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诗经》二首 课件(共25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诗经》二首 课件(共25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8 00: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诗的起源是《诗经》,那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口口传唱的歌谣。她乘着千年的“风”,透着千古的“雅”,等着你我的“颂” ……让我们一起领略她的风采,去感受先秦人们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去吟诵那朗朗上口、风雅古韵的《诗经》二首。
《诗经》二首
1.能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探究两首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理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 ___ _,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1.预习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诗歌总集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芼( ) 晞( ) 湄( )
跻( ) 涘( ) 沚( )
淑女( ) 荇菜( ) 萋萋( )
mào

mèi


zhǐ
shū
xìng

jū鸠( ) yǎo 窕( ) 好qiú ( )
wù寐( ) 蒹jiā( ) zhǎn转( )
sù洄( ) 琴sè(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在河之洲 ( )
(2)寤寐求之 ( )
(3)君子好逑 ( )
(4)左右流之 ( )
水中的陆地
日日夜夜
配偶
求取
(5)蒹葭苍苍 ( )
(6)道阻且长 ( )
(7)白露未晞 ( )
(8)宛在水中央 ( )
茂盛的样子
艰险

仿佛,好像
(1)关 关 雎 鸠,在 河 之 洲。窈 窕 淑 女,君 子 好 逑。
(3)蒹 葭 苍 苍,白 露 为 霜。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
(4)遡 洄 从 之,道 阻 且 跻。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坻。
/
/
/
/
/
/
/
/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
/
/
/
3.熟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下列两首诗歌大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鸟不停地鸣叫,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求取它。
那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都思念她。
绵绵不尽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挑选它。
那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大片茂盛的芦苇,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爱的人啊,就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大片茂盛的芦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爱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河畔芦苇茂盛鲜明,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爱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他)仿佛在水中的小陆地上。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 中,“比”为“比喻”之意。)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象征的修辞方法。
《诗经》中经常用比、兴手法。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语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探究一: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1.《诗经》中经常用比、兴手法。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语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关雎》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主人公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以此情感总揽全诗。次章以水中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的渴慕之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付出暂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甚至“寤寐思之”“辗转反侧”。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之情。“蒹葭”“水”“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1.《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
2.小组交流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探究二:探究两首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理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1.《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
示例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病的小伙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也是对小伙子爱情心理的微妙捕捉和真实刻画。再如“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生动描绘出小伙子对心仪女子的相思之苦已经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两个“悠”字,以感叹语气着重加强感彩,把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示例二:《蒹葭》全篇共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2.小组交流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增强情感,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关雎
托物起兴
相思之苦
梦幻之乐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蒹葭
景物:蒹葭、白露
伊人
水一方
水之湄
水之涘
思考
溯游从之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沚
1.《关雎》一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2.《蒹葭》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那个美丽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象征着一个目标、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是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