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7 23: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理念
1.单元教学设设计,是以基础知识、核心能力和历史思维为基础的教学。在设计中,应将“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变,同时进行解构与重组,使教材文本向教学语言转变。把握整体、全面研究各单元,厘清教材的整体特点与编排逻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确定各单元的位置与功能,使教学构思能够更加科学,符合学生需要。
2.基于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重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历史思维逻辑体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认识。
3.基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课堂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二、课标要求
(一)课标描述
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3.认识明清时期朝封建专制的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三、教科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单元,为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的教学做铺垫。
本单元内容由第13、14、15课组成,有四条主线: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清的边疆治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明清的对外交往和统治危机,其中政治制度、边疆治理、经济与文化、对外交往、统治危机是本单元的重要概念, 聚焦这些大概念,将原来的 “教材单元”, 建构为 “教学单元”, 有助于学生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和深度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了解;通过初中的学习,对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基本史实也有所了解。我班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较差,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要避免与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同一知识点上适当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并引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和分析材料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思维积极性,并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五、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分析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清边疆治理与国家版图的奠定、明清的对外交流、明至清中叶时期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知道陆王心学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识记明清时期代表性的科技、文化成就,了解明至清中叶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性,理解社会发展背后蕴含的危机。
能力目标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明清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落实唯物史观培育。理解一个时期的文化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素养目标
认识到明清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领先世界,为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而自豪;但也要认识到,与同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相比较,又存在历史局限性,专制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持续发展。要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明清社会繁荣局面。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情怀,树立世界意识和危机意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清边疆治理与对外交流;明至清中叶时期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教学难点
多角度认识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以及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认识明至清中叶时期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背后蕴含的社会危机、明清社会经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采用“大概念+主题+问题”教学,将13、14、15课三节课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的主线整合为四个主题:一、帝国治理——政治制度的变化,二、帝国疆域——边疆治理与版图奠定,三、盛世繁华——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四、帝国余晖——对外交往与统治危机。聚焦于课堂学习的“内容理解、 价值培养和思维发展”三个维度, 三者的融通突破,需要教学中以大概念为基,以主题为线,以问题为支,融通共进,同时理清析出支撑这些概念的相应核心知识。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知识维度的梳顺与理通
设计思路: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按照学案的知识点和任务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并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
1.学生以知识结构图(表格)的形式整合梳理教材,将课本内容按四大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群落。
2.指导学生在填写表格的时候认真阅读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做出有效分层,在把握教材内容和熟悉知识的同时,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为日后主观题的材料阅读奠定一定基础。
附学案设计:
《盛世危机、帝国余晖——明至清中叶政治、经济与文化》
知识点一、帝国治理——政治制度的变化
任务一:根据教材,概括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的表现。
朝代 表现
明朝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明太祖 措施
影响
明成祖 措施
职能
性质
宦官专权 原因
表现
实质
清朝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军机处 职能
性质
影响
奏折制度 特点
作用
文化控制 表现
影响
知识点二、帝国疆域——边疆治理与版图奠定
任务二:根据教材,概括明清边疆治理的措施。
蒙古 西藏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南
明朝
清朝
知识点三、盛世繁华——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任务三:根据教材,概括明清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领域 变化(新现象)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任务四:阅读教材,概括明清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并简要评价。
思想家 主张 评价
王守仁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任务五:阅读教材,概括明清时期文艺与科技的成就并分析特点。
类型 成就 地位 特点
小说
戏曲
官修图书
科学技术
知识点四、帝国余晖——对外交往与统治危机
任务六:根据教材概括明清对外政策及对外交往的概况
朝代 对外政策 对外交往的概况
明朝
清朝
任务七:根据教材,概括明清时期统治危机的表现。
内部 外部
经济
政治
文化
第二课时:问题探究、素养提升
单元导入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强烈的几组图片,引入本单元学习,意在从一开始就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
1.文艺复兴三杰与江南四大才子生活在同一时期;当达芬奇在绘制自行车草图时,唐伯虎正沉迷于琴棋书画;
2.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开启了又一个帝王统治的时代;
3.乾隆皇帝与华盛顿总统也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且死在同一年,乾隆实行闭关锁国,华盛顿在国内进行了各项改革;
4.纽约现代化的股票交易所诞生时,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使团的通商要求......
教师提问:这些事件,分明发生在同一时期,心理感觉却完全在两个时代——为什么西方世界在这段时期走向近代社会,而中国却仍然局限在古代社会?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71页单元引言回答。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引言,并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明清时期政治稳定,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发展,出现了永乐盛世和康乾盛世,但是与同时期的西方对比,又暗藏着危机。展示本单元主题——《盛世危机、帝国余晖——明至清中叶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堂教学设计意图:
1.依托教材知识,结合图片和文字材料、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开展问题导学,培养论从史出、史证意识、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
2.展示问题和材料后,让学生上讲台分析材料,在课件上划关键词,提取信息,学生分析后结合学案表格回答,检测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总结,强调答题规范,运用历史专业术语作答,并注意语言简洁,要点化和序号化。
教学内容展示:
知识点一、帝国治理——政治制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学案的表格整理,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表现,通过对材料、图片的研读分析,认识政治制度变化的实质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明朝
1.废丞相制度
问题1: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明太祖废除宰相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明太祖所阐述的废除宰相的理由充分吗?
学生回答:影响: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政务繁忙,效率低,易决策失误。
2.设内阁
问题3:首辅等于宰相吗?
展示表格,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完成。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 相 制 内 阁 制
相同(相似)
不同 权力来源
职权
对皇权作用
问题4:如果首辅不是宰相,张居正何以权倾朝野?
材料一:张居正履历
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万历皇帝(十岁)继位,张居正为首辅;
万历元年(1573年)十一月,立章奏考成法;
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清丈全国土地;
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张居正去世。
材料二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下诏追夺张居正官秩,接着又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当政时引用的主要官员“斥削殆尽”;
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首辅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说明了内阁的创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宦官专权:
问题5:根据图片结合教材分析宦官专权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后,教师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进行总结: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都依附于皇帝个人,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二)清朝
1.奏折制度
问题1:教材78页【学思之窗】,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如何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引导学生结合奏折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回答。
2.军机处:
问题2:根据材料一结合图片分析军机处的影响。
展示图片:
材料一:“清代既是征服王朝,又是继承明代的专制王朝,双重严峻的特性使清代成为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衰》
学生回答:加强皇权,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问题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材料一:朕承天治理若此大国,有幸统治垂60年,实现四海和平,佑及邻邦英明伟大之令誉传遍天下,以庞大国土为荣。
----《乾隆朝上谕档》
材料二: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支撑权力的正面信息,负面的信息都作为错误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此情况下,这个领袖往往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利: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弊:造成皇权过于集中、独断,容易决策失误;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阻碍了社会进步。
知识点二、帝国疆域——边疆治理与版图奠定
设计意图:分别展示明清两朝的疆域图,学生根据学案回答,答案在疆域图对应的位置出现,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问题探究,学生认识这些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现代中国版图奠定产生的影响。
(一)明朝:巩固边疆
问题1:据地图和所学,概述明朝经略边疆的主要措施及特点。
(二)清朝:版图奠定
问题2:据地图和所学,概述清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概括清朝的边疆政策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边疆政策:①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②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③笼络、利用少 数民族上层人物进行统治:联姻,册封等等;④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管理。
影响:开疆拓土、巩固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因地制宜对边疆地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第三课时 问题探究、素养提升
知识点三:盛世繁华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为教材第15课的内容,内容较多,将这一内容的主题设计为:盛世繁华——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并学案设计的三个任务的基础上,设置了两个问题探究,通过材料分析,认识明至清中叶经济文化领域发生的变化,理解经济文化的“变与不变,”,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繁华
任务一:根据教材,概括明清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学生根据学案所填内容回答。
领域 变化(新现象)
农业 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专业化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手工业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商业 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商帮形成;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问题1:根据图片材料,指出同一时期(19世纪)的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差异。
画面: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学生回答:中国: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农耕文明;英国:机械化、工业化、近代化、工业文明
教师提问:与西方对比,中国的明清经济的“不变”指什么?
学生回答:不变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压倒优势。
过渡设计:
探究一:根据教材所学,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影响:①市民阶层扩大,推动文学艺术世俗化。
②冲击传统价值观,推动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萌发。
(二)思想进步
任务二:阅读教材,概括明清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并简要评价。
学生根据学案所填知识回答。
教师提问:根据表格内容回答,指出思想的变与不变。
学生回答:变:带有民主色彩,对传统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不变:理学仍占主导地位
思路引领: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材料,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进步性:带有民主色彩,冲击封建专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仍属于封建儒学的范畴;未推动社会转型,影响有限。
(三)文艺与科技
设计思路:学生课前利用表格梳理文艺和科技的成就与地位,教师引导学生 根据成就分析特点。
教师提问:根据表格内容,指出文艺、科技的“变与不变”。
学生回答:文艺变在体裁,小说和戏曲;变在内容,进一步走向市民阶层、世俗社会。
科技变在吸收西方科技,不变在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服务小农经济,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知识点四:帝国余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案的表格梳理,对明清的对外交往与统治危机有了初步了解,课堂上通过材料研读与问题分析,认识对外交往从开放走向封闭,与同时期的西方对比,认识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外部危机及内部危机,理解“帝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与本单元主题《盛世危机、帝国余晖》相呼应。
(一)明清的对外交往
设计思路:本知识点内容简单,由学生结合学案所填内容进行简单梳理。
1.明朝的对外交往
辉煌——郑和下西洋
问题1:为什么葡、西、荷无法理解?
材料 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朝宫廷宴请各国使节的宴会上,响起了这样的歌声:
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朝大明。
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廷,朝仁圣。
天陛班列众公卿,齐声歌太平。
在这种得意洋洋的歌声里,我们仿佛可以感到,朝廷上下对于下西洋以后出现的“四夷来朝”局面,充满了欢欣鼓舞。这种心态,是当时的航海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所无法理解的。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影响分析,并与新航路开辟进行对比。
危机——倭寇与欧洲殖民者的侵扰 、应对——海禁政策
2.清朝的对外交往: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雅克萨之战、闭关所国政策
问题2:对比英国和中国的礼单,说一说双方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
材料一:“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图”
材料二:英国礼单
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蒸汽机、棉纺机、座钟;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等。
中国回礼: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479件
学生根据材料回答:英国:新兴的工业文明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并以天朝上国自居,拒绝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
教师总结:外部危机:清朝固守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内部危机
问题3:根据教材内容概括内部危机的表现。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人地矛盾突出,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吏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军备落后,思想闭塞。
学生结合课堂探究补充完成学案表格:
内部 外部
经济 人口激增造成资源危机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仍固守小农经济,新生产关系发展缓慢
政治 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发,造成政治危机 在民主政治的建立与扩展中,无法摆脱封建专制的束缚,未能建立起民主政治
文化 理学僵化,封建礼教束缚人的正当欲求 科技未实现近代化转型;启蒙思想薄弱
课堂总结:谈谈感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讲话
设计意图:结合以上材料,学生举手发言谈谈自己通过本课学习的感悟,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情怀,树立世界意识和危机意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19世纪中期,中国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了近代化世界。根据 “明清时期欧洲和中国发展形势对比”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设计意图:
1.本课最后展示“明清时期欧洲和中国发展形势对比”图片和布置课后作业,与本课探究的主题呼应。
2.利用图片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14-17世纪欧洲近代化发展进程”。
3.学生通过分析“明清之际中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对本单元知识(包括明清时期的政治统治以及面临的危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进行梳理,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盛世危机,帝国余晖”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九、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课前学案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能通过分析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清边疆治理与国家版图的奠定、明清的对外交流、明至清中叶时期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知道陆王心学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识记明清时期代表性的科技、文化成就,了解明至清中叶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性,理解社会发展背后蕴含的危机。
十、板书设计
帝国治理——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宦官专权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二)清朝: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化控制
帝国疆域——边疆治理与版图奠定
(一)明朝:巩固边疆 措施、特点、影响
(二)清朝:版图奠定
盛世繁华——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繁华
(二)思想进步 表现、特点、影响
(三)文艺与科技
帝国余晖
(一)对外交往——开放走向封闭
外部危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二)内部危机
十一、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注重给学生“减负”,但“减负”不代表什么都不讲。新课改要求学会引导学生去学,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教师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应该补充、提供史料,还原历史,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地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如专家所讲教材只是一个提纲框架,提供的是教学思路的引领,而不是全部。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以前过多依赖教材来教的思路,学会取舍,致力于个人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适当补全史料,帮助学生利用史料还原历史真相,快速、准确理解重点知识,“于无形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真正的育人功能。
同时,我们应该考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中国古代史部分的阶段性评价目标。由于截至本单元教学任务的完成,高中学段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学习也告一段落,建议大家为知识基础较好、阅读能力较强、学科素养较高的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史料,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架构更为宏观的历史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前期史乃至基于明清同时代的西欧史材料广泛利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