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组
第 五 周 课 时 教 案
2015 年 10 月 10 日 第 3 节 总第 21 课时
课 题 致女儿的一封信
备课人 课型 新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书信的写法;2.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 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课标要求
重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
难点 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法 诵读感悟 教具 学具 课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二、了解作者.三.整体把握文章四.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学生的精神世界》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1)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2)分析、讨论以下问题:①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②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见下表)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土地、一把铲、一把谷粒一年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窝棚、一片成熟的谷物、一个婴儿五十年后老头儿和老太婆,圆木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三年后老头儿、金黄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③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儿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④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⑤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⑥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提示:勃然大怒→怒不可遏→深沉地思索。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聆听感悟了解作者资料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复述故事,分析讨论问题明白爱情的真谛
板书设计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教学反思 课堂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本文的教学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对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难题,采取了存疑的方式,通过设置更多疑问的办法予以放弃,能激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