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具体原因
近年来,成都双流机场的客流量年均增长率较大。2021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成都开启了双机场模式,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下图示意天府国际机场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成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的主要原因是( )
A.临空经济发展需求 B.旅客运输增长较快
C.城市等级提升迅速 D.西部大开发支持
2.天府国际机场选址在成都市区的东南部,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减少占用农田
C.降低噪声污染 D.带动区域发展
易错点2 不会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4广西三地联考)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间联系的结点,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在城市产业活动中有较强的集聚作用。下图示意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城市内部交通更拥堵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4.高铁客运站多设立在城区边缘,主要原因有 ( )
①城区边缘地价低 ②城区边缘环境优美
③可减轻对城区影响 ④可促进郊区城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易错点3 不清楚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4江苏南京期中)为确定区域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战略方向,我国根据长江流域的地形、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下图为长江流域一级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图中Ⅱ为川江段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Ⅲ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Ⅰ、Ⅳ、Ⅴ分别对应( )
①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②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
③水环境功能保持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6.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方向是( )
A.Ⅱ区域禁止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B.Ⅲ区域大力发展水电,建能源生产基地
C.Ⅳ区域加大科技投入,建全球服务中心
D.Ⅴ区域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水污染治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B 由材料“近年来,成都双流机场的客流量年均增长率较大”可知,客流量快速增加,加之双流机场的吞吐能力有限,促使成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B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成都将要发展临空经济,A错误;成都城市等级没有提升,C错误;西部大开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原因是不清楚什么是临空经济,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该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集群。由此可见,是先有航空运输条件再有临空经济,而不是先有发展临空经济需求再建机场。
2.D 由图可知,成都市区东南部与成都市建成区之间有山脉,阻碍了成都市区东南部的发展,天府国际机场选址于此有利于发挥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D正确。机场建设是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与原用地方式相比,并不一定能提高土地利用率,A错误。机场建在成都市区东南部能否减少占用农田和降低噪声污染依据材料无法判断,且这两点也不是主要目的,B、C错误。
3.C 高铁沟通城市与外界,对城市内部时间距离及交通影响较小,A、B错误;高铁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C正确;高铁建设缩短了城市间的通行时间,无法缩短城市间距离,D错误。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项,原因是混淆了两个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高铁运行速度较快,可缩短两个城市间的通行时间,即缩短时间距离,但城市空间位置不变,无法改变空间距离。
4.D 城区边缘地价较低,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①正确;建设在城区边缘可以减轻对城区的影响,带动郊区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城镇化,③④正确;环境是否优美对高铁站点选择影响较小,②错误。故选D。
5.A 图中Ⅰ位于长江源地区,主要功能为水源涵养,应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Ⅳ所在的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对长江的洪水调蓄具有重要作用,应为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Ⅴ位于长江下游河口段,地处河海交汇地段,两岸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体易受到污染,应为水环境功能保持区。故选A。
6.D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Ⅱ为川江段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但禁止开发不利于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A错误;Ⅲ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大力发展水电易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Ⅳ为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会适时分蓄洪水、削减洪峰,在该区域建全球服务中心可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C错误;Ⅴ位于长江入海口,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多,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水污染治理,保护水环境,D正确。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误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发展经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就必须大力发展水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需要把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Ⅲ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地势落差较大,易受降水等因素影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需要采取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保持水土,维护生态环境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