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机械运动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含答案)(广西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 机械运动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含答案)(广西专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7 20: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板块 力学
7 机械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是否正确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2.下列有关参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清泉石上流”——以“清泉”为参照物,“石”是运动的
B.“日出嵩山坳”——以“嵩山”为参照物,“日”是静止的
C.“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地面”为参照物,“孤帆”是静止的
D.“巍巍青山两岸走”——以“江岸”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3.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的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5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下面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校园里的教学楼,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是运动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C.运稻谷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站在正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5.小宇同学放学后乘坐公交车回家途中,看到路边的房屋、路灯、树木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 B.路灯
C.树木 D.乘坐的公交车
6.下列关于速度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7.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测正方体的棱长 B.测圆锥的高
C.测圆的直径 D.测量铅笔的长度
8.小梦元旦坐高铁从西安到成都游玩,车程时长,西安到成都线路全长,该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9.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10.甲、乙两辆汽车,他们运动的速度之比为,他们所需的时间之比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 B. C. D.
11.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滑到的过程中,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秒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点到点所用的时间
B.若小车过了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C.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D.实验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2.某同学骑自行车从甲地去乙地,去时速度为,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返回时速度为,则他整个往返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不确定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小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甲、乙两辆小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
C.内小车乙的速度是
D.小车乙做变速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有关下列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的速度很慢
B.图乙: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在相互靠近时要相对运动
C.图丙: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站在上面的人以扶梯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D.图丁: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相对于乘客是静止的
15.为迎接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体育老师对一些项目进行了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在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自己
B.实心球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C.某同学测试的成绩是,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D.在测试中,若甲同学的平均速度为,乙同学的成绩是,则甲同学更快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6.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图中紧密排绕细铜丝20圈,铜丝的直径为____,图乙中测量的跑的成绩为______。
17.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小明沿公路由西向东散步,一辆小汽车从小明身边由西向东快速驶过,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在向__运动。
18.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如图所示,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他们用相机每隔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则照片中间路程为____;其在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
19.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选填“相对”或“绝对”)的。
20.如图所示是深惠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到惠州的距离为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惠州,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
21.某汽车从甲地前往乙地,前一半路程以的速度行驶需要;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则甲、乙两地相距____,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
四、作图题(2小题,共4分)
22.
(1) 甲图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图像。
(2) 如图所示,把一枚壹元硬币紧靠刻度尺放置,给你两个没有刻度的三角板,请在图中画出你测量这枚硬币直径的方法。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4分)
23.小明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中:
(1) 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长度为____;
(2) 如图乙所示,秒表示数为____ ____;
(3)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累积法”,如图丙所示,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20匝,铜丝的直径为____。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
[实验器材]
墨水瓶、教科书、橡皮。
[实验步骤]
(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
(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____的,相对于课桌是____的。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____的,若以____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
(4)在电视上看足球比赛时。小明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时,做了测量“气泡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两端封闭的直玻璃管,管内注满水,内留一个小气泡。
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实验中,同学们从某一位置开始用秒表计时,每隔在玻璃管上标出气泡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气泡经过各位置的路程,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请结合你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位置 时间/ 路程/ 速度/
A 0 0.0
B 2 3.0
C 4 7.0
D 6 12.0
E 8 17.0
F 10 22.0
G 12 27.0
(1) 测量气泡运动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
(2)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点时,气泡的运动速度为______;
(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出气泡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述探究活动可以认识到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在沿着直线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秒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选填“大”或“小”)。
(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____;____;____;____。
(4)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是在做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运动。
(5)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若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__(选填“大”或“小”)。
六、综合应用题(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8分,第29小题10分,共24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7.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汽车限速。求:
(1) 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
(2) 若某辆汽车在大桥上用行驶了,试判断该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28.一列长为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求:
(1) 火车的运行速度;
(2)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行时间。
29.小明一家开车去大新玩,车到某处时小明看见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你根据标志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 这辆汽车在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的情况下,求从标志牌处开到大新最少需要的时间;
(2) 若途中汽车经过某大桥共用时,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不计车长,求该大桥的长度。
第四板块 力学
7 机械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2.A 3.A 4.C 5.D 6.B 7.C 8.B 9.A 10.D 11.A 12.B 13.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BCD 15.A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6.0.20; 250.5
17.大地(地球); 西
18.75.0; 0.4
19.静止; 相对
20.250; 2.5
21.108; 24
四、作图题(2小题,共4分)
22.(1)
(2)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4分)
23.(1) 1.30
(2) 5; 37.5
(3) 0.8; 偏小
24.静止; 运动; 静止; 课桌; 运动员相对于画面中的观众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画面中的观众为参照物,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
25.(1)
(2) 0.025
(3) 先加速,后匀速
(4) 寻找气泡运动的普遍规律
(5) 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6.(1)
(2) 小
(3) 40.0; 1; 0.2; 0.5
(4) 大; 变速
(5) 大
六、综合应用题(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8分,第29小题10分,共24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7.(1) 解:由可知,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
答: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
(2) 汽车的速度:
所以该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
答:该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
28.(1) 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
根据速度公式得,火车的运行速度:
答:火车的运行速度是;
(2)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根据速度公式得,所需的时间:
答: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运行时间是。
29.(1) 解:由图甲可知,汽车的最大限速为,从交通标志牌到大新的路程为,由可知,从标志牌处开到大新需要的时间:
答:从标志牌处开到大新最少需要的时间为;
(2) 由图乙可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匀速行驶通过大桥,由可知,该大桥的长度:
答:汽车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则该大桥长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