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辛弃疾及其写作背景;
2、把握本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理解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情,感受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词中的典故及其作用。
体会词的豪放悲壮风格,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词中典故的含义和词人的情感寄托。
引导学生理解词人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词中的典故、情感和主题。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词中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腔热血空往北,满心赤诚徒增悲
在南宋,有一位热血英雄,他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23岁带领50人冲进敌方五万人的大本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一战成名。他66岁时登上北固亭望着飘摇破碎的山河写下被誉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是此词一面世,却被岳飞之孙岳珂指出“用事多耳”,言其用典太多,有卖弄才学之嫌。关于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用典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看到这样的评论,作为辛弃疾粉丝的我们决定钻研文本,为自己的偶像正名。
展示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后被主和派排挤,42岁被免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本词创作于1205年,辛弃疾66岁。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主战派势力居下风,辛弃疾在江西乡下已闲居近二十年。宰相韩侂胄(tuō zhòu)用事,为巩固其在朝势力,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元老重臣,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他认为一雪国耻的时机到了,侦查敌情,训练士兵,储备物资,但战机仍未成熟,主张不应草率北伐。他的意见未被采用,被贬为镇江知府,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解题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南朝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曾改名为北顾亭,取其不忘中原之意。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
学习任务一:因声求气咏词韵
作为辛弃疾的粉丝,请你有感情地朗诵本词,为你的偶像应援。(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气势。)诵读指导:首词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
学生自读感受情感。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豪迈、悲愤
找生范读(两生)学生评价 再两生范读 教师评价
(五)学习任务二:字里行间寻典故
通过诵读,我们初步感受了词人的豪迈悲壮。那么他是通过什么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找出本词中的所有典故,明确这些典故涉及了哪些古人和古事,对这些古事进行简单概括。
(学会抓事件及结果,尝试用八字短语概括)
孙权:置镇京口,雄踞一方 刘裕:起兵北伐,建立政权 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而逃
拓跋焘:率兵追击,建立行宫 廉颇:一饭斗米,以示勇武
(六)学习任务三:含英咀华析典故
小组合作共解典故,明确辛弃疾运用典故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及其用意。完成以下表格。(看注释、抠字眼、联背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①“千古”,照应题目“怀古”,富于时代感;以“英雄”称之,赞颂孙权,表达对他的敬仰。 “风流”,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②无觅,没有找到。千古为时间,江山为空间。在所有的时间与空间中导觅,可是,在千古漫长流逝的时间之中,江山依旧,英雄却已不在。 “雨打风吹去”今昔对比中一切都已流逝。③仲谋:称人称字,以示尊敬。辛弃疾格外仰慕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人借此典故,慨叹凄凉之景象,表达了对孙权的仰慕以及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①寻常巷陌,通过描写刘裕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表现了词人对刘裕的敬仰之情。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表示亲切喜爱。他曾两次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是一位有卓越战功的英雄人物。②金戈铁马以精良的军事装备代指精锐的部队,“吞”字足见北伐如虎之气势,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词人借此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上片追述了两位帝王的丰功伟绩,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是怎样的呢?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饮酒作乐,夜夜笙歌,忘记了国仇家恨,不思复国还乡,置千百万中原百姓于不顾。上片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渴望。暗指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昏庸无能;无人可御外侮,隐含对当前时局的担忧。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27年,宋文帝草率出师北伐,想像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结果只落得北望敌军南逃而惊慌失措。
①“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他是刘裕的儿子。称呼年号含讽刺之意。②贬义词“草草”、 “仓皇”,反语“赢得”表达诗人对元嘉草率出兵,导致北伐失败的批判态度。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轻易北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韩侂胄欲借金国势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然而韩胄之流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历史证明,辛弃疾是何等的深谋远虑!
为什么要写刘宋和北魏的关系?有没有影射?看地图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对应关系:
刘宋——南宋——中原政权 北魏——金——少数民族政权 下片表面上是在批判“元嘉草草”,实质是在批判谁?南宋统治者对金人草率出兵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三年过去了,在遥望中我还记得,当年战火弥漫扬州。过去的事哪堪回首,如今佛狸
祠前,争食祭品的乌鸦的噪声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响成一片。
①“四十三年” 指辛弃疾从北方抗金南归到写这首词的时间。
②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名。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成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说明因君主不思收复故土,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已经安于异族统治,已忘记自己是宋室臣民。
③曾经的“烽火”与现在的“神鸦社鼓”形成对比,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谏为国者勿忘国耻。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这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65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 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七)学习任务四:求同存异探联系
这么多的典故,看似随意为之,那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请同学们细读品味以反驳“用事多耳”的观点,为辛弃疾正名。
1.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京口”。两者均与京口一地有关,都曾勇猛抗敌,保卫家园。
孙权建都在京口,以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曹操,使国土不受侵犯。刘裕出生在京口,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把盘踞中原的敌人赶回了北方。
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贵族英雄,一个是草根英雄,两个例子类举,并不显得重复。
2.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合国家时势。
刘义隆的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被拓跋焘追至江苏六合县的瓜步山上。两个典故之间是因果关系。同时刘义隆的北伐失败又和其父亲刘裕的胜利北伐形成了鲜明对比。
3.以廉颇的典故自比。
作者年事虽高,但仍有一颗收复中原的进取之心,一个“凭”字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伤,作者自比廉颇但又不如廉颇,廉颇尚且有人去问一问,而自己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南宋词史》“用典虽多,但所有典故均与京口地方特点、与用兵北伐这一中心密切相关。所以,时地、史实、人物、心境均能浑融一体,在词人高峰体验中重新敞显、化解、编组、整合成大气包举、生气远出的审美灵境。含蓄深婉,沉郁激壮,不得不言又不能尽言,幽情苦绪,味之无极。”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典故,拭去历史的浮尘,再次感受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和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穿越历史的长河,古往今来,还有哪些人也为我们树起了这样的精神丰碑?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后让我们齐读送给偶像辛弃疾的赞歌。致南宋第一热血青年
登亭远眺,残阳如血。晚风吹来,吹动了你的衣衫,却吹不散你心头的忧伤———英雄难觅,故土难收,知音难遇,让拥有一腔热血、一身武功、 满腹韬略的你黯然神伤,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又有谁来替你拭去。
光阴似箭,流年如水。四十三年了,你一直做着自己的英雄梦。梦回吹角连营,梦里金戈铁马,那义薄云天说的是你吗?那热血难凉说的又是你吗?是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说的正是铮铮铁骨的你,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杀贼”,是你的忠贞与赤诚,你爱国的情怀永远为我们指明家国的方向。 (九)布置作业
对比阅读,比较《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情感的异同。
板书设计: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