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7课《祖父的园子》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7课《祖父的园子》课时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9 15: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7课《祖父的园子》课时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gē bì qīng xī yí nàn
( ) ( ) ( )
yōu yǎ zì zài kū wěi fēn biàn
( ) ( ) ( )
答案:( 戈壁 )( 清晰 )( 疑难 )(优雅自在)(枯萎 )(分辨)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戈壁”读gē bì 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之一,绵亘在中亚浩瀚的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国广袤的空间 。 “清晰”读qīng xī ,疑难读“nàn”,注意与“困难”的“难”字读音的区别,优雅自在,指一种状态,“枯萎”读kū wěi,指凋谢。 “分辨”读fēn biàn,与“瓣”要区分开。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 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再组词。
极( ) 旦( ) 番( ) 疆( )
汲( ) 担( ) 翻( ) 僵( )
级( ) 胆( ) 播( ) 缰( )
答案:
极(极好) 旦(元旦) 番(吐鲁番) 疆(新疆)
汲(汲取) 担(担子) 翻(翻身) 僵(僵硬)
级(年级) 胆(胆量) 播(广播) 缰(缰绳)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极好,表示非常好,汲取,表示摄取。年级,绞丝旁,应仔细区分这三字。旦,元旦,节日。担子,提手旁。胆量,月字旁,区分他们的不同偏旁。番,可组为:番茄,吐鲁番等。翻,翻身,翻找。播,广播,播出,表示一个动作。疆,新疆,我国的一个城市,僵,僵硬,表示身体难以动弹,缰,缰绳,拴住马的绳子。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对号入座。
 1、改进 改正 改革 改变 修改
这套设备如果不加以( ),恐怕会影响今年的生产产量。
2、冷静 冷清 冷落 冷淡 寒冷
过去这里是个( )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人来人往的集镇了。
答案:改进、冷清
解析:
分析:辨析形近字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们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要区分这些近义词,必须看它们的构词成分,它们共同点是“改”有改变、修改、改正这三种意思。改革、是改掉的意思(革,就是除掉)把事务中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改进、主要在“进”上。改变旧有的情况,使它们有所进步。如 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善”是好的意思。改善就是把原有的改的更好一些。如改善生活。改正、把错误的改成正确的。如改正错误。总之,抓住“改”(动词中心词)下面是改的结果、原因、程度等。冷落:①不热闹:门庭~ㄧ过去这里很~,现在变得很热闹了。 ②使受到冷淡的待遇。冷静:(1)<方>人少而静;不热闹:夜深了,街上显得很~。(2)沉着而不感情用事:头脑~。冷静:指遇事态度,冷清,指环境。寒冷,特指天气。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同时应重点区分他们的用法。
4、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蚂蚱(mà zha) 樱桃(yīn táo) 蚌壳(bànɡ ké)
B.拨草(bá cǎo) 谷穗(ɡù suì) 锄头(chú tóu)
C.倭瓜(wō ɡuā) 瞎闹(xiā nào) 水瓢(shuǐ piáo)
D.拴着(shuān zhé) 诚认(chénɡ rèn) 随意(súi yì)
答案:C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蚂蚱”读mà zhà ,一种生物。“樱桃”读 yīng táo,一种水果。蚌壳(bànɡ ké),读法正确。“谷穗”读gǔ suì ,倭瓜读wō ɡuā,正确,“诚认”应写:承认。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部分生词中出现读音的错误,同时应理解词语的意思。
5、选出读音与“漂泊”的“漂”不同的一项( )。
A .漂浮 B.漂亮 C.漂流D.水漂
答案:B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拼音的掌握。漂泊,漂,读“piāo“,可组成:漂泊,漂浮、漂流、水漂等,当读出” piào“可组成:漂亮。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6、请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昨(    )   翁(    )   婴(    )
蚱(    )   嗡(    )   樱(    )
丰(    )   委(    )   飘(    )
蚌(    )   倭(    )   瓢(    )
答案:昨天、蚂蚱、丰富、蚌壳、富翁、嗡嗡、委托、倭寇、婴儿、樱桃、飘散、瓢子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识记形近字的能力,昨天,与今天相对。蚂蚱,一种生物,丰,组成:丰富,丰收,蚌,蚌壳,一种生物。翁,富翁,不倒翁,嗡,蚊子的叫声。委,委托,倭,倭寇,倭瓜。婴,婴儿,指出生不久的孩子,樱,樱桃,一种水果,飘,随风飘散,表动作,瓢,瓢子,舀水的工具。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同时应重点区分他们的用法
7、选择音节填入句子中。
zhòng zhǒng
1.祖父种( )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 )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dàng dāng
2.当( )祖父看到我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 )做谷穗留着时,哈哈大笑起来。
答案:zhòng zhǒng dāng dàng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熟记。种,读zhǒng,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差(chā)。读zhòng,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地。栽~。当,读 dāng,充当、担任,读dàng ,恰当、适当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识别,教师需要反复强调。
8、你能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与之相近的词吗?试试吧!
1.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
2.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
3.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
4.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
5.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
答案:1.亮闪闪 2.听说 3.闪耀 4.胡闹 5.凉快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理解的掌握程度。明晃晃和“亮闪闪”同义,据说,即听说。闪烁,表示闪闪发亮,与“闪耀”近义。瞎闹,即小孩子“胡闹”,阴凉,即凉快,指天气凉爽。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不难掌握。
9、下列两组词中,都有一个不是同一类的,找出来,画上横线。
1、火焰 火舌 火花 火车 火苗
2、洗衣机 电动机 电脑 电风扇 电冰箱
答案:火车、电动机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分类的掌握。(1)火车是一种交通工,与火无关,与其他词语不同。(2)电动机不属于家用电器,与其他不同。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分类的掌握,学生应该理解词义。
10、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读音只有一处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zha) ,样样都有。
B.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liang)
C.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hu)承认下来就是了。
D.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胡闹(nao)一阵。
答案:D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生字、重点字词读音的掌握。胡闹,读“hú nào”,表示无理取闹,其他读音正确,蚂蚱,一种生物。漂亮,表示好看。马马虎虎,表示不仔细。
点评: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熟练掌握程度,学生应该掌握。
11、读拼音,写词语。
( )闲 ( ) 失
Yōu ( )美 mào 草( )
( )虑 ( )盛
答案: 悠、优、忧 冒、帽、茂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同音异形字的组词。悠闲,表示没事情干,清闲状态。优美,指环境情景美好。忧虑,表示对某事表示担心。冒失,表示做事冲动,不仔细,草帽,戴的帽子,茂盛,指树林花草等繁茂。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异形字的积累,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12、修改下列病句。
1、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
2、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一只只不同型号的船。
3、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答案:
1、改:同学们都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改: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不同型号的船。
3、改:我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改:海洋里有带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句子组成和成分的理解。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搭配不当,幸福生活应该“爱惜“。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一只只不同型号的船,许多与一只只存在成分累赘的问题,去掉“一只只“。、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缺少句子主语,在前面加上主语“我”。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鲫鱼不属于于种类,去掉。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的掌握,需要重点掌握修改病句的能力。
1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蝴蝶 蜻蜒 蜜蜂 蚂蚱
B.倭瓜 蚌壳 谷穗 榆树
C.精美 优雅 须要 设计
D.铃铛 交错 遂道 贯通
答案:、B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部分生字词的意思和写法的掌握。“蜻蜓”写错成“蜒“,这也是许多学生易写错的,应注意。”需要“写错成了”须要“。“隧道”写错成“遂”。
点评: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掌握,需要重点掌握。
14、选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A、拟人 B反问 C、夸张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
2、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3、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答案:1.A。 2、C。 3. B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把花开了拟人化,比成“人睡醒”的样子,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运用夸张手法,比喻玉米长高趋势的速度之快。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由一个问号可看出这是一个反问的句式。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需要重点掌握。
15、按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照样子,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出处:21教育名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河清澈见底,就像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蜻蜓飞得那么快,根本追不上。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告诉他是一样的。 4.小红今天上学不是骑车来的,而是走着来的。 -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句式转换能力,比喻句,主要运用比喻手法。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应去掉问号,将疑问口吻变成陈述口吻,即“蜻蜓飞得那么快,根本追不上“。而是表示转折,可造为:小红今天上学不是骑车来的,而是走着来的。 -
点评: 此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句式转换能力,较为灵活,教师应重点讲解。
16、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反而……  不是……而是……
1.我有时(    )没有盖上菜种,(    )把它踢飞了。
2.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一扬。
答案:1.不但……反而…… 2.不是……而是……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用法的熟练程度。不但……反而…… 表递进,也表转折。不是……而是……表示转折。所以,第一句应选“不但……反而……”,第二句应选“不是……而是……”
点评: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用法的理解,学生应重点掌握。
17扩句。
1、燕子横掠过湖面。
2、哥哥告别家乡
答案:
1、小小的燕子轻巧地横掠过平静的湖面。
2、我的哥哥挥泪告别他的家乡。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扩句的掌握程度,扩句时,应增加句子中成分的修饰语,如主语“燕子”“哥哥”添加修饰语“小小的”“我的”,宾语“湖面”“家乡”添加修饰语“平静的湖面”“他的家乡”等。
点评:考查学生对扩句的运用,需重点掌握。
18、按要求填写
例:明晃晃(ABB式)
( ) ( )
2.例:又高又远 (又 A又B 式)
( ) ( )
答案:金灿灿、绿油油 又快又好、又高又远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积累程度。ABB式主要有明晃晃、金灿灿、绿油油等,又 A又B 式也有许多组合,学生能写出两个即可。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仿写词语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19、按课文内容填空。
  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心目中,园子——
  1.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吃黄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拍一拍手,________,叫一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自由自在的:倭瓜______________,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追蜻蜓 采倭瓜花 捉蚂蚱
  2.蜜蜂 蝴蝶 蜻蜓 反复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3.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随意地飞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这都是课文内容的基础知识,但是要注意字词的书写。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对课文内容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20、照样子写出下面句子的歇后语。
例: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虎落平阳--------( )
2、画蛇添足--------( )
答案:被犬欺、多此一举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出自:醒世姻缘八八回清蒲松龄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画蛇添足,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的《战国策》。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答案。
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 ),长出( )。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 ),它总是那么 ( ),那么( ) ,不( ),也不( )。
以上这段话是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 )的特点,同时他也在表白自己( )的心。
答案: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以上这段话是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外在)的特点,同时他也在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这都是课文内容的基础知识,但是要注意字词的书写。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对课文内容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22、选择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 凡是……都是…… 不是……而是…… 不但……反而……
1.( )在太阳下的,( )健康的、漂亮的。
2.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上一扬。
3.园子里还有一颗樱桃树、一棵李子树,( )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 )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4.我有时( )没有盖上菜种,( )把它踢飞了。
答案:凡是……都是……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 不但……反而……
解析: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这些都是在文中摘抄的句子,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能较快的找出正确的关联词。
点评:需要准确的记住关联词以及他们的应用。
23、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括号里打“√ ”。
1.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比喻( ) 拟人( ) 夸张( )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拟人( ) 夸张( ) 反问( )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比喻( ) 排比( ) 拟人( )
4.下雨啰!下雨啰!
比喻( ) 排比( ) 反复( )
5.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比喻( ) 拟人( ) 夸张( )
答案:比喻、反问、排比、反复、夸张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熟练程度,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 修辞手法,学生应仔细辨认,第一题将密封比喻成“圆滚滚的小球”,第二题运用了反问手法,从问号可以直接看出,第三题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运用了排比手法,第四题是运用了反复,第五题运用了夸张手法,将榆树夸张化。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只要对修辞手法熟悉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24、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_A_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_B_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_C_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1.请将下列三个词还原到文中A、B 、C三处。
说话 逛 睡醒
A.__ B.__ C.__
2.下列四种动植物中,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3.读一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用加点的词造句。
就是……也……
4.这一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5.假如请你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段,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
A.喜悦、愉快 B.悲伤、难过 C. 生气、愤怒
答案:1、睡醒、逛、说话 2、A 3、他就是不说话,也不吃饭。4、B 5、 A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直接从课文摘取片段,因此第一题可直接在课文找到答案,文中提到了“蝴蝶”“黄瓜”“倭瓜”,但没有提到“蜻蜓”。这段话给我们展示了自由的生长状态,表达了作者喜悦、愉快的心情。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课文内容。
25、课外阅读。
五瓣儿丁香
紫薇
  长期以来,一直惦念着丁香。听人说,若能在结着多如云霞的四瓣儿丁香树上找出一朵五瓣儿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同病室的几个病友几乎每天傍晚都去医院的后山坡上探看丁香,带回来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惹人心动:“冒出新绿了”,“生出了嫩叶了”,“结花蕾了”,……可我们仍然嫌慢,埋怨丁香的疏懒乏情。
  昨天晚饭后,她们又结伴去了,留下我一个。看看自己仍打着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墙壁,仿佛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心想:这条伤腿一定害我误了花期,不能去找五瓣儿丁香,寻不着它,那么好运和幸福也就与我无缘了。结果自己把心情弄得灰灰的。
  他们回来了,个个兴高采烈。争着向我炫耀她们的“幸福”——五瓣儿丁香,有白色的,紫色的,小小花朵很是美丽,花瓣儿更是精致、娇巧、细柔。她们有人要分我一朵,而我也十二分想拥有它,可我还听人说:“别人送的五瓣儿丁香不具有神奇的魔力。”于是我谢绝了她们的好意。看着她们都如同真寻得幸福一般的喜悦,我的心羡慕得有点发痒。
  晚上我早早蒙上被,除了想找一条五瓣儿丁香,好像别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人有时会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希望。这个希望太稀奇,太向往,我甚至做了一个梦:我的腿好了。来到一个好大的丁香园里找五瓣儿丁香,可到处都是四个瓣儿的,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没有找出一朵神秘的五瓣儿丁香。
  感觉天亮了,懒懒地也不肯睁开眼睛,心中仍存着没有五瓣儿丁香的遗憾。做晨检的护士来了,问我:“别的人都去哪儿了?”我这才发现她们一个都不在。大概是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而早早地跑出去疯闹吧,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嫉妒她们了。
  门轻轻地推开了。只见她们个个手里拿着一大束丁香,原来她们一大早去替我折花了。她们把花递给我:“快找你的五瓣儿丁香吧!”我一时语塞,为她们的热情、真诚所感动,懊悔刚才对她们的嫉妒……顿时,我感到自己整个儿沐浴在友爱结成的温馨之中。
  我细心地从她们采摘来的一束束丁香花中,找到了一朵白色的五瓣儿丁香,而我更在她们中间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五瓣儿丁香……好运、温暖和幸福。
  【思考·感悟】
  作者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想找到“五瓣儿丁香”?“五瓣儿丁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听人说五瓣儿丁香能带给发现者好运和幸福。从同事这么帮助“我”,作者体会到“五瓣儿丁香”的真正含义是好运、温暖和幸福。
解析: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短文围绕“五瓣儿丁香”展开,作者急切想找到它,是因为听人说五瓣儿丁香能带给发现者好运和幸福。而它的真正含义也可以从文字中读出。
点评:考查学生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仔细阅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