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准确判断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1.某生物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在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等情况下,它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分别有( )
A.2种和2种 B.4种和2种
C.2种和4种 D.8种和4种
2.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等情况)( )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C.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
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细胞分裂图像
3.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图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在雌性动物体内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3可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
B.图1和图3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C.图2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
D.图3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
易错点3 混淆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相同基因
5.有关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一定是等位基因
C.等位基因有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分离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易错点4 混淆自交与自由交配概率计算
6.迷迭香是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一对基因R、r控制,蓝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在不考虑致死情况下,以Rr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在F2中RR植株所占比例最大的方法是 ( )
A.连续自交2次,每代不除去rr个体
B.连续自交2次,每代人工除去rr个体
C.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不除去rr个体
D.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人工除去rr个体
易错点5 不能正确分析遗传系谱图
7.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多患者进入老年后发病。A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改变。某家族的AD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Ⅲ-7是一名女性,目前表现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Ⅲ-7已怀孕,她可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B.若Ⅱ-5为纯合子,Ⅲ-7一定会携带AD致病基因
C.AD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
D.Ⅲ-7与一名家族中无AD致病基因的健康男性结婚,后代不会患AD
易错点6 不能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8.科学家在研究果蝇的突变体时,发现常染色体上有显性基因A控制卷翅(a控制正常翅)和显性基因F控制星状眼(f控制正常眼),且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现让基因型为AaFf的两只雌雄果蝇进行交配,欲定位A/a、F/f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有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丙中基因A/a、F/f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若杂交后代有3种表型,比例为1∶2∶1,则基因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
C.若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比例为4∶2∶2∶1,则基因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
D.若杂交后代有2种表型,比例为1∶1,则基因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
易错点7 不能正确分析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9.(2023江苏常州华罗庚中学期末)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1种表型
B.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
C.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型
D.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5∶3
10.某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控制植株绿色和金黄色的基因(A、a)只位于X染色体上。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绿色
雌株×金黄色
雄株 绿色雄株 绿色
雌株×金黄色
雄株 绿色
雄株 金黄色
雄株 1 ∶ 1 绿色
雌株×绿色
雄株 绿色
雌株 绿色
雄株 金黄色
雄株 2 ∶1 ∶ 1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绿色对金黄色为显性
B.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第1、2组无雌株最可能的原因是金黄色雄株的Xa型精子不能成活
D.第3组F1中的绿色雌株与绿色雄株杂交,子代中无金黄色植株产生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B 2.D 3.B 4.C 5.B 6.B 7.D 8.C
9.B 10.D
1.B 由图可知,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三对基因中有两对是杂合的,在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等情况下,该生物能产生的配子有22=4(种),分别为ABD、AbD、aBD、abD。在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等情况下,该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只能有2种,B正确。
2.D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等情况,一个精原细胞(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或Ab∶aB=1∶1,A、B正确;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C正确;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精细胞,D错误。
易错提示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在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等情况下,计算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细胞”。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1种)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
3.B 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的位置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正确;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面的位置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错误;图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根据图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雌性,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在雌性动物体内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D正确。
4.C 图3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初级精母细胞,A、D正确;图1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1和图3细胞进行减数分裂,B正确;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
归纳总结
区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几个
不同时期染色体的主要行为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 次分裂 减数第二 次分裂
前 期 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 同源染色体联会,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
中 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位置上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面位置上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位置上
后 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被拉向细胞两极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被拉向细胞两极 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被拉向细胞两极
5.B 一般来说,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A正确。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可能是相同基因,比如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错误。如果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杂合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如果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杂合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D正确。易错提示
区分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3)非等位基因:有3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和d;一种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6.B 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交,其后代表现为:
Fn 杂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所占比例 - -
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交,并在每一代除去隐性个体,其后代表现为:
Fn 杂合子 显性纯合子
所占比例
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由交配,其产生的配子比例为R∶r=1∶1,其后代表现为:
Fn 杂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所占比例
以Rr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连续自交2次,每代不除去rr个体,F2中RR植株所占比例为3/8;连续自交2次,每代人工除去rr个体,F2中RR植株所占比例为3/5;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不除去rr个体,F2中RR植株所占比例为1/4;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人工除去rr个体,则F1比例为RR∶Rr=1∶2,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R∶r=2∶1,F2中RR植株所占比例为1/2。综上,B符合题意。
易错提示
区分“自交”和“自由交配”
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是指种群内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不受基因型的限制。
7.D 由题意知,AD主要是由21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改变引起的,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和Ⅰ-2患病,后代有不患病的个体Ⅱ-3,因此A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Ⅰ-2的基因型都是Tt,Ⅱ-3和Ⅱ-6的基因型是tt,Ⅱ-4和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C正确。由于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Ⅱ-6的基因型是tt,因此Ⅲ-7的基因型可能是tt或Tt,其可能生出健康的孩子,A正确。若Ⅱ-5为纯合子,其基因型是TT,则Ⅲ-7的基因型是Tt,携带AD致病基因,B正确。Ⅲ-7的基因型是tt或Tt,与一名家族中无AD致病基因的健康男性(tt)结婚,子代有可能会患AD,D错误。
思路分析
若涉及两种或多种遗传病,分析遗传系谱图的关键是先将不同病分开,分别判断其遗传方式,再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后进行相关计算。
8.C 图甲、丙中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a、F/f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乙中的基因A/a、F/f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基因型为AaFf的雌雄果蝇交配,图甲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产生Af、aF2种配子,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ff∶AaFf∶aaFF=1∶2∶1,由于AA、FF纯合致死,故后代只有一种表型;乙能产生Af、af、AF、aF4种配子,比例为1∶1∶1∶1,正常情况下,后代表型比例为9∶3∶3∶1,但由于AA、FF纯合致死,故后代表型比例为4∶2∶2∶1;丙能产生AF、af2种配子,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FF∶AaFf∶aaff=1∶2∶1,由于AAFF死亡,故后代有2种表型,比例为2∶1;综上可知,C正确,B、D错误。
9.B 根据题意可知,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说明有一半的雄兔死于某一基因型;由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Y或XBXb×XbY。若致死基因为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F1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XbXb),2种表型;F1存活野兔的基因型有:XBXb、XbXb和XbY,则F1产生的雌配子为1/4XB、3/4Xb,F1产生的雄配子为1/2Xb、1/2Y,让F1野兔随机交配,则F2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1/4×1/2=1/8)XBXb、(3/4×1/2=3/8)XbXb和(3/4×1/2=3/8)XbY,则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3/8+3/8)÷(1/8+3/8+3/8)=6/7,A错误,B正确。若致死基因为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F1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XBXb),1种表型;F1存活野兔的基因型有:XBXB、XBXb和XBY,则F1产生的雌配子为3/4XB、1/4Xb,F1产生的雄配子为1/2XB、1/2Y,让F1野兔随机交配,则F2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3/4×1/2=3/8)XBXB、(1/4×1/2=1/8)XBXb和(3/4×1/2=3/8)XBY,F2存活个体中雌雄比例为4∶3,C、D错误。
10.D 第3组亲本都是绿色植株,子代中有绿色植株和金黄色植株,则植株绿色对金黄色为显性,A正确。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第1、2组中无雌株出现,说明亲本雄株只产生一种含Y染色体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株中含Xa的精子不能成活,C正确。第3组的F1中绿色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XAXa,绿色雄株的基因型是XAY,XAXa和XAY杂交后代中会有金黄色植株产生,D错误。
易错提示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配子致死型
某些致死基因可导致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可考虑“雄配子致死”问题。
如某植物叶型遗传:
(2)个体致死型
某两种配子结合会导致个体死亡,有胚胎致死、幼年死亡和成年死亡等几种情况。
如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性个体死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