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远离政治中心,官场失意,一腔抱负无处施展,为排解心中的愤懑之情,他与朋友、亲人一同于自然中寻求美景、奇景……深藏于幽深之中的小石潭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柳宗元发现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便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1.能疏通文章大意,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基础知识
2.能联系写作背景,探究文章主题
1.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柳宗元,字 ,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子厚
唐宋八大家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坻( ) 屿( ) 嵁( )
翠蔓( ) 清冽( ) 佁然( )
chí
yǔ
kān
màn
liè
yǐ
xī 忽( ) cī 互( ) 幽suì ( )
huáng竹( ) chù 尔( ) 悄chuàng ( )
篁
俶
翕
差
邃
怆
1.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1)课文在描绘小潭时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潭水、________;在描绘小溪源流时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
(2)潭水________,可见石底和游鱼;溪身_________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岸势_________,犬牙差互。
潭中石
青树翠蔓
游鱼
溪身
岸势
清澈
曲折蜿蜒
参差不齐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竹林
指玉饰
心里为之高兴
格外
水中高地
水中高地
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
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向西
向下
把……作为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不平的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大约
表示约数
穿透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
轻快迅疾的样子
像北斗星一样
像蛇一样
像狗的牙齿一样
映照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凄凉
深
凄清
两个年轻人
包围
因为
于是,就
停留
离开
作者的朋友
我坐在潭边,四面被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探究一:诵读课文,把握基本内容
1.如果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该怎样划分?请写出段意。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1.如果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该怎样划分?请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小石潭的景物及作者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5段):交代同游者的姓名。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来写景抒情的。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等特点。
探究二:探究文章主题
1.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归纳概括。
2.结合下面的写作背景,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
3.如果你能穿越“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与柳宗元于小石潭相见,在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请说几句劝慰的话。
1.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归纳概括。
发现小潭时“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见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结合下面的写作背景,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
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曾任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即为《永州八记》中的一则。
《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重渲染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的悲凉、凄怆、孤凄之情。
3.如果你能穿越“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与柳宗元于小石潭相见,在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请说几句劝慰的话。
您何必因被贬官而哀愁呢,要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啊!您应该放下忧伤,乐观生活。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
欣赏小潭
离开小潭
近岸石
池边树
潭中鱼
小潭源流
游览顺序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
小石潭,潭水清冽;潭中鱼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溪水曲折,岸势参差不齐;寂寥幽邃,凄神寒骨……一篇如此短小的游记,异常精美,寥寥数语,小石潭的奇景便跃然纸上,令人神往!作者的愁绪也随着小石潭的水流入了我们的心中……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这篇文章的语言又有何精彩之处呢?让我们继续走进《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第二课时
1.能概括小石潭的风景奇特之处
2.能鉴赏本文写景的特点
1.解释下列虚词的意思。
(1)以: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_
(2)而: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_
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
(3)乃: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而
介词,因为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副词,于是,就
2.解释句中标蓝词语,注意词形变化。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名词作状语, 。
名词作状语,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5)心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向西
像北斗星一样
像蛇一样
像狗的牙齿一样
使……忧伤
使……寒冷
以……快乐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句子。
(1)文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
(3)文中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如鸣佩环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布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探究一:概括小石潭的风景奇特之处
在阅读了这篇游记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2)潭水奇——声悦水澈
①“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声悦)
②“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澈)
(1)潭石奇——异石纷呈
①“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折)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
③“不可知其源”。(神秘)
(4)潭境奇——清幽凄凉
①“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清幽)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
探究二:鉴赏本文写景的特点
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采取了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请同学们对此做具体的分析。
2.小组合作交流:除此之外,本文的写景还有哪些特点呢?
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采取了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请同学们对此做具体的分析。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导游边移步,边观察,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2.小组合作交流:除此之外,本文的写景还有哪些特点呢?
(1)抓住特征,细致描绘。写小石潭水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的形状,用“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几个短语细致生动的描绘出来,令读者能够想见其奇特的状况。
(2)动静结合,巧用衬托。最精彩的是写潭中游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水中的鱼或动或静,精灵可爱;同时也通过游鱼写出潭水的清澈。
(3)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的微妙变化,或暂时喜悦,或喜后的忧,都是与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联系在一起的。
小石潭记
潭水
潭石
潭源
潭境
异石纷呈
声悦水澈
曲折、多姿、
神秘
清幽凄凉
奇
1.赏析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流”比作“北斗星”“蛇行”,将“岸势”比作“狗的牙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溪流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且溪流是动态,溪岸是静态,二者动静相映,各具特色。
2.课文描写游鱼的部分,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
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同时,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