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题型整合练 生物变异类型和育种方法的判断
1.(2022江苏南通一模)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模式图,①~⑥是细胞发生变异后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⑥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①②③的变异方式分别为基因重组、易位、倒位
C.①~⑥都能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甲→⑤过程可通过自交或花药离体培养来实现
2.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乙所示变异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B.图甲、乙所示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图甲中染色体可能出现了部分基因缺失或重复
D.图乙对应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育配子
3.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C.如果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图示中的变异类型不涉及染色体上碱基数目的改变
4.如图为豌豆某条染色体部分基因的排布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基因序列,最短的序列包括2000个碱基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①基因序列整体缺失,则最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如果在射线诱导下②与③发生了位置互换,则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②序列中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但未引起性状的改变,也属于基因突变
D.如果③序列中缺失了20个碱基对,则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5.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正常细胞及几种异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仅考虑图中2对染色体,该个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雄配子有4种
B.异常细胞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异常细胞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异常细胞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6.(2024江苏淮安金湖中学等期中联考)普通水稻是二倍体,为快速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科研工作者采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育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①获得单倍体幼苗,其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B.经①得到的幼苗和经④得到的幼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相同
C.经②③获得的部分叶片保持绿色的幼苗,即该育种过程的目标植株
D.经④⑤获得的植株,具有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性状
7.(2024江苏扬州一中月考)如图表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做进一步处理获得新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到④过程表示的育种方式能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B.③⑤⑥过程表示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量加倍
D.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则⑨的基因型一定有AB、Ab、aB、ab四种
8.下列为传统育种的流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品种进行射线处理时,通常选择在分裂间期进行射线处理,主要是考虑了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请从分子水平解释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 。这种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有性生殖的后代,原因是 。
(2)制备新品种2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3)在育种过程中,出现了新品种N具有阔叶优良性状,写出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有人认为新品种N的出现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数量加倍成为多倍体。某同学设计了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鉴定,请你写出该实验方案的原理: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题型整合练 生物变异类型和育种方法的判断
1.B 2.A 3.B 4.C 5.D 6.C 7.D
1.B ①变异方式为基因重组,②变异方式为易位,③变异方式为倒位,④变异方式为染色体数量变异,⑥变异方式为染色体数量变异,A错误,B正确。②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①④⑤⑥不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C错误。甲自交可产生⑤;甲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也可产生⑤,D错误。
2.A 图甲所示现象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形成的环可能是重复环或缺失环,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图甲、乙所示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已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图乙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若得到左上和右下未发生易位的染色体,或者右上和左下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则配子可育,D正确。
3.B 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了两个基因c,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图乙中个别染色体数量增加,属于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图丙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B正确。若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其减数分裂可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C错误。图甲和图丁所示变异涉及染色体上碱基数目的改变,D错误。
4.C 整个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错误;②③发生位置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引起基因的碱基序列的改变,即使性状未发生改变,但是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也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5.D 仅考虑图中2对染色体,该个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雄配子有4种,分别为AX、AY、aX、aY,A正确。与正常细胞相比,异常细胞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异常细胞Ⅱ中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异常细胞Ⅲ中一条2号染色体的A基因所在片段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C正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异常细胞Ⅲ中基因A在Y染色体上,基因a在常染色体上,基因A和a的分离不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6.C 经①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经①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经γ射线照射后,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经过除草剂筛选,获得了抗除草剂的幼苗,经④组织培养得到的幼苗,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与经①得到的幼苗相同,B正确;该育种过程的目标植株应为可育植株,而经②③获得的部分叶片保持绿色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为不可育植株,C错误;经过④形成的绿色幼苗为单倍体幼苗,经过⑤处理后可获得纯合可育的抗除草剂植株,因此经④⑤获得的植株,具有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性状,D正确。
7.D 图中③→④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其优点是能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A正确;图中③⑤⑥可表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量加倍,C正确;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⑨幼苗的基因型可能有AB、Ab、aB、ab四种,D错误。
8.答案 (1)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在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单链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2)基因重组 (3)待该阔叶幼苗长大成熟后,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 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解析 (1)细胞分裂间期会进行DNA复制,DNA在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单链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因此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2)制备新品种2的方法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在育种过程中,出现了新品种N具有阔叶优良性状,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若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则为可遗传变异,若为环境因素引起的,则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待该阔叶幼苗长大成熟后,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若为可遗传变异,要判断其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染色体数量变异引起的,可直接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