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8 16:0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外交家,他们就像夜空中璀璨的群星,照亮着历史天空,他们曾经演绎了很多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其中的一位——唐雎,一起去看看这位临危受命、出使秦国的策士是如何不辱使命,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的。
唐雎不辱使命
1.熟读课文,能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反复朗读课文,能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说话技巧的方法,评价人物性格
3.能理解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从中得到正义的熏陶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西汉______(人名)根据 整理编辑的。书中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这240年间各国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有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
战国史书
刘向
1.预习课文,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尔(   )
韩傀( )  休祲降于天( )
色挠( )  唐jū(   )
fú(   )然 天下gǎo(  )素
2.给下列标注的字注音。
náo
xiǎn
qiāng
guī
jìn



⑤以头抢地耳:_________
⑥秦王色挠:_______
⑦寡人谕矣:___________
⑧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
①不辱使命:___________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_______
③以大易小:________
④秦王怫然怒: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标蓝词的意思。
_
辱没,辜负
碰,撞
屈服
答应
交换
愤怒的样子
明白,懂得
只,仅仅
历史上关于不辱使命的典故
①晏子使楚: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婴,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婴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晏婴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②诸葛亮舌战群儒:刘备荆州大败,眼看走投无路,诸葛亮临危受命,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抗曹,使刘备脱险,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自主阅读
③烛之武巧退秦师: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国家(郑国)面临危难之时,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1.依据注释,疏通文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安陵君回答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这样,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终身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很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和魏国,而(转折)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充领土,可是(转折)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顺承)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吧?”唐雎回答道:“我未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将会有百万尸体倒下,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的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的发怒。那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天上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个勇士倘若发怒,倒下的尸体两具,血流五步,可是天下的人都将为此穿上白色孝服,今天就是这样。”(说完)拔出宝剑(顺承)站了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神色变得沮丧,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明白了:韩国、魏国都灭亡了,可是安陵却凭借(纵横)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了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寡 人 欲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限划2处)
②今 吾 以 十 倍 之 地(限划1处)
③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限划2处)
④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限划1处)
/
/
/
/
/
/
3.疏理文章结构,完成填空。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2-3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第3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4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与秦王的交锋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斗争的结局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
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2.解释下列标注出的多义词。
3.指出下列标蓝字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探究一:疏通积累,理解文意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错”同“措”,错意,在意。
“仓”同“苍”,青色。
2.解释下列标注出的多义词。
(1)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秦人使人谓安陵君曰( )
(2)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 )
秦王怫然怒( )
出使
派遣
……的样子
这样
(3)于
仓鹰击于殿上( )
受地于先王( )
(4)以
以头抢地尔( )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到,在

凭借

请广于君( )
以君为长者( )
徒以有先生也( )

因为

3.指出下列标蓝字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只,仅仅
不弯曲
道歉
感谢
(3)休祲降于天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吉祥
休息
1.浏览课文,说说文中有几个人物,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2.唐雎出使秦国的理由是什么?在出使的过程中,唐雎表达了怎样的立场?为了维护这一立场,唐雎做出了什么举动?最后结果怎样?
3.唐雎最终让秦王放弃了吞并安陵国的想法,除了他有胆有识,还在于他极擅言辞。请紧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进行探讨,讨论唐雎的说话技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1.浏览课文,说说文中有几个人物,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唐雎、秦王、安陵君。
主要人物是唐雎。理由:①文章的标题是《唐雎不辱使命》,文章主要叙述的是唐雎出使秦国,化解国家危机一事。②本文要塑造的是唐雎这样一个英雄形象。
2.唐雎出使秦国的理由是什么?在出使的过程中,唐雎表达了怎样的立场?为了维护这一立场,唐雎做出了什么举动?最后结果怎样?
①理由:秦王提出要“易安陵”,安陵君却“愿终守之”,而秦王“不悦”,在这危急时刻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②立场:到了秦国,面对咄咄逼人的秦王,唐雎有理有据地表达了不能交换的理由:“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以“布衣之怒”与秦王的“天子之怒”针锋相对,并效法“三子”挺剑而起,迫使秦王屈服。
④结果是“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
3.唐雎最终让秦王放弃了吞并安陵国的想法,除了他有胆有识,还在于他极擅言辞。请紧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进行探讨,讨论唐雎的说话技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面对秦王“天子之怒”的威吓,唐雎正气凛然,列举三位布衣刺客的经典例子,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否则“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有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
唐睢不辱使命
使秦原因
安陵君:愿终守之
秦王:欲易安陵
斗争经过
取得胜利
秦王:轻寡人与
反击护国
抵制骗局
唐睢:千里不易
秦王:天子之怒
唐睢:士之怒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1.翻译下列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一生守卫它,不敢交换!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
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同学们,学完本课你是否被义正辞严的唐雎圈粉了呢!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你列举出几例。
(1)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
(2)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