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 2016.3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诗文名句默写(8分)
淮南秋雨夜, 。 (韦应物《闻雁》)
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低头乍恐丹砂落, 。 (白居易《池鹤》)
世有伯乐, 。 (韩愈《马说》)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韩愈《马说》)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写汉字或拼音(4分)
(1)坦荡如d ( )(2)心无旁wù( )(3)强聒不舍( )(4)狭隘( )
文言字词解释(4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无案牍之劳形( )
(3)才美不外见( ) (4)可以调素琴( )
(5)有仙则名( ) (6)食之不能尽其才( )
(7)有龙则灵( ) (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院里的石榴开花了,有单瓣的,有双瓣的,单瓣的高贵,双瓣的陆离。
B.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针对考试题目的形式多样,考生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D.一个人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可亵渎自己,而应客观的看待自己。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6.请选出对下列文段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重要贡献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 )(2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年用笔滞重、结构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A.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B.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C.王羲之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D.王羲之使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二、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绝句,回答问题。(4分)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7.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答:
8.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
答:
(二)课外文言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初为随州推官,治狱①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②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狱:案件。②籍:登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素号难治 ②供自临其狱 __________
③留者色动惶顾 ④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的“之”与“去其桎梏而饮食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执策而临之 B.虽有千里之能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公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由此可以看出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源于他既能心怀百姓,又能明辨是非。
12.翻译句子。(4分)
(1)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 (2分)
答:
(2)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2分)
答:
(三)说明文阅读(4分)
①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一直与鸟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始只知道猎捕它们,食其肉、饰其羽,慢慢就懂得驯化饲养。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认识也越来越明确——鸟类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益友!
②鸟类在消灭森林、农田和草原虫害方面的作用是人所尽知的。例如新疆巴里坤草原,每年春末都有大群的粉红椋鸟从南方飞来繁殖。一只粉红椋鸟的雏鸟平均每天可啄食西伯利亚蝗虫一百三十七只。未经它们捕食过的草地,蝗虫密度每平方米有三十三只,而它们经常捕食的地段,每平方米还不到一只,灭虫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又如松毛虫是我国松林的主要虫害,每年受危害的松林面积近三千万亩,损失木材几百亿立方米。山东日照县华山大队工人驯养灰喜鹊消灭松毛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③在消灭鼠害方面,鸟类更是我们的得力助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捕食鼠类近十只。一只红脚隼在育雏期间每天要吃十几只老鼠。目前全国鼠害严重,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猛禽捕猎过度,使鼠类天敌大大减少。
④鸟类也是仿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鸟类在空中自由飞行,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有极大的吸引力。科学家经过试验,弄清了鸟类定翼滑翔的机理,终于发明了飞机。之后,又受到百灵鸟、蜂鸟的直起直落的启发,发明了直升飞机。现代的许多仪器,也是根据鸟类的各种行为、器官而发明的。
⑤正因为鸟类与我们人类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鸟类的保护工作,甚至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和文化及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
13.文章第②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中的“得力”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守山人
张小萌
⑴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一点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⑵“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⑶“老康,我老了啊。”
⑷“老朱,我也老了。”
⑸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⑹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⑺“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⑻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⑼“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⑽“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⑾“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⑿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⒀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⒁“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⒂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⒃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⒄“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⒅“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⒆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15.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2分)
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康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7.第(16)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8.文章(17)——(19)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9.小说以“守山人”为题,有何作用?(2分)
答:
(五)名著(4分)
20.下列关于《水浒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B.《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水浒传》中杨志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因失陷生辰纲,被逼上梁山,后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
D.在梁山农民起义奠基人晁盖去世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21.请结合《水浒传》的相关重要情节说说下列英雄为什么会上梁山?林冲、武松、宋江、卢俊义(只需任选两位)(2分)
答:
三、作文(40分)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二语文 2016.3
积累与运用(22分)
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2.写汉字或拼音(4分)
⑴( ) ⑵( ) ⑶( ) ⑷( )
3.文言字词解释(4分)
⑴策( ) ⑵劳( ) ⑶见( ) ⑷调( )
⑸名( ) ⑹才( ) ⑺灵( ) ⑻通( )
4.( )(2分)
5.( )(2分)
6.( )(2分)
二、阅读(38分)
7.(2分)
答:
8.(2分)
答:
(二)课外文言阅读(12分)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素: ②临 : _________
③顾: ④食 : ___________
10. ( )(2分)
11.( )(2分)
12.翻译句子。(4分)
(1)答:
(2)答:
(三)说明文阅读(4分)
13.(2分)
答:
14.(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15.(2分)
答:③
④
16.(3分)
答:
17.(3分)
答:
18.(4分)
答:
19.(2分)
答:
(五)名著(4分)
20.( )(2分)
21.(2分)
答:
初二语文作业检查答案 2016.3
1——3略
4.A
5.C
6.B
7.答案一:日暮时分,群鸦乱叫,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两三户人家。
答案二:写出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可以采用其中一种答法或两结合)
8.运用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以乐写哀、衬托)(1分);用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的景象,反衬(衬托)出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1分)
9. (4分)①素:一向、向来。②到(到……跟前)③回头,回头看④食:给……吃。
10. (2分)A
11. (2分) B
12. (4分)
(1)僧人们把一千两银子送给欧阳公,欧阳公笑着说: "我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以、馈、安、反问句)
(2) 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或不知这样断定的原因)。(汝、所以、然、全句通顺)
13.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各0.5分);具体突出地说明了鸟类在消灭虫害方面的作用。(1分)
14.(2分)“得力”是有效率,能干的意思(0.5分),在这儿起修饰强调作用(0.5分),说明鸟类灭鼠本领高强,对人类帮助很大,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益友(0.5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
15.(2分)
③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④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16.(3分)
示例一:从“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看出老康是个讲情义(重友情)的人。
示例二:从老康守护了山林三十七年,可以看出老康是个热爱事业(有敬业精神)的人。
示例三:从老康守护了山林三十七年,可以看出老康是有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的人。
示例四:从“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可以看出老康是个懂得感恩的特点。
……
以上仅供参考。例句可以有很多,精神品质只要与内容一致均可。
17.(3分)
环境描写。(1分)表现出了山林的美丽,暗示人物欢愉的心情;(1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作铺垫。(或为人物活动设置背景)(1分)
以上每个得分点里,只要有一点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
18.(4分)
①交待老朱离开山林后的人生最后时光,补充交待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情节,(1分)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1分)②揭示并深化主题,讴歌了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的守山人,他们代代相传守护着山林。(1分)③呼应上文,老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呼应了舍不得老朱离开的情节。(1分)或者答:解开悬念。
以上每个得分点里,只要有一点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另外意思对即可。
19.(2分)
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点明写作对象,饱含了对主人翁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
③含蓄地揭示小说的主旨:美好精神的代代相传(延续)。
20.C
21.能写出主要情节即可给分,出题本意是考查学生对这个人物的了解程度。
例如:
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看守草料场时,又遭陆谦放火暗算,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武松:为了给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流放孟州,醉打蒋门神,血洗鸳鸯楼,后假扮“行者”,后投奔二龙山,后三山打青州时,归附梁山。
宋江: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
卢俊义:宋江慕其出身富豪,又是位好汉且武艺高强,便与吴用设计诱其上山小住,卢俊义回大名府后因被陷害私通梁山被判死罪,后被宋江等救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