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能让我们穿梭时空,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在那个时代下诗人的爱恨情仇。本堂课,我们将学习三首短诗《月夜》《风雨吟》《统一》。这几首短诗,语言凝练而含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多样的思考。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去解读这几首诗吧。
短诗五首
第一课时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
2.联系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评价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3.能学会多角度鉴赏诗歌
《月夜》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来转向旧体诗写作。沈尹默五四前后发表新诗共计17首,《______》是他的处女作。有人评价《月夜》“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一首散文诗”,且“具新诗的美德”,“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1.知识链接,自主阅读。
沈尹默
月夜
芦荻,原名_______,广东南海人,诗人。三十年代曾编辑诗刊,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漓水》的编辑。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的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_______》《旗下高歌》《__________》《海南颂》《芦荻诗选》等。
陈培迪
远帆
田园新歌
《统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到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聂鲁达
智利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并于同年加入了智利共产党。1950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1971年10月获______________。
诺贝尔文学奖
墓pàn( ) duò手( ) 寂寞( )
2.把握下列字音字形 。
mò
畔
舵
3.熟读诗歌,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标出下列句子的重音。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1.读今思古,写出对应的句子。
(1)描写月光的古诗词:
(2)与风雨有关的古诗词:
(3)与花朵有关的古诗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认真思考《月夜》《风雨吟》《统一》三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意象呢
《月夜》:霜风、月光、高树。
《统一》:叶、花、果实、树木、大地。
《风雨吟》:风、雨、郊原、房舍。
探究一:明诗意,悟情感
1.朗读诗歌,发挥你的想象,理解《月夜》《风雨吟》《统一》三首诗歌的大意。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1.朗读诗歌,发挥你的想象,理解《月夜》《风雨吟》《统一》三首诗歌的大意。
《月夜》:
凛冽的风呼呼地刮着,皎洁的月亮悬挂天空,倾泻满地的银光。我和一株挺拔的树并排站在一起,但我却独立、坚强,没有丝毫想依靠着大树的意思。
《风雨吟》:
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刹那,令人不寒而栗。郊原像大海,浩渺无边,房舍如一叶叶扁舟,飘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面对风雨,我这年轻的舵手,自信、勇敢又坚强。
《统一》:
叶和花无论拥有怎样的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封建愚昧、封闭保守仍严重地戕害着我们的民族。因此,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实在是太重要了。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本诗表现了五四前后一代的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风雨吟》作于1941年12月,此时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而国民党政府又奉行不抵抗政策,一时之间中国大地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诗人却明显地感到,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一场大风暴即将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难以预料的世事时所产生的既有信心又深感迷茫的复杂心理。
《统一》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哲理:对立中存在着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探究二:析写法。回归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1.《月夜》中的主体是“我”,为什么还要写“霜风”和“月光”
2.《风雨吟》中诗人的感受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的
3.《统一》中诗人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一思想的
1.《月夜》中的主体是“我”,为什么还要写“霜风”和“月光”
通过比照“霜风”和“月光”中的树与人,以凸显对人格独立的追求。
2.《风雨吟》中诗人的感受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统一》中诗人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一思想的
所有的叶和一片叶,所有的花和一朵花,所有的树和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诗人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探究三:品语言
再读诗歌,赏析《月夜》、《风雨吟》、《统一》这三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月夜》的“韵”非常特殊。四句诗的最后一字都是“着”,但读起来并不显得重复拖沓,因为“着”在此作为词的后缀出现,是虚化的。诗歌真正的“韵”落在倒数第二字,即第二句的“照”和第四句的“靠”,所以读起来音韵和谐。
《风雨吟》“郊原如海,房舍如舟”两个比喻气势宏大,含义深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的思想情绪。简单几个字,但言简意赅,一“海”,一“舟”,相互映衬,发人深思。
《统一》中诗人用“花”“叶”“果实”描绘了一幅从开花到结果的美妙图景,借助生活中的平凡画面,表达的却是深厚的人生哲理:对立中存在着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月夜
诗人
霜风
月光
高树
追求解放
独立不倚
风雨吟
年轻舵手:自信又迷茫
房舍
郊原
舟
海
比喻
比喻
叶:一片所有
花:一朵所有
果实
哲理:对立中存在着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统一
1.请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及大意谈谈你对“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的理解。
该句诗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真相。
2. 《风雨吟》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和“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奔”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描绘出“大地”动荡的、不安定的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那种冲过来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