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两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朱德的扁担(两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8 06: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点: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教学难点:
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词语“扁担、同志、带领”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扁担”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第1至2自然段,理解红军挑粮的原因。
执教时间 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将课文大声读3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一读,记一记书后生字词。3.搜集关于朱德同志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听过歌谣,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歌谣,大家知道这首民谣中朱德挑谷用的是什么吗?(板书:扁担)借助图片,认识实物:同学们看,这就是扁担,它是一种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扁担有关,是一位伟人用过的扁担,是谁呢?就是朱德。教师板书课题(板书:16 朱德的)学生齐读课题。3.介绍人物。 1.学生互动2.学生朗读课题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提出自读要求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个自然段)(2)指名朗读,纠正字音: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现在请4位同学来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棒。(3)认读本课生字。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注意文中“扁担”的“担”是轻声。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4)字理识字。 出示“朱”字的演变图,讲解。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4.学生交流
三、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井冈山形势。(1)提出要求:跟着老师一起读第1自然段,读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段写了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2)组织交流并汇报。(3)介绍背景: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4)出示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提问:“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5)指导朗读:朗读首句时要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环境这么危险,“不远处就是敌人”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2.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战士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1)朗读第二自然段,了解红军必须下山挑粮。①引导学习:如此危险情况,红军还是要挑粮,那么你知道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吗?读读第2自然段找找答案吧!②提问:井冈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2)引导学生理解挑粮的困难,体会山路之长,之险。①顺势引导:下山挑粮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组织交流:指名朗读。②联系生活,体会路途之长:五六十里有多远呢?如果从早上6点出发,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12点才能走完。③理解“陡”字:陡峭、陡立的意思。④教师总结:下山挑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路又远又陡,十分难走。⑤结合图片,感受山路之险(板书:五十公里 山高路陡)(3)体会战士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①引导思考:挑粮困难重重,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呢?②体会精神:大家争着去挑粮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4)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2.学生从时间、人物地方、井冈山、事件来汇报。学生读句子。学生互动交流。5.学生看图片。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引导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这八字的生字结构。“扁”是半包围结构,“担、伍、师、战”是左右结构,“志、军”是上下结构,“士”是独体字结构。2.教师范写并指导。3.学生独立书写。提出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4.提出要求:自己读一读本课的词语,然后写一写,每个词语抄一遍。 1.学生观察生字结构,交流写字注意点。2.学生为这些生字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并会认会写了好几个生字,还知道了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争着去挑粮的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2.课后作业。 把这节课学会写的生字注音各写三遍并组一词。 学生互动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执教时间 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趣味导入,学习新课 1.出示绕口令。2.引导回顾,复习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红军战士们为什么要下山挑粮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3.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在红军战士们下山挑粮时,朱德同志为什么也要去挑粮?为什么还要在扁担上做记号?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学生读绕口令,趣味导入新课。2.学生交流。
二、品读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挑粮的故事 1.读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扁担是谁的?为什么要写上名字?2.思考: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板书:同甘共苦,以身作则3.出示短语,再根据朱德同志跟战士们一块挑粮的图片,说一说你眼前的朱德同志吧!挑着 穿着 戴着草鞋 斗笠 粮食4.出示句子,教师引读: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1)提问:朱德同志挑粮辛苦吗?(2)学习“仗”字。 加一加:亻+丈=仗(3)补充资料: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军事指挥官。白天,他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查看地图、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5.提问:看到朱德同志万分辛苦,战士们是怎么做的?板书:战士 藏扁担总结:战士们藏起扁担,也表现出对朱德同志的心疼。6. 自己的扁担找不到了,朱德同志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板书:朱德 找扁担 写上字总结:朱德要与战士们一起挑粮,储备足够的粮食,粉碎敌人的围攻。7.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1)提问:“不料”可以换成什么?(2)联系实际,理解词语:谁能用“不料”来说一句话? 8.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9.小组交流: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10.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1.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连一连,并用这些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3.学生跟读。4.学生说一说识记生字的方法。5.师生互动。6.学生说一说词语的意思。7.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8.师生互动。
三、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朱德带头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延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开荒种地中,朱总司令像小伙子一样,苦活累活抢着干。每到干活时,年过半百的他,总是首先抢一把最大的镢头,同志们想给他换把小的,总司令说啥也不干,还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可我的身板结实,骨头硬着呢!”阅读材料,更加全面地了解朱德。2.课后作业。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挑粮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学生朗读拓展内容。
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