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2.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他相关的是( )
①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②成立华兴会③组建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④提出三民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以下对材料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推翻清朝贵族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D.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4.孙中山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为克服革命团体的弊端,革命派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 B.创办中国同盟会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创办黄埔军校
5.下列有关《时务报》和《民报》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 D.致力于推翻清政府
6.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武汉得此美誉主要是因为(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8.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因为(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各地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 D.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
9.“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鳝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陈独秀
10.《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 10 月 10 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 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护法运动 C.戊戌变法 D.武昌起义
11.“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
A.《民报》 B.《中华民国约法》
C.《明定国是》诏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以下属于“他”的活动的有(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逼迫宣统帝退位③成立中华民国④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4.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15.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民国24年 B.民国25年 C.民国26年 D.民国27年
16.孙中山:“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所说的“一人冠冕”指( )
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17.1924年1月16日,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问题》中指出:“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B.清帝退位
C.军阀的割据混战 D.二次革命
18.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讨袁”的原因是( )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袁世凯接受就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9.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为独裁采取了一系列活动。下列哪一事件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 )
A.宋教仁被暗杀 B.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 D.强迫清朝皇帝退位
20.“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人再一次抗争。”这里的“窃国大盗变身”指的是( )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宣统帝被迫退位 D.推行维新变法
二、简答题
2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辛亥革命的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之一是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另一项革命成果是颁布了一个法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请写出这个文件名称
(3)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什么历史贡献
(4)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1925年)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 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子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美国心得
材料三: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 个巨大进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提出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的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三,归纳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些革命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为维护这些革命主张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孙中山提出的目标为什么能被民众所接受?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C
6.A
7.B
8.D
9.B
10.D
11.D
12.A
13.C
14.D
15.C
16.C
17.C
18.D
19.A
20.B
21.(1)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说明了在当时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22.(1)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不足:不关注民生。主张:实行民生主义
(3)目标:初步实现了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两大目标。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表达了近代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