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与练第01课引言(原卷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与练第01课引言(原卷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9 11: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01课 引言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3).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4).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小结: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5).活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也可以用米粒、沙子替代回形针)
1.完成教材活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你有什么发现?
2.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感到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这么多大头针,太不可思议!同时他们有了新的想法,是否无论什么条件下都能放这么多的大头针呢?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讨论: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
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小明和小华同学对猜想1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控制因素 杯子的材料 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
、 、 等因素均相同,仅有杯子的 不同 纸质 110
塑料 132
玻璃 182
(1)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划线部分填上正确答案。
(2)分析小明和小华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上述探究中,在设计实验时,用到了 研究方法。
考点1:物理学的有关概念
1.关于物理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
B.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C.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D.物理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仅应用于物理学领域
2.下列哪个不是现代物理学的成就(  )
A.大亚湾核电站
B.笔记本电脑
C.国际空间站的建立
D.钻木取火
3.物理学是研究声、______、热、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4.物理学是研究声、_______、热、_______、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5.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_______和______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6.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______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发展到由量子论和______作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阶段。
7.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声、光、热、力、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的。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按要求将它们分类。(填序号)
(1)属于力现象的有___________。
(2)属于声现象的有___________。
(3)属于光现象的有___________。
(4)属于热现象的有___________。
(5)属于电现象的有___________。
考点2:物理学家及其成就
8.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爱因斯坦 D.牛顿
9.下列中国名人,是物理学家的是(  )
A.杨振宁 B.诸葛亮 C.邓小平 D.郭沫若
10.他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16岁就向自己提出一个追“光”的问题,他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他建立了相对论。这位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爱迪生 D.牛顿
11.2022年物理诺贝尔奖被三位外国科学家获得,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取得成就,下列物理学家不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波尔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12.下列物理学家与其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
A.哥白尼——“地心说”
B.爱因斯坦———发明电灯
C.牛顿———万有引力
D.伽利略——“日心说”
13.哥白尼用______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______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考点3:科学探究及其步骤
14.新型材料X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有完美的闭孔蜂窝状结构,常用于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冷库、墙体内外的保温隔热,效果无与伦比.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是(  )
A.XPS为什么具有闭孔蜂窝状结构?
B.它为什么能保温隔热?
C.它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D.它的隔声效果好吗?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我们无法完成
C.科学研究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我们无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16.下列不是科学探究步骤的是(  )
A.猜想与假设 B.判断正误
C.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D.交流与评价
17.一天晚上,小李家的灯突然熄灭,小李爸爸说可能灯丝断了。这一过程涉及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交流与合作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18.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叶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于是他找来一片莲叶,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9.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___________是科学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0.探究实验的步骤一般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______等。
21.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包括天上的、地上的、宏观的、微观的——力、热、声、_______、电等各种运动规律,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一、单选题
1.现在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校初二某同学身体不舒服,精神不振,不停咳嗽,立即前往附近医院就医。医生估计该同学发热,医生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2.小王同学身体不适,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现象。妈妈发现后,将手背贴在他额头停留了一会儿,然后说:“你有点发烧,可能是感冒了。”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妈妈“将手背贴在他额头停留了一会儿”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3.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是(  )
A.牛顿 B.爱因斯旦 C.普朗克 D.伽利略
4.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爱因斯坦 D.牛顿
5.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被后人称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6.科学探究的第二步是(  )
A.猜想与假设 B.交流合作 C.提出问题 D.分析论证
7.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下面的哪个选项会发现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
A.观察和实验 B.动手和学习 C.模仿和动手 D.学习和观察
8.2022年物理诺贝尔奖被三位外国科学家获得,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取得成就,下列物理学家不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波尔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9.一天晚上,小李家的灯突然熄灭,小李爸爸说可能灯丝断了。这一过程涉及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交流与合作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10.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
C.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评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和论证、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11.根据你对物理学发展史的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相对论 B.爱因斯坦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C.伽利略提出“日心说” D.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
12.下列是四位著名物理学家与其发现的部分物理规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伽利略——相对论
B.牛顿——摆的等时性原理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D.杨振宁——杨﹣mills规范场论
二、填空题
13.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______的一门科,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______,发现它和实验室摩擦得到的电荷是一样的。
14.物理学是研究声、______、热、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15.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提出问题,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 _____,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 _____,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
16.了解物理学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两位在物理学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名字:_____、_____。
17.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18.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将发现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应用于实际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______提出了《日心说》;_____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9.观察如图,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是研究声、光、______ 、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0.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
2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众多科学家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从中发现重要的规律,如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现了_____________定律。
三、简答题
22.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23.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发射时的瞬间情景如图所示,其中主要包含哪些物理现象?
24.请把科学家与他们的贡献用线连起来。
卢瑟福 首先提出分子思想
汤姆孙 发现中子
哥白尼 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阿伏伽德罗 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 提出“日心说”
25.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要求列举的现象及其反映的规律均不重复):
物理现象 能量转化
示例 电饭锅煮饭 电能转化为内能
1
26.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历史上,很多物理学家根据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未知现象做出过预言。牛顿通过用万有引力的理论计算曾大胆预言——地球因自转会在赤道附近隆起,在两极附近变平,是一个扁球体,1735年,法国科学院派了两支探险队,分赴赤道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测量地球的准确形状,返回时报告了与牛顿预言相符的结果,对此,哲学家伏尔泰不以为然,他嘲笑探险队道:“你们历经千难万险,远涉蛮荒就为了发现牛顿在家里就知道的情况!”你认为探险队的工作有意义吗?请说明理由。
第01课 引言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
2.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现象一: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现象二: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冬天晚上睡觉时,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它从哪儿来的?
(2).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教材图0-1)
实验二: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教材图0-3)
实验三: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3).科学探究
阅读教材,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4).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小结: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5).活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也可以用米粒、沙子替代回形针)
1.完成教材活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你有什么发现?
2.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感到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这么多大头针,太不可思议!同时他们有了新的想法,是否无论什么条件下都能放这么多的大头针呢?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讨论: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
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小明和小华同学对猜想1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控制因素 杯子的材料 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
、 、 等因素均相同,仅有杯子的 不同 纸质 110
塑料 132
玻璃 182
(1)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划线部分填上正确答案。
(2)分析小明和小华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上述探究中,在设计实验时,用到了 研究方法。
考点1:物理学的有关概念
1.关于物理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
B.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C.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D.物理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仅应用于物理学领域
【答案】D
【详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和能源等领域。
故选D。
2.下列哪个不是现代物理学的成就(  )
A.大亚湾核电站
B.笔记本电脑
C.国际空间站的建立
D.钻木取火
【答案】D
【详解】A.大亚湾核电站,是现代物理学核能技术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笔记本电脑,是包括微电子技术、芯片技术、电源、数据处理、显示等现代物理学的集合体,是现代物理技术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国际空间站的建立,包含了空间科学、力学、现代通信、自动控制等先进的物理技术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应用,但很早前人们就掌握了该项技术,不属于现代物理学的成就,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物理学是研究声、______、热、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答案】 力 电 光 规律
【详解】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4.物理学是研究声、_______、热、_______、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答案】 光 力
【详解】[1][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也即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5.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_______和______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答案】 观察 实验
【详解】[1][2]由物理常识可知,观察和实验是我们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6.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______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发展到由量子论和______作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阶段。
【答案】 运动规律 相对论
【详解】[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的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2]在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史上,普朗克建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两大重要突破。
7.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声、光、热、力、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的。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按要求将它们分类。(填序号)
(1)属于力现象的有___________。
(2)属于声现象的有___________。
(3)属于光现象的有___________。
(4)属于热现象的有___________。
(5)属于电现象的有___________。
【答案】 e f abc d b
【详解】(1)[1]属于力现象的是e,弯弓搭箭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2)[2]属于声现象的有f,演奏二胡能发出声音,是一种声现象。
(3)[3]属于光现象的有abc,夕阳西下、闪电和湖光山色都是一种光现象。
(4)[4]属于热现象的是d,烧水伴随着热量的放出与吸收,是一种热现象。
(5)[5]属于电现象的是b,闪电是一种强烈的放电现象,出属于光现象也属于电现象。
考点2:物理学家及其成就
8.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爱因斯坦 D.牛顿
【答案】B
【详解】AB.托勒密提出的是地心说,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C不符合题意;
D.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提出牛顿三大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下列中国名人,是物理学家的是(  )
A.杨振宁 B.诸葛亮 C.邓小平 D.郭沫若
【答案】A
【详解】杨振宁是物理学家,诸葛亮是军事家,邓小平是政治家,郭沫若是文学家,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他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16岁就向自己提出一个追“光”的问题,他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他建立了相对论。这位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爱迪生 D.牛顿
【答案】A
【详解】爱因斯坦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他建立的“相对论”使人们对时空有了全新的认识,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2022年物理诺贝尔奖被三位外国科学家获得,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取得成就,下列物理学家不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波尔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答案】A
【详解】A.亚里士多德不是“量子力学”奠基人,故A符合题意;
B.波尔提出了量子力学模型,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故B不符合题意;
C.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作出重要贡献,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故C不符合题意;
D.爱因斯坦在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设,是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物理学家与其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
A.哥白尼——“地心说”
B.爱因斯坦———发明电灯
C.牛顿———万有引力
D.伽利略——“日心说”
【答案】C
【详解】AD.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几千年的“地球中心论”提出巨大挑战,故AD错误;
B.根据物理学史可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故B错误;
C.根据物理学史可知,牛顿在前辈们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正确。
故选C。
13.哥白尼用______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______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答案】 日心说 伽利略
【详解】[1]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考点3:科学探究及其步骤
14.新型材料X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有完美的闭孔蜂窝状结构,常用于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冷库、墙体内外的保温隔热,效果无与伦比.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是(  )
A.XPS为什么具有闭孔蜂窝状结构?
B.它为什么能保温隔热?
C.它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D.它的隔声效果好吗?
【答案】C
【详解】A.XPS为什么具有闭孔蜂窝状结构与文中提到保温、隔热没有明显联系,探究价值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本选项的问题是“它为什么能保温隔热?”,新型材料XPS具有保温、隔热的特性,研究为什么,没有具体的探究对象,价值不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紧紧围绕题意的要求,且提出了具体的探究内容:厚度,具有较大的探究价值,故C符合题意;
D.本选项的问题是“它的隔声效果好吗?”,不是围绕题意要求的保温隔热的性能,因此,探究价值不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我们无法完成
C.科学研究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我们无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答案】D
【详解】A.科学研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不仅仅是科学家的工作,故错误;
B.科学研究来源于自然生产和生活,细心观察大胆求证,我们也可以完成科学探究,故错误;
C.前沿的科学研究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而对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探究大部分情况下简单的设备也可以完成,故错误;
D.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故正确.
16.下列不是科学探究步骤的是(  )
A.猜想与假设 B.判断正误
C.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D.交流与评价
【答案】B
【详解】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与评价等步骤;判断正误不是科学探究步骤,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7.一天晚上,小李家的灯突然熄灭,小李爸爸说可能灯丝断了。这一过程涉及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交流与合作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答案】B
【详解】通过灯突然熄灭的现象,猜想导致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灯丝断了,涉及的科学探究过程是猜想与假设,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8.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叶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于是他找来一片莲叶,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C
【详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验证时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进行实验环节。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___________是科学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答案】 实验 实验设计
【详解】[1][2]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利用实验研究现象的规律,通过具体的步骤,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和测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20.探究实验的步骤一般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______等。
【答案】交流与合作
【详解】探究实验的步骤一般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交流与合作。
21.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包括天上的、地上的、宏观的、微观的——力、热、声、_______、电等各种运动规律,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答案】 光 猜想与假设
【详解】(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在研究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中,包括天上的,地上的,宏观的,微观的,力、热、声、光、电等运动的规律。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一、单选题
1.现在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校初二某同学身体不舒服,精神不振,不停咳嗽,立即前往附近医院就医。医生估计该同学发热,医生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答案】B
【详解】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提出猜想,做出初步判断,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王同学身体不适,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现象。妈妈发现后,将手背贴在他额头停留了一会儿,然后说:“你有点发烧,可能是感冒了。”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妈妈“将手背贴在他额头停留了一会儿”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答案】C
【详解】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妈妈“将手背贴在他额头停留了一会儿”是获取事实和证据,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是(  )
A.牛顿 B.爱因斯旦 C.普朗克 D.伽利略
【答案】D
【详解】A.牛顿在力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力学之父”,故A不符合题意;
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故B不符合题意;
C.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故C不符合题意;
D.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因其对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爱因斯坦 D.牛顿
【答案】B
【详解】AB.托勒密提出的是地心说,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C不符合题意;
D.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提出牛顿三大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被后人称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A
【详解】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被后人称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其他三位科学家与比萨斜塔的自由落体实验无直接关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学家及其贡献,需要同学们熟记,一定不要张冠李戴。
6.科学探究的第二步是(  )
A.猜想与假设 B.交流合作 C.提出问题 D.分析论证
【答案】A
【详解】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科学探究第二步是:猜想与假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下面的哪个选项会发现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
A.观察和实验 B.动手和学习 C.模仿和动手 D.学习和观察
【答案】A
【详解】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我们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年物理诺贝尔奖被三位外国科学家获得,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取得成就,下列物理学家不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波尔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答案】A
【详解】A.亚里士多德不是“量子力学”奠基人,故A符合题意;
B.波尔提出了量子力学模型,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故B不符合题意;
C.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作出重要贡献,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故C不符合题意;
D.爱因斯坦在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设,是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一天晚上,小李家的灯突然熄灭,小李爸爸说可能灯丝断了。这一过程涉及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交流与合作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答案】B
【详解】通过灯突然熄灭的现象,猜想导致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灯丝断了,涉及的科学探究过程是猜想与假设,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
C.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评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和论证、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答案】B
【详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根据你对物理学发展史的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相对论 B.爱因斯坦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C.伽利略提出“日心说” D.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
【答案】D
【详解】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几千年的“地球中心论”提出巨大挑战,故A错误;
B.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故B错误;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故C错误;
D.牛顿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是四位著名物理学家与其发现的部分物理规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伽利略——相对论
B.牛顿——摆的等时性原理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定律
D.杨振宁——杨﹣mills规范场论
【答案】D
【详解】A.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故A错误;
B.摆的等时性原理是伽利略提出的,故B错误;
C.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故C错误;
D.杨振宁提出了杨﹣mills规范场论,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______的一门科,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______,发现它和实验室摩擦得到的电荷是一样的。
【答案】 规律 结构 雷电
【详解】[1][2]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
[3] 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雷电,发现它和实验室摩擦得到的电荷是一样的。
14.物理学是研究声、______、热、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答案】 力 电 光 规律
【详解】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15.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提出问题,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 _____,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 _____,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
【答案】 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
【详解】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6.了解物理学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两位在物理学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名字:_____、_____。
【答案】 牛顿 托里拆利
【详解】[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约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7.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规律 观察 实验
【详解】[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3]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两个基本方法。
18.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将发现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应用于实际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______提出了《日心说》;_____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哥白尼 牛顿
【详解】[1][2]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提出了《日心说》的是哥白尼,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
19.观察如图,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是研究声、光、______ 、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答案】力
【详解】壶嘴喷出的白雾涉及到热学,音响中的电路涉及到电学,音响发出的声音涉及到声现象,跳伞运动员涉及到力学,水中的倒影涉及到光学,所以物理学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0.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
【答案】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
【详解】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众多科学家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从中发现重要的规律,如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现了_____________定律。
【答案】 规律 伽利略 万有引力
【详解】[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伽利略是杰出的意大利科学家,年轻时,他通过观察教堂里吊灯的来回摆动,进而反复进行实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3]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将地球上的力学规律扩展到了宇宙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三、简答题
22.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案】自然界的现象完全来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利用的痕迹.比如四季的更替,太阳东起西落,海水的潮起潮落等.生活中的现象是根据人类的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看起来平常,但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比如:钉子一头大一头小,温度计的使用等等.
【详解】自然界的现象完全来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利用的痕迹.比如四季的更替,太阳东起西落,海水的潮起潮落等.生活中的现象是根据人类的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看起来平常,但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比如:钉子一头大一头小,温度计的使用等等.
23.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发射时的瞬间情景如图所示,其中主要包含哪些物理现象?
【答案】见解析所示
【详解】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火箭底部有大量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火箭向下喷气,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船向上运动;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的内能。
24.请把科学家与他们的贡献用线连起来。
卢瑟福 首先提出分子思想
汤姆孙 发现中子
哥白尼 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阿伏伽德罗 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 提出“日心说”
【答案】见解析
【详解】物理学家与他们的贡献如下: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阿伏伽德罗——首先提出分子思想;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因此连线如下:
25.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要求列举的现象及其反映的规律均不重复):
物理现象 能量转化
示例 电饭锅煮饭 电能转化为内能
1
【答案】
物理现象 能量转化
示例 电饭锅煮饭 电能转化为内能
1 电灯发光 电能转化为光能
【详解】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不能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①电灯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②干电池对外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天然气的燃烧——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26.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历史上,很多物理学家根据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未知现象做出过预言。牛顿通过用万有引力的理论计算曾大胆预言——地球因自转会在赤道附近隆起,在两极附近变平,是一个扁球体,1735年,法国科学院派了两支探险队,分赴赤道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测量地球的准确形状,返回时报告了与牛顿预言相符的结果,对此,哲学家伏尔泰不以为然,他嘲笑探险队道:“你们历经千难万险,远涉蛮荒就为了发现牛顿在家里就知道的情况!”你认为探险队的工作有意义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详解】探险队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结论是否正确需要实验证实,探险队证实了牛顿的预言,所以说他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