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选择题(新疆)
1.(21-22·新疆塔城·期末)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液体 B.气体 C.真空
2.(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下面与拉伸橡皮筋时产生的力是同一种力的是( )
A.撑杆跳高
B.拉小车
C.安检机输送箱、包
3.(21-22·新疆塔城·期末)在下列声音中,( )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
A.风声 B.喇叭声 C.雨声 D.雷声
4.(20-21·新疆·期末)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工作的主要是( )。
A.胃和小肠 B.口腔 C.食道
5.(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地震时不幸被困废墟,人向外界求救的较好方法是( )
A.高声呼救 B.敲击周围墙壁 C.敲击伸向外界的管道
6.(20-21·新疆·期末)在一次测量肺活量活动中,其中三位同学的肺活量数据分别是小明1500毫升、小军1400毫升、小亮1100毫升。根据数据可判断出肺功能最强的是( )。
A.小明 B.小军 C.小亮
7.(21-22·新疆塔城·期末)剧烈运动一分钟,呼吸和心跳会( )。
A.变快 B.变慢 C.没有变化
8.(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如下图,在我们耳朵里( )能时刻接收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A B.B C.C
9.(21-22·新疆塔城·期末)体育老师吹响哨声时,操场上各个角落玩耍的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这说明( )。
A.声音在空气中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只能在操场传播
10.(21-22·新疆塔城·期末)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 ),发出的声音越强。
A.大 B.均匀 C.不均匀 D.小
11.(20-21·新疆·期末)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声音
B.获得更大的音高
C.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2.(21-22·新疆塔城·期末)下面属于好的饮食习惯的是( )。
A.饭后马上去踢球 B.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C.多吃肉类,少吃蔬菜
13.(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水 C.维生素
14.(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越慢 越低 B.越快 越高 C.越慢 越高
15.(21-22·新疆塔城·期末)吸气时,气体经过呼吸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
A.鼻腔——肺——气管 B.鼻腔——气管——肺
C.气管——鼻腔——肺 D.肺——气管——鼻腔
16.(20-21·新疆·期末)鞋底的花纹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 C.美观
17.(21-22·新疆塔城·期末)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
A.拉力越大,运动越慢
B.拉力越大,运动越快
C.没有关系
18.(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呼气时,手放在肋骨上,胸部的变化是( )。
A.没有变化 B.扩张 C.收缩
19.(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小明在今年的肺活量检测中,发现肺活量达到了1200毫升,他想要继续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坚持锻炼 B.多吃各种蔬菜 C.多睡觉
20.(21-22·新疆塔城·期末)在平静状态下我们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次。
A.1 B.20 C.60 D.100
21.(21-22·新疆塔城·期末)下面物体中具有弹力的是( )。
A.桌子上的茶杯 B.翻开的课本 C.拉开的弓
22.(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呼吸道 B.肺 C.心脏
23.(21-22·新疆塔城·期末)下面食物中,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是( )。
A.橘子 B.香蕉 C.羊肉 D.西红柿
24.(20-21·新疆·期末)把气球小车的喷气口对向左边,放开喷嘴,它将向( )。
A.左边运动 B.右边运动 C.后面运动
25.(21-22·新疆塔城·期末)把充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运动的方向与它喷气的方向( )。
A.一致 B.相反 C.无法确定
26.(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患者在阑尾炎手术后康复期间,需要补充蛋白质,你建议他多吃( )。
A.蔬菜 B.水果 C.蛋奶鱼肉
27.(21-22·新疆塔城·期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发出声音,是因为舌头能够振动。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8.(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人在( )的时候,需要的氧气最少。
A.看书 B.运动 C.睡眠
29.(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A.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无关
30.(21-22·新疆塔城·期末)用力拉小车,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 )。
A.运动越快 B.运动越慢 C.一动不动 D.停下来了
31.(21-22·新疆塔城·期末)成语“震耳欲聋”体现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色 C.音高
32.(21-22·新疆塔城·期末)车轮设计成圆形,是为了(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行驶过程中更平稳
33.(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古人搬运巨石建造雄伟的建筑时,在巨石下垫上滚水,主要是为了( )。
A.搬运方便 B.减小摩擦力 C.增加摩擦力
34.(21-22·新疆塔城·期末)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坡度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B.坡度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近
C.坡度越小,小车行驶得越近
35.(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水面产生波纹 C.水面升高
36.(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用嘴在大小、长短都相同的3支试管的上方吹气,( )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一半水的试管 C.快盛满水的试管
37.(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轻轻地敲与用力地敲打大鼓,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这里的“大小”是指( )。
A.音调 B.音量 C.音色
38.(22-23·新疆巴音郭楞·期中)龋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下列行为中,容易造成龋齿的是( )。
A.经常吃糖果 B.早晚刷牙 C.经常喝牛奶
39.(21-22·新疆吐鲁番·期末)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
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
40.(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不属于自然界中的声音的是( )。
A.风声 B.雨声 C.读书声
41.(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我们发现听到的声音更强。这是因为纸喇叭放大了( )的作用,使其聚集声音的能力变强了。
A.耳道 B.耳郭 C.鼓膜
42.(23-24·新疆喀什·期末)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
A.心脏 B.气管 C.肺
4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44.(23-24·新疆喀什·期末)把白菜、馒头、香蕉归为一类,把鱼、虾、牛肉归为一类,这是按( )分类的。
A.主食和副食 B.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C.熟食和生食
45.(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冰雪天气,司机会在车轮上绕上铁链。这是为了( )。
A.增大摩擦力,防止汽车打滑
B.减小摩擦力,防止汽车打滑
C.增大摩擦力,使汽车行驶得更慢
46.(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吃食物时,口腔中唾液的主要功能是( )。
A.磨碎食物 B.润滑和初步分解食物 C.完全分解食物
47.(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下列关于食物的“旅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
A.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48.(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靠气球反冲力运动的小车,它的运动方向与气球喷气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不一定
49.(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撞击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 )。
A.撞击前瞬间,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
B.撞击前瞬间,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
C.撞击前瞬间,木块具有的能量越大
50.(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 )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
A.鸟叫声 B.风声 C.汽车喇叭声
51.(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用敲响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会看到( )。
A.水面没有变化 B.水面泛起波纹 C.水向着一个方向流动
52.(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外耳由耳郭和( )组成。
A.鼓膜 B.听小骨 C.外耳道
53.(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
A.越响 B.越低 C.越高
54.(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下面属于打击乐器的是( )。
A.笛子 B.钢琴 C.架子鼓
55.(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的呼吸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
A.肺—气管—鼻腔 B.气管—鼻腔—肺 C.鼻腔—气管—肺
56.(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次。
A.6 B.20 C.60
57.(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要使我们的肺活量增大,有效的方法是( )。
A.经常锻炼 B.看书 C.画画
58.(20-21·新疆巴音郭楞·期末)记录一天吃的食物中,西蓝花蛋炒饭一般记为( )。
A.一种食物 B.两种食物 C.三种食物
59.(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在“平衡膳食宝塔”中( )食物放在最底层。
A.牛奶 B.谷物类 C.油脂类
60.(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水往低处流,是因为( )的作用。
A.重力 B.风力 C.弹力
61.(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火箭是靠( )运动的。
A.反冲力 B.摩擦力 C.重力
62.(18-19五年级上·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 )的。
A.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B.一样 C.不一样
63.(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
A.不均匀的 B.均匀的 C.不确定
64.(20-21·新疆巴音郭楞·期末)篮球在地上滚了一会儿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
A.重力 B.弹力 C.摩擦力
参考答案:
1.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月球周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联系。
2.A
【解析】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撑杆跳高产生的力是弹力;拉小车的力是拉力,没有产生弹力;安检机输送箱包是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没有产生弹力。
3.B
【解析】我们听到的声音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人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风声、雨声、 雷声属于自然界的声音,喇叭声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4.A
【解析】人体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胃-通过搅磨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初步消化。小肠-消化吸取营养物质。大肠-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工作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完成的,口腔是食物的入口,只能初步消化部分淀粉,食道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没有消化、吸收作用。
5.C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地震时不幸被困废墟,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传声。
6.A
【解析】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在一次测量肺活量活动中,其中三位同学的肺活量数据分别是小明1500毫升、小军1400毫升、小亮1100毫升。根据数据可判断出肺功能最强的是数值最大的小明1500毫升。
7.A
【解析】每个人的呼吸和心跳在不同状态下都是不一样的,在安静的时候会稍减慢,在兴奋的时候会加快。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
8.B
【解析】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人耳朵里的鼓膜能接受各种音波并产生振动,B是鼓膜。
9.B
【解析】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体育老师吹响哨声时,操场上各个角落玩耍的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这说明声音向着四面八方传播。
10.A
【解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1.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琴弦的松紧,使二胡发出不同的声音。
12.B
【解析】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B符合题意。
13.B
【解析】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人体重量的50%~80%;水全面参与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中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需要水,各种营养物质的溶解、消化、吸收和利用也都需要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是水。
14.A
【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15.B
【解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B符合题意。
16.B
【解析】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在鞋底加上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让行走更加稳定。
17.B
【解析】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18.C
【解析】吸气时,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舒张,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完成吸气。我们呼气时胸廓上下径减小,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完成呼气。
19.A
【解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坚持锻炼,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20.B
【解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在平静状态下我们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为18-25次,所以B符合题意。
21.C
【解析】拉开的弓是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了形变,去掉外力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是弹力;桌子上的茶杯、翻开的课本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发生形变,不会产生弹力,故C正确。
22.B
【解析】在呼吸过程中,气管的作用是运输气体和净化气体,肺部的作用是交换气体。肺部的作用是交换气体,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3.C
【解析】通常植物类食物被称为素食,如青椒、菠菜、面条、苹果等;动物类食物被称为荤食,如烤肉片、牛肉、牛奶、鸡蛋等。橘子、香蕉、西红柿属于植物类食物,羊肉属于动物类食物。
24.B
【解析】反冲力使小车运动,对静止的小车施加一个反冲力,小车会向与施加的力相反方向运动。根据对反冲力的的认识,把气球小车的喷气口对向左边,放开喷嘴,它将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右边运动。
25.B
【解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把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的运动方向与它的喷气方向相反,故B正确。
26.C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谷类、薯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淀粉),油脂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蔬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27.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故A错误。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这种说法错误,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如蝴蝶翅膀的振动发出大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
28.C
【解析】人在觉醒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较少,进入慢波睡眠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人在睡眠的时候,需要的氧气最少。
29.B
【解析】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声音是靠空气、水等介质振动传播的,因此在真空里声音是传播不了的。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空气能传声。
30.A
【解析】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对它施加一定的动力,要使运动的小车静止需要施加一定的阻力。当小车运动起来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31.A
【解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成语“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大,即振动的幅度越大,音量高,声音越强。
32.B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滑动还是滚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车轮设计为圆形,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
33.B
【解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古人搬运巨石建造雄伟的建筑时,在巨石下垫上滚木,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主要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34.B
【解析】小车从斜坡滑下,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坡度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坡度越小,小车行驶得越近。B错误。
35.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出现波纹,说明音叉在振动。
36.C
【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用嘴在大小、长短都相同的3支试管的上方吹气,试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试管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快盛满水的试管中的空气柱最短,吹气时空气柱振动最快,发出的声音最高。
37.B
【解析】声音的大小叫音量,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轻轻地敲打大鼓,鼓面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声音小;反之用力地敲打大鼓,鼓面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声音大。
38.A
【解析】良好的口腔保健不是拥有健康美丽牙齿的唯一途径。饮食习惯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牙齿对我们消化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护牙齿。口腔不洁,细菌滋生,导致龋齿,经常吃糖果容易造成龋齿。
39.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A说法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B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这种说法正确。
C.说法错误,小的音叉振动快,产生的声音高。
40.C
【解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本题考查了声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不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读书声。
41.B
【解析】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郭,耳郭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声波。纸喇叭放大了耳郭的作用,使其聚集声音的能力变强了。故B选项正确。
42.A
【解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心脏属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故选A。
43.B
【解析】呼吸作用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人类的任何一个活动都需要能量,而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人类的呼吸作用。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44.B
【解析】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把白菜、馒头、香蕉归为一类,把鱼、虾、牛肉归为一类,这是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的。故选B。
45.A
【解析】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有益摩擦要增大,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害的摩擦要小,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等。冰雪天气,司机会在车轮上绕上铁链。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止汽车打滑。故A选项正确。
46.B
【解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唾液是一种重要的消化液,能够润滑和初步分解食物。
47.B
【解析】食物进入人体的入口是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经过食管把食物推送到胃中,胃通过搅磨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初步消化。食物下一步进入小肠,消化吸取营养物质,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吸收多余的水分,最后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排出体外。所以食物“旅行”的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B选项正确。
48.B
【解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靠气球反冲力运动的小车,它的运动方向与气球喷气方向相反。
49.A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撞击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撞击前瞬间,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撞击后将能量传递给了木块。
50.C
【解析】大自然的声音多种多样,有的是动物的叫声;有的是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叫声、风声;还有的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如汽车的喇叭声。故选C。
51.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振动产生波纹。故选B。
52.C
【解析】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故选C。
53.A
【解析】敲击音叉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的高低不变。故选A。
54.C
【解析】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笛子属于管乐器,钢琴属于击弦乐器,架子鼓属于打击乐器。故选C。
55.A
【解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腔—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气管—鼻腔。故选A。
56.B
【解析】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故选B。
57.A
【解析】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经常锻炼,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故选A。
58.C
【解析】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荤食类食物和素食类食物,它们分别来自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按照食物的主次分类,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还可以按照生熟分类分为熟食和生食等。西蓝花蛋炒饭里面有西蓝花、蛋、米饭三种食物,所以西蓝花蛋炒饭应该记为三种食物。
59.B
【解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顶层是盐和油。底层是谷物类,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应该多吃。故选B。
60.A
【解析】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都是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故选A。
61.A
【解析】在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这个推力就叫做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故选A。
62.C
【解析】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不一样的。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远;缠绕圈数少,产生的力越小,小车行驶得近。
63.B
【解析】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因为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是正比例关系,故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故选B。
64.C
【解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篮球在地上滚了一会儿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