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无答案)(广西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无答案)(广西专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7 20: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校园内外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三棱镜
2.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凹透镜的是( )
A.近视眼镜 B.投影仪 C.显微镜 D.放大镜
3.一个角的度数比较小,只有 ,为了看清楚些,用一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角的度数为( )
A. B. C. D.
4.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蜡烛和透镜的距离无关
B.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
C.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5.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画面经投影机镜头在屏幕上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6.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A.画面上有一只小虫 B.画面变得模糊
C.几乎无影响 D.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7.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潜望镜 D.照相机
8.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青少年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容易导致近视。下列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原因的是( )
A. B.
C. D.
9.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的镜头是凹透镜
B.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
C.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目镜
D.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物镜
10.如图所示,这是一张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摄而成的创意毕业照片。拍摄时学生到镜头的距离为,手到镜头的距离为,则和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11.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透镜成的是虚像 B.透镜的焦距小于
C.透镜的焦距等于 D.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12.放大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图中人眼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甲所示,小佳把一支铅笔横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她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佳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图①的像,此像是实像
B.小佳透过装水的玻璃瓶可以观察到图②的像,此像是实像
C.移动铅笔,小佳通过装水的玻璃瓶不可能观察到图③的像
D.当小佳观察到图④所示的像时,铅笔与玻璃瓶的距离最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下列各图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的特点
B.图乙:这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图丙:使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使实验成像更清晰
D.图丁:纸板向后折观察不到反射光,是因为反射光消失了
15.如下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处,在蜡烛从处逐渐移至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 )
A.成实像时一直变大 B.成实像时先变大后变小
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16.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序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1 20 倒立、等大、实像
2 30 15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30
A.第1次实验的像距为
B.第2次实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第3次实验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若物距是,则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7.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左右。如图是小亮写字时的情景,长时间保持此姿势书写容易患上____眼,需要佩戴__透镜进行矫正。
18.如图所示是在商场中常见的刷脸支付的场景。当人走近摄像头时,补光灯自动打开,照亮___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些,人应该离镜头__一些。
19.飞机在白天航拍利用的是地面物体反射的可见光来拍摄。拍摄过程中,地面上的物体在摄像机上成的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___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
20.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____个焦点。如图所示,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其中__属于凸透镜,____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后两空均填序号)
21.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其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小巴车靠近行人时,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做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选填“强”或“弱”),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变模糊,为了在光屏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2小题,共4分)
23.
(1) 如图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且其中一个焦点刚好重合,根据已知光线作出原先的入射光线和后来的折射光线。
(2)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与水面重合,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完整的折射光路。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4分)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甲所示,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调节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这个像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选填“实”或“虚”)像;

(2) 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乙中虚线圆圈部分看作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弯曲程度变__(选填“大”或“小”),来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则患了____眼;

(3) 如果小明只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烛焰的像。
25.小红在学习透镜的知识后,对爷爷的眼镜很感兴趣,于是用爷爷的眼镜作为透镜进行了相关探究:
图1 图2
(1) 实验前,小红先拿着眼镜站在太阳底下,让太阳光通过正对的眼镜镜片,最后射到纸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太阳光能把白纸烤焦,此过程光能转化为__能。
(2) 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小红发现眼镜和白纸间的距离与对应白纸被烤焦的时间有关系,于是她将数据图记录下来,并绘出如图1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__;
(3) 当她进行探究时,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上,手中的眼镜应向__(选填“上”或“下”)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4) 若不透明的纸将眼镜片的上半遮住,那么光屏上出现的像的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当将眼镜放在某一位置时,发现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探究】
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
(1)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现象。
(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可知:紫光照射下某凸透镜的焦距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红光照射下该凸透镜的焦距。
【创新应用】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和缩图透镜之间的距离,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被光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从而实现纳米级集成电路的“雕刻”。
(3) 缩图透镜是__(选填“凹”或“凸”)透镜。若其焦距为,要使硅片上能出现清晰的电路图案,镂空掩膜到缩图透镜的距离与焦距的关系应该满足__________。
(4) 要制造出含有更多元件的集成电路,则应将镂空掩膜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缩图透镜,同时将硅片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缩图透镜。
(5) 当用紫光照射掩膜时,在硅片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改用紫光外侧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________(填一种不可见光)照射时,应将硅片适当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缩图透镜,才能呈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比紫光照射时所成的像要小。
27.小冬和小宇用不同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时,他们惊奇地发现透过凸透镜分别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和倒立、放大的像,如图甲所示,于是他们决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什么因素有关”。
(1) 根据图甲的现象,他们提出了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 小冬同学选用甲图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他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得到图乙所示的光路图:
① 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② 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冬将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处时,移动光屏至距凸透镜处时,在光屏呈现出烛焰的“像”,但不清晰,在此基础上,小冬应该进行的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冬把烛焰放在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的位置固定,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如图丙所示,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眼睛位置不动,__(选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看到蜡烛的像。
(3) 小宇换用了甲图中另一块凸透镜进行实验,发现如图丁所示的现象,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为,且。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 B. C. D.
3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2.A 3.C 4.D 5.C 6.C 7.D 8.C 9.B 10.C 11.B 12.C 13.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AB 15.AC 16.AB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7.近视; 凹
18.人脸; 近
19.缩小; 红外线
20.2; ①③; ②
21.凸; 缩小; 变大
22.照相机; 强; 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
四、作图题(2小题,共4分)
23.(1)
(2)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4分)
24.(1) 10.0; 缩小; 实
(2) 小; 近视
(3) 不能
25.(1) 内
(2) 10
(3) 下
(4) 不变
(5) 蜡烛置于焦点处
26.(1) 色散
(2) 小于
(3) 凸;
(4) 远离; 靠近
(5) 紫外线; 靠近
27.(1)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2) ① 10.0
② 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
③ 能
(3)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