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 课件(共36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马说 课件(共36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8 00:4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掩埋在厚重泥沙之下的金子,它该如何才能发光呢?它需要一双手,一双为它挖去厚重泥沙的手……这双手便是金子的贵人。同样,千里马需要被伯乐发现,才能在世人面前展现风姿。伯乐的眼能看见千里马的“才美”,伯乐的心能读懂《马说》!
马说
第一课时
准确概括“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理解分析“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1.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河阳(今河南孟州)人,______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气势雄健有力、语言精练。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
韩愈
退之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 ,也可 ,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
记叙
议论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祗( ) 外见( ) 食马者( )
zhǐ
xiàn

pián死( ) 槽lì(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同“衹(只)”,只、仅
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奴仆
本义为两马并驱,引申为并列
马槽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中,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一次
有时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同“饲”,喂
同“现”
犹,尚且
等同,一样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鞭,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按照
才能,才干

面对
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用马鞭鞭打它,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探究:理解分析“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1.再读文章,思考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理解。
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1.再读文章,思考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理解。
这句话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也写出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其中暗含着“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这一深层含义。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我们也要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而有意义。
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马说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层层递进
1.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2.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该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马说》的内容,理解分析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今天,让我们继续品读这篇文章,理解并掌握它的写作手法。
马说
第二课时
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辨别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词类活用。
(1)食之不能尽其材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特殊句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
省略句
倒装句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竭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数量词活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2.文言虚词“其”在本课中有下列几种用法:
A.做代词,相当于“它”或“它的”。B.做副词,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做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可能”“恐怕”。辨析下面的句子各属于哪种情况,把序码填入括号中。
(1)其真无马邪( ) (2)其真不知马也(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5)策之不以其道( ) (6)食之不能尽其材( )
B
C
A
A
A
A
3.按要求填写句子。
(1)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探究: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辨别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小组合作归纳托物寓意的写法及本文寓意。
2.回顾托物言志的写法,探究托物寓意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3.从下列事物中任意选取一物,运用“托物寓意”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车、无花果、星星、树叶、钟摆、小溪
1.小组合作归纳托物寓意的写法及本文寓意。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发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回顾托物言志的写法,探究托物寓意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两者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
“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是“托物言志”。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某种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用“托物寓意”好一些。
3.从下列事物中任意选取一物,运用“托物寓意”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车、无花果、星星、树叶、钟摆、小溪
车:有目标就有奔头,有希望就无须走回头路。
无花果:拿出成果说话,胜过事先绽放千朵万朵花蕾。
星星:自己身居越高,在人们眼里就变得越小。
树叶: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钟摆:不停地左右摆动,根源是内心老是不平衡。
小溪:从来不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脚印。
马说
伯 乐
千里马
食马者
千里马的
遭遇
食马者……外见
祗辱于……称也
策之不……无马




托物寓意
痛惜
愤怒
嘲讽
以马喻人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句式:反问句式。
作用:加强表达的语气,增强了表达的感情。表现了对食马者不懂千里马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