族势力扩张威胁专制皇权
C.法律调整缓和阶级矛盾
D.海外贸易繁荣推动政策变革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元朝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政府必须不断调整政策以应对新的经济形势,故选D项;材料没有明确指出政府政策与税收之间的直接关联,排除A项;元朝政府在处理贵族问题时,更多是采取平衡和协调的策略,政策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对权势之家的海外贸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要求他们按照百姓的标准纳税。这并未削弱贵族的权力,而是为了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维护贸易秩序,排除B项;政策调整的效果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而非仅调节阶级矛盾这一方面,排除C项。
2.(2024·甘肃高考)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经济运转对白银的需求量大增。因此,民间私商冒险从海外带回白银,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经济高度依赖白银,故选D项;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是海禁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的白银,很大一部分来自美洲的银矿,还有一部分来自欧洲和日本,且材料中没有对明朝白银的来源进行对比,排除B项;材料中明朝采取了海禁的政策,不利于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排除C项。
3.(2024·山东高考)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解析】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更是表明了这些“货币”的制作工艺和材质逐渐升级,反映了货币制度的完善和商业活动的频繁。这些器物的出土,直接证明了当时社会存在较为发达的商业交换活动,故选D项;A项这些器物主要是生活用具或生产工具,更多地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但并不能直接证明商业的发达程度,排除A项;B项这些物品多为装饰品,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制作工艺水平。虽然它们可能通过交换获得,但并不能直接作为商业发达的直接证据,因为交换可能发生在小范围内,不一定涉及广泛的商业活动,排除B项;C项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但与商业的发达程度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
4.(2023·全国甲卷)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解析】 由材料“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可知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打破市坊界限,因此出现夜市的休闲娱乐活动,故选B项;玉米、红薯都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成为完全意义的货币,排除C项;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黄色”为皇室专用颜色,且棉织品成为普通民众的服饰出现在明朝,排除D项。
5.(2023·广东高考)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 据材料“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可知明中后期人们对商业的态度逐渐从排斥转向认可,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产生了冲击,新的市民价值观逐渐形成,故选D项;明朝时期的心学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儒学信仰,封建礼教纲常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逐渐发生动摇,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依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排除B项;材料中马少卿的身份是缙绅,广义上属于传统士大夫阶层,排除C项。
6.(2023·江苏高考)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的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解析】 据材料“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可知唐代政府注重规范公私借贷行为,鼓励自行签订契约,但是也对利息过高的现象进行了限制,说明政府注重保障借贷主体的适当权益,故选C项;重农抑商始终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只是在不同时期存在严厉和放松的差别,排除A项;“官府不干涉”说明政府并未完全禁止民间借贷行为,排除B项;材料中的法律规定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借贷关系的体现,不涉及农民与地主或者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含义
(二)商业贸易的起源
(三)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
(四)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
(五)丝绸之路
二、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一)商业贸易的媒介:货币
(二)商业贸易的机构:信贷
(三)商业贸易的保障:商业契约
教学反思:
首先,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时间跨度大,内容多,线索复杂,课堂容量大,限于教学时间,学生如何更好地整合并利用这些资源难以解决。
其次,对于古埃及、古希腊、阿拉伯世界商业贸易发展的史料接触少,只能以中国古代商业贸易发展作为突破口。
最后,本课的难点涉及许多商业贸易中的概念,如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处理时把相关的经济学、金融学等知识只好由教师讲述。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