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填空题(新疆)
一、填空题
1.(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身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来自( )。
2.(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面粉、面条、面包、米饭、馕、芋头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
3.(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称它为 类。
4.(19-20·新疆·期末)写出3个你的相貌特征( )、( )、( )。
5.(19-20·新疆·期末)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点叫(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
6.(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电能的单位是( )。
7.(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钻木取火这活动中,能量从( )能转换成( )能。
8.(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燃烧的炭火具有两种形式的能量,分别是( )和光能。
9.(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煤炭的开采方式包括( )和( )。
10.(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生活中常见的矿物有( )、( )、( )、( )等。
11.(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分别是( )、 地幔、( )。
12.(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火山的种类分为( )、( )、休眠火山。
13.(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能够预测地震的仪器-( )。
14.(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 )级的大地震。
15.(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 )。
16.(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营养成分主要场所是( ),大肠主要吸收( )。
17.(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检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利用灼烧法来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是产生一股( )的气味。
18.(20-21·新疆·期末)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 )推的力。
A.向内 B.向外 C.向上
19.(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水果和蔬菜中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和 ( )。
20.(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瘦肉、牛奶、鸡蛋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植物油和动物油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
21.(21-22·新疆塔城·期末)人的眼皮有单眼皮和 两种表现性状。
22.(20-21·新疆·期末)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 )、( )、( )。
23.(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滥砍滥伐,破坏森林会造成( )、( )、( )、( )等自然灾害。
24.(21-22·新疆塔城·期末)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分为 和木本植物。
25.(20-21·新疆·期末)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汽油具有( )能。
26.(20-21·新疆·期末)增加纸梁的 和 可以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27.(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微生物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进行分解,所以微生物也叫作( )。
28.(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在校园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生物,其中蚯蚓、蜻蜓因为身体中都没有 ,所以被生物学家归为一大类。
29.(20-21·新疆·期末)电流可以产生( )。
30.(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生物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像链条那样的关系叫作( ),食物链常常从( )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结束。
31.(20-21·新疆·期末)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 )、( )的。
32.(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橘子在南方可以结成又大又甜的( ),在北方只能结成又小又苦的( )。
33.(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
34.(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在滑轮组中,定滑轮起到的作用是改变 ,而动滑轮起到的作用是 ,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
35.(20-21·新疆·期末)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 ,它们都是能源。
36.(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青蛙和乌龟、蛇通过( )的方式来适应冬季的低气温。
37.(21-22·新疆塔城·期末)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 ,它可以很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38.(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瓦楞纸板是一个多层的黏合体,它最少由一层波浪形夹层及一层纸板构成,在生活中很常见。 当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39.(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杠杆都有三个重要位置。杠杆上用力的点叫 ,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
40.(20-21·新疆·期末)生物体中的拱形有( )、( )、( )。
41.(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 )、( )、( )、( )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是同种植物对这些因素需求和适应能力不一样。
42.(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实验发现,纸片宽度变成2倍,纸张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到2倍,如果纸的厚度变成2倍,那么纸张抗弯曲能力增强的程度会 2倍。(大于、小于或等于)
43.(20-21·新疆·期末)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 )和阻力点。
44.(20-21·新疆·期末)在能量中, 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45.(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爬山虎的叶子都展开互不遮盖,这样有利每片叶子获取( )。
46.(21-22·新疆克拉玛依·期末)8月2日,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赛结束,中国组合钟天使/鲍珊菊夺得冠军,自行车是靠人的力量前进的,人脚蹬的力是通过 传到车轮上去的。
47.(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盘山公路一般运用了 原理。盘山公路的坡度越小,越 。
48.(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地球公转一周是( )年。
49.(20-21·新疆·期末)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 ),类似的简单机械还有( )、( )等。
50.(20-21·新疆·期末)动植物具有与 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51.(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植物的根生长具有( )性、( )性、( )性。
52.(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普通5号电池是把 能转化成了 能。
53.(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 )、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54.(19-20·新疆·期末)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 、 、 等。
55.(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如图所示,在四边形中加上斜杆会增加四边形的 。当有如图示中的力分别在图①图②两图中的四边形上用力时,图①中的斜杆表现出 ,图②中的斜杆表现出 。(填“拉力”或“推力”)
56.(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科学家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两大类: 的植物和 的植物;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动物。
57.(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是( )。
58.(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拱形桥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桥面在拱的下方的拱桥,桥面拉住了 ,抵消拱产生的 ,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59.(23-24·新疆巴音郭楞·期末)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化为( ),可吸起钢铁;断电时,( )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60.(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自行车通过 和 把我们脚蹬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大齿轮28个齿,小齿轮14个齿,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 圈。
参考答案:
1.食物
【解析】身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来自食物。食物中储存有化学能,人体的消化过程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体的化学能,储存在人体,供生命活动需要。
2.糖类
【解析】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由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面粉、面条、面包、米饭、馕、芋头等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可为我们提供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3.鱼
【解析】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身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鱼类。
4.双眼皮 厚嘴唇 卷头发
【解析】不同的种族、民族、区域,脸部的特征都各不相同。我能写出自己的三个相貌特征;如;浓眉大眼、双眼皮、厚嘴唇、卷头发等。
5.阻力点 支点
【解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6.度
【解析】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就用了1度电能。功率大的用电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7.动 热能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动能转化为热能。
8.热能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燃烧的炭火具有两种形式的能量,分别是热能和光能。
9.露天开采 地下开采
【解析】2亿~3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生长茂盛,生长在海边或湖泊的大量植物,逐渐被沉积的泥沙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埋越深。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了煤。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10.煤 石油 金矿石 铁矿石
【解析】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铁矿石、石灰石等。
11.地壳 地核
【解析】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
12.活火山 死火山
【解析】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火山喷发时,岩浆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熔岩高原等。火山的种类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13.地动仪
【解析】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地动仪。
14.8.0
【解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烈度达到11度,共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是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15.肝脏
【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血液流经肝脏时,一些有害物质可被肝脏产生的酶进行分解。
16.小肠 水、无机盐
【解析】人体的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胃部、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在人体消化道中,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大肠主要吸收多余的水、无机盐等。
17.烧焦羽毛
【解析】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检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的方法是将食物放在火上烧,若食物燃烧后发出烧焦羽毛的味道,说明该食物中一定含有蛋白质。
18.B
【解析】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19.维生素 矿物质
【解析】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非常丰富,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水果和蔬菜中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20.蛋白质 脂肪
【解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瘦肉、牛奶、鸡蛋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植物油和动物油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脂肪。
21.双眼皮
【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22.煤 石油 天然气
【解析】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都是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
23.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沙尘暴 龙卷风
【解析】森林对于保持水土有着重要作用,乱砍滥伐森林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
24.草本植物
【解析】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
25.动能 化学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汽油具有化学能。
26.宽度 厚度
【解析】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27.分解者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植物被称为生产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人、牛、猪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被称为消费者。
28.脊柱
【解析】自然界的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具有脊柱的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是无脊椎动物。在校园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生物,其中蚯蚓、蜻蜓因为身体中都没有脊柱,所以被生物学家归为一大类。
29.磁性
【解析】通电线圈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即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30. 物链 绿色植物
【解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食物链常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结束。
31.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解析】高塔不倾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
32.柑橘 枳子
【解析】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3.南北极会改变
【解析】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有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池正负极的接法,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南北极会改变。
34.方向 省力
【解析】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35.太阳能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36.冬眠
【解析】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结构和习性来适应环境,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青蛙和乌龟、蛇通过冬眠的方式来适应冬季的低气温。
37.足弓
【解析】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38.拱
【解析】拱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拱形可以是圆或圆柱体的一部分,有时球形的一部分也算,也可以是抛物线、椭圆的一部分。把桥梁建成拱形,目的是增加桥的承重力,更加坚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
39.用力点 支点
【解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0.人的头骨 蛋壳 乌龟的壳
【解析】拱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拱形可以是圆或圆柱体的一部分,有时球形的一部分也算,也可以是抛物线、椭圆的一部分。拱形受压时会把这个力传给相邻的部分抵住拱足散发的力就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蛋壳、乌龟的壳等。所以拱形所能承受的力量更重。
41.阳光 水分 温度 土壤
【解析】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习性的植物,环境也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区域性分布。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不一样,这决定了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
42.大于
【解析】纸片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片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增加纸片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因为厚度所提供的支持力是在重力作用的方向上,是对整体承重能力的提升,而宽度只是为了减小局部压强,虽然也能提高抗弯曲能力,但效果没有前者好。所以实验发现,纸片宽度变成2倍,纸张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到2倍。如果纸的厚度变成2倍,那么纸张抗弯曲能力增强的程度会大于2倍。
43.支点
【解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4.电能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5.阳光
【解析】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且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
46.链条
【解析】链传动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地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人腿蹬踏板,踏板连接着齿轮,齿轮连接着链条,链条再连在后面的轮子上的齿轮,然后齿轮和车轮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踏板和一个齿轮连在一起,后面的车轮和后面的齿轮连在一起,中间靠链条传动,所以是通过链条传动传到车轮上去的。
47.斜面 省力
【解析】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费力。一条直的上山公路坡度很大,盘山公路一般运用了斜面原理,由于路程的延长而使坡度变小,达到省力效果,从而让汽车轻轻松松地行驶。
48.一
【解析】地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旋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9.杠杆 螺丝刀 钉锤
【解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类似的简单机械还有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还有老虎钳、剪刀、扳手等。
50.环境
【解析】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51.向水 向地 向化
【解析】植物的向性运动,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触性、向化性等。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化性,朝着肥料多的方向生长。
52.化学 电
【解析】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能量转化是指形式变化,由内能变为机械能,或由机械能变为内能,是能量存在的形式的变化。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普通5号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53.厚
【解析】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
54.杠杆 斜面 轮轴
【解析】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5.稳定性 推力 拉力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点和受力方向的不同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如图所示,在四边形中加上斜杆会增加四边形的稳定性。当图示中的力分别在图①图②两图中的四边形上用力时,图①中的斜杆表现出推力,图②中的斜杆表现出拉力。
56.开花 不开花 脊椎 无脊椎
【解析】分类是辨认动植物和研究动植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家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脊椎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脊柱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昆虫等。
57. 不同
【解析】在放大镜下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发现它们的形状不同。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58.拱足 外推力
【解析】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外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59.磁能 磁能
【解析】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起重机利用的就是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电能转换为磁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电磁铁的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60.齿轮 链条 2
【解析】自行车通过链条和齿轮把我们脚蹬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大齿轮32个齿,小齿轮16个齿,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2圈。大齿轮(32齿)带动小齿轮(16齿)转动,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大齿轮的齿数×转动的圈数=小齿轮的齿数×转动的圈数,大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大齿轮转1圈时,32×1=16×2,小齿轮转动2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