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5 16: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生物学家把这样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__________。
答案:食物链
解析:解答: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定义。
2、食物链的源头是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植物|凶猛的动物
解析:解答: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源头和终点。
3、大自然的清洁工是__________。
答案:分解者
解析:解答:大自然的清洁工是分解者。它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和废气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分析: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
4、构成食物链的群体: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析:解答:构成食物链的群体: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大自然的清洁工的分解者。
分析:本题考查构成食物链的群体。
5、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一张复杂的___________。
答案:食物网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在许多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网的定义。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解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分析:本题考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7、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_______。
答案:植物
解析:解答: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营养来源。
8、作为__________的植物,其养料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光合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是生产者,其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养料来源。
二、判断题
9、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将受到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断裂对我们的影响。
10、食物链总是从动物开始到植物结束。(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源头和终点。
三、选择题
11、下列属于珍稀、胎生的动物是( )
A.丹顶鹤和中华鲟B.扬子鳄和金丝猴C.白鳍豚和东北虎
答案:C
解析:解答:白鳍豚和东北虎属于珍稀的胎生动物;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珍稀动物。
12、在下列各组动物中,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
A.大象、狮子、河马、犀牛 B.袋鼠、鸭嘴兽、猎豹 C.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
答案:C
解析:解答: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珍稀动物。
13、下列选项,表示正确的食物链的是( )
A、稻子→蝗虫→青蛙→蛇→鹰 B、蝗虫→稻子→青蛙→蛇→鹰
C、稻子→青蛙→蝗虫→蛇→鹰
答案:A
解析:解答:蝗虫吃稻子,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老鹰吃蛇,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四、解答题
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你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成语吗?
答案:螳螂以蝉为食,而黄雀又以螳螂为食,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羊入虎口等。
解析:解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类似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羊入虎口等。
分析:本题考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15、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复杂的有机物将无法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也就没有了供绿色植物利用而再制造的有机物,食物链将会破坏,生产者、消费者会灭绝
解析:解答:大自然的清洁工是分解者。它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和废气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分析: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