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1课 正面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大单元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21课 正面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大单元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8 10: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导入
思考
视频中的歌曲是?歌曲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是如何抗日的?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3课时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名词释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思考
自主阅读课本94-100页大字部分,梳理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战役
1938.1—9
1938.6—10
1941.12
1937.8—11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正面战场
1944年初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淞沪会战
1937.8-11
徐州会战
1938.1-5
武汉会战
1938.6-10
长沙会战
1939.9-1942.1
豫湘桂战役
1944.4-12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
思考
日军为何要进攻台儿庄?
徐州是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日军企图合攻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
思考
阅读教材,完成台儿庄战役概况。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李宗仁在台儿庄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武汉会战
思考
阅读教材,完成武汉会战概况。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蒋介石
战役
特点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万家岭大捷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
——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意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武汉会战
思考
武汉、广州失陷后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15个月战争中,他的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财,毁灭了数百架飞机和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
——毛泽东《论新阶段》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西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集结重兵12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进行了防御作战,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战果堪比台儿庄战役”!
——英国《泰晤士报》
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豫湘桂战役
思考
阅读材料,豫湘桂战役为何会全线溃败?
豫湘桂会战历时8个月 (1944年4-12月) ,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而告终,国民党军队损失近60万人,丢失豫、湘、桂、粤、闽等省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6个城市、衡阳等7个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遭到破坏,数千万百姓遭受到生命财产威胁与损失。这与国民政府军队腐朽无能、消极作战有密切关系。
——张海鹏等《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思考
阅读相关史事,结合所学战役,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那些精神?
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思考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队与日军进行了22次大会战,较大规模战役1117次,小战斗38931次,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有效阻止了日军北上侵略苏联;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步伐。
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
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还是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子目一:平型关大捷
子目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子目三:百团大战
思考
结合教材目录,概括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抗日举措。
配合正面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
发表《论持久战》增强坚持抗战决心和信心
创建抗日根据地,展开游击战
领导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北平
太原
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平型关
平型关战略地位: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事件 时间 作战部队 领导人
平型关大捷 1937.9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思考
阅读课本,结合史料,完成平型关大捷的表格。
平型关战斗的特别意义,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军的士气。在敌人方面……使日寇知道中国大有人在,锐气挫折,不敢如以前那样的长驱直进。
——纪录片《我的抗战》
林彪
大捷后115师战士凯旋而归
缴获的日军物资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毛泽东《论持久战》
……
1938.5.16
徐州沦陷
1937.11.12
上海沦陷
1937.11.8
太原沦陷
1937.12.13
南京沦陷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龚德柏《中央周刊》
速胜论
亡国论
我们是弱国,我们所谓抵抗,其内容只是牺牲。中国无法战胜日本,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
——汪精卫《最后关头》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论持久战》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毛泽东《论持久战》
思考
什么是《论持久战》?其意义是什么?
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
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日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整理自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6
①中国不能速胜
②中国不会亡国
③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思考
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找找有哪些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所在地在哪?
第一个抗日
根据地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 主要创建者
晋察冀 聂荣臻
晋冀鲁豫 刘伯承 邓小平 徐向前
晋西北 贺龙 关向应
山东 肖华、张经武等
华中 陈毅、张鼎丞等
…… 作用: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思考
阅读课本p103-104页找到中共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
政治
经济
展开群众性的
人民游击战争
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建立
抗日民主政权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地道战情境图
◎地雷战情境图
◎麻雀战:游击队依靠群众,三五成群对敌人突然袭击
◎破袭战:以破坏或袭击敌后方和纵深内重要目标为主的作战
◎水上游击战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根据地百姓参加投票
◎根据地拥护减租减息
◎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
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
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
敌后抗战力量壮大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战的整体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面对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囚笼政策
封锁沟
铁丝网
事件 时间 目标 领导人
百团大战 1940下半年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思考
阅读课本,结合史料,完成百团大战的表格。
◎百团大战形势图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和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思考
阅读史料,总结百团大战的地位和影响?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提到百团大战时说:“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日方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这次战役,使我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声誉大增。……边区广大民兵英勇参战,群众热烈支前,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节选
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③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地位:抗战时期八路军主动对日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意义:①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思考
全面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联系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作战方式
作战路线
联系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防御战
游击战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
打破日本3个月
灭亡中国迷梦
正面战场
最大的胜仗
抗战进入
相持阶段
国内外
影响深远
一溃千里
丢失大面积土地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主动对日作战
第一个重大胜利
主动对日发起的
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战略防御阶段
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的主战场
战略相持阶段
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的主战场
课堂小结
当堂测试
1.(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词作家田汉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战 D.百团大战
2.(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中国军队抗战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C
B
当堂测试
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这场战役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这场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4.(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广阔的地域上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战役,他们在敌人后方扒铁路、炸桥梁、毁公路、围攻炮楼和据点,历时四个多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C
B
当堂测试
5.(2024·陕西·中考真题)下列分别是我抗日军民在华北破袭铁路统计图和破袭铁路线场景。场景反映的破袭行动高潮出现在( )
A.五四运动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D
当堂测试
6.(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1940年,某报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了。”这篇社论反映出( )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 D.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的积极影响
7.(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邓子恢主持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由主七佃三的“三七分租”,逐渐改变为佃七主三的“倒三七分租”;为打击农村高利贷而规定为“分半给息”,即实行一分半利息,以保护贫苦农民利益。这些举措实施的土地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减租减息政策 C.耕者有其田 D.包产到户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