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出师表 课件(共55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出师表 课件(共55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8 16: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是书中对诸葛亮外貌的描述,寥寥几字足见其外形清逸儒雅。诸葛亮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学完本篇课文,同学们会对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臣的楷模。用当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妥妥的男神一枚”啊!
出师表
第一课时
2.能在知晓文章大意基础上初步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1.能积累文言词句,疏通文章大意。
诸葛亮,字______,号卧龙,蜀汉丞相,杰出的________、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是诸葛亮两次北伐(227年与228年)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课文为《前出师表》。
政治家
孔明
1.预习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2.给下列标注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崩殂( ) 懈怠( ) 恢弘( )
费祎( ) 行阵( ) 躬耕( )
卑鄙( ) 倾覆( ) 驽钝( ) 斟酌( ) 涕零( ) 妄自菲薄( )
陟罚臧否( ) 猥自枉屈( ) 以彰其咎( )
咨诹善道( ) ( )下 忠 ( )
( )奸犯科 ( )漏 ( )夜
( )除 ( )赏 诸 ( )
háng
huī



xiè



gēng
zhì

jiàn
zuò
quē

rǎng
zhēn
zhuó

fěi
wěi
jiù
zōu
xíng
hóu








  刘禅,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成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导致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因此后世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自主阅读
①崩殂(  )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③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④陟罚臧否(     )
⑤平明之理( )
⑥内外异法(    )
⑦简拔( )
1.解释下列标蓝词的意思。
指帝王之死
时候
朝廷
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
公平清明的治理
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选拔
⑧裨补阙漏( )
⑨行阵( )
⑩痛恨( )
躬耕于南阳(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猥自枉屈( )
夙夜忧叹( )
弥补缺失疏漏
行伍,部队
痛心、遗憾
亲自耕种
有名望,显贵
辱。谦辞
早晚,日日夜夜
攘除奸凶( )
至于斟酌损益(   )
以彰其咎(   )
咨诹善道(   )
临表涕零( )
庶竭驽钝(      )
庶,表示期望;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排除,铲除
损害,益处,即利弊
过失
询问
流泪,落泪
2.解释下列各组标注字的意思。
(1)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复兴之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2)所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功效
实现
用来
……的原因
1.对照前面对标蓝词语的解释及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注意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探究一:熟读成诵,疏通积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对陛下您进行报答。
1.对照前面对标蓝词语的解释及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注意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指帝王之死
时候
朝廷
疆场
追念
特殊的礼遇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即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发扬光大
说话不恰当
发扬,扩展
随意地看轻自己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提拔,晋升
赞扬和批评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负责专职的官员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让他们去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商讨,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好处。
二者皆是官名
忠良诚实的人
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选拔
(wèi)留给
我,谦称
弥补缺失疏漏
指有启发和帮助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能各得其所。
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
行伍,部队
蜀将
公正,公平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即西汉。下文的“后汉”即东汉
表示原因
都是古代官职名
痛心,遗憾
东汉的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名望,显贵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亲身耕种
东汉郡名,辖郡包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辱,谦辞
屈尊就卑
感奋激发
奔走效劳
奔走效劳
自那时以来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
早晚,日日夜夜
没有效果
不生长草木
平定
鼓励
表示期望
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排除,铲除
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洛阳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发扬圣德的话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用以征询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疏忽,怠慢
询问
揭示他们的过失
正确合理的言论
流泪,落泪
2.解释下列标蓝词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本布衣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候。
秋季。
感到痛心、遗憾。
深切憎恨。
平民。
布做的衣服。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
品质恶劣。
短浅。
1.本文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写的?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先主刘备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请简要概括。
探究二:联系背景,把握内容
1.本文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写的?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关头。
②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即将北伐。
(3)临崩寄大事
(2)临危授命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先主刘备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请简要概括。
(1)三顾茅庐
本文是作者在出师北伐之前对朝廷内政和军政所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隆的历史经验,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1.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危急存亡(    )
②妄自菲薄( )
③引喻失义(   )
④作奸犯科( )
⑤优劣得所( )
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随意地看轻自己
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⑥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
⑦苟且保全性命( )
⑧不长草的地方,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
⑨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在文中是谦辞
( )
不知所云
苟全性命
不毛之地
不知所云
2.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_________________ 东和:_______________
收二川:________________ 七擒:_______________
北拒:__________________ 排八阵:_____________
六出祁山
东和孙吴
收取东川、西川
北拒曹魏
摆设八阵图
七擒孟获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章的大意,初步地理解了诸葛亮这位杰出的蜀汉丞相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那么,本节课我们将从诸葛亮提出建议的积极意义、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及对诸葛亮忠贞报国思想感情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出师表
第二课时
2.能鉴赏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1.能理解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意义。
3.能评价诸葛亮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
①陟罚臧否: 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奸犯科: _________________
③躬耕于南阳: _______________
④以彰其咎: _________________
⑤临表涕零: 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句中标蓝的字。
批评
奸邪的事情
亲自
公布
眼泪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能各得其所。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用来征询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与《出师表》有关的名句: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白居易《尚不明》)
自主阅读
①作者分析当前形势,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出师战略目标(政治愿望)的句子是“北定_____,兴复_____,还于_____”。
③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中表明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开张圣听
陟罚
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中原
汉室
旧都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
难之间
2.因为诸葛亮的“躬耕”地,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互不相让,究其原因,在于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下面的材料是“襄阳说”的论据,请你从语文课本中为“南阳说”找出两个论据。
“襄阳说”的论据:隆中是一地名,指今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汉水南边的隆中山。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首次谈话内容定名为《隆中对》,显然是认为文中“亮躬耕陇亩”之地便是隆中。
“南阳说”的论据: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诸葛亮分析当时形势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交代这些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3.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探究一:梳理内容
1.文中诸葛亮分析当时形势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交代这些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作者这样说是想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求存,以竟先帝之业。
不利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败亡。
有利条件: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那么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对贤臣“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3.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政府或个人要听得进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各种提案或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也成为听取意见的一个重要渠道。
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分明,尤其是在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下,更要树立法律的权威。不管是谁,不管官职有多大,只要触犯法律,都要予以惩处,绝不姑息。
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交朋友也是如此,要与那些品行端正的人交往,不要与那些品行不端的人交往。作为领导干部,要对身边的人明察秋毫,不能被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蒙蔽双眼,要谨防被身边的人欺骗。
可以用“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诸葛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回答。
探究二:分析形象
示例一: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忠贞的诸葛亮,理由是诸葛亮对先主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并把恩情报答在刘禅身上。
示例二: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思虑周密的诸葛亮,理由是此次北伐,为了走得放心,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推荐了很多贤臣。
示例三: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有智慧的诸葛亮,理由是此次北伐,为了取得后主的信任,诸葛亮追忆了自己追随先帝的经历,向后主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本文是一篇表文,作者将抒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请仔细品味,文中有哪几种感情?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探究三:鉴赏写法
文中包含着这样几种感情:
示例一:
文中包含着作者效忠刘氏父子的忠贞之情。如作者在文中追忆了刘备“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之事,都是为了要表明自己的心迹:先主对“我”恩重如山,“我”一定要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以说是这种感情的直接表露。
示例二:
文中包含着作者对后主孱弱的忧虑及忧国之情。在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因为后主本人毫无主见,容易偏听宦官的谗言,所以,出师前,诸葛亮要“切切开导,勤勤叮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
出师表
第一部分: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追忆往事
第三部分:临别嘱托
三顾茅庐
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临终寄大事
陛下:用贤臣、宜自谋
我:奖率三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表达方式
临危委重任
抒情、议论
表达方式
抒情、记叙
表达方式
抒情
为国尽忠是中华传统美德。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为国尽忠在诸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太宗①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②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④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链接材料二】嗣⑤当激厉士卒,北逾沙漠,尽屠夷种。迎二圣⑥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⑦,主上奠枕⑧,余⑨之愿也。
(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
【注】①太宗:李世民,唐代皇帝。②征:魏征,唐初政治家。③雅:平日,向来。④劳:慰劳。⑤嗣:随后,接下来。⑥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⑦虞:忧虑,忧患。⑧奠枕:安枕。⑨余:指岳飞。
为国尽忠在诸葛亮身上体现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为国家鞠躬尽瘁。
在魏征身上体现为向唐太宗直言进谏。
在岳飞身上体现为立志收复失地、迎回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