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共21张PPT)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共21张PPT)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7 17: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单摆的回复力:F= mgsinθ
当摆角很小时(θ<5°):sinθ ≈
F =x
1.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摆角小于5 ° )
2.单摆的周期公式:
3.测量l和T即可知当地重力加速度
g=
1.理解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
2.利用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3.掌握秒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
4.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3)能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能采用适当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长约1 m的细线、开有小孔的金属小球、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______ 、______ 、 ________ 。
刻度尺
秒表
游标卡尺
1.实验目的
2.实验器材
一、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用秒表测量 30 ~ 50 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平均做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得到的便是振动周期。
3.实验原理与设计
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由周期公式:
(积累法)
(1)测出单摆摆长和 振动周期,便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4.实验步骤
(1)取长约 1 m 的细线,细线的一端连接小球,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由下垂,如图所示。
(2)用刻度尺测摆线长度l线 ,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d。测量多次,取平均值,计算摆长
( 4 ) 改变摆长,重复实验多次。
( 5 ) 将每次实验得到的l、T 代入
计算重力加速度,求平均值。
( 3 ) 将小球从平衡位置拉至一个偏角小于5°的位置并由静止释放,使其在竖直面内振动。待振动稳定后,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用秒表计时,测量N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周期T=t/N。如此重复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视频
5.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将测量的数据记入表格中,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1 2 3 4 5 6
l/m 0.368 0.387 0.411 0.442 0.484 0.523
T/s 1.21 1.25 1.29 1.34 1.39 1.46
g/m·s-2 9.80 9.76 9.74 9.70 9.87 9.67
(2)得出结论:
(3)利用图像法
斜率
多数次数
少数次数
(4)图像法处理数据的误差
标准
g偏小
g偏大
g偏小
g偏大
讨论
(1)通过哪些方式可使小球的运动更加接近简谐运动?
(2)为什么要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计数?
①本实验摆线长度应远大于摆球直径,且摆线无明显伸缩性。
同时应选取体积小、密度大、质量分布均匀的摆球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心才在球心
②本实验释放摆球时,要注意让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摆角小于5°
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以摆球从同一方向经过平衡位置时计数。
①平衡位置比较好标记
②实际摆动过程中,振幅会逐渐减小,最高点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③小球经过平衡位置速度较大,时间测量误差较小
1.机械秒表的结构:
如图所示,机械秒表有大、小两个表盘,秒针沿大表盘转动,分针沿小表盘转动。通常,秒针转一圈所用的时间为30 s,最小分度为0.1s。秒针每转过一圈,分针相应转过半格为30s时间。
秒针的转动是通过齿轮传动的,不可能停在两格中间,所以不用估读。
二、秒表
2分7.6秒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1分51.4秒
2.秒表读数
1.注意事项
(1)选择实验器材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 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 cm。
三、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架台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方法掌握。
(5)计算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应从小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为便于计时,可在小球平衡位置的正下方做一标记,以后小球每次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4)小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2.误差分析
(1)测量摆长时引起的误差
①如在未悬挂摆球前测量了摆长;仅测量了摆线长漏加摆球半径;
③如测量摆长时摆线拉得过紧或以摆线长和小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多加了半径)。
摆长测量值偏小,则g的测量值偏小。
摆长测量值偏大,则g的测量值偏大。
②悬点未固定好,摆球摆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实际的摆长变长等。
(2)测量周期时引起的误差
①把(n+1)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当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或停止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等。
②把(n-1)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当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或停止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等。
③计量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不从摆球通过最低点(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计时误差。
周期测量值偏大,则g的测量值偏小。
周期测量值偏小,则g的测量值偏大。
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97.43 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 cm,则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摆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 s,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 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 m/s2;
2.125
98.49
99.8
2.0
9.71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将钢球换成塑料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记录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根据公式计
算重力加速度g
B
(2)该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乙所
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用π、LB、LA、TB、TA表示)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______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不影响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器材和步骤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