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现代诗歌两首》(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届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现代诗歌两首》(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5 19: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导入新课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自杀者,是指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精神病人,是指近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相信未来》一个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 学习目标1、认识食指,了解他在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3、诵读《相信未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青春忧伤和对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重点、难点?: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和培养新诗鉴赏能力?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疯狂的岁月——红卫兵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疯狂的岁月——大字报 大字报不知是否为文革的发明,但肯定在文革发展到了极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铺天盖地,势如潮涌。
疯狂岁月——批斗会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
一、朗诵:
1、读准字音。
2、准确断句。
3、把握节奏。
4、掌握情感。二、分析鉴赏诗歌意象1、仔细阅读1、2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学生讨论思考2. 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D.鲜花——收获的果实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D3.谈谈你对“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诗的理解。明确:“凝露的枯藤”指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整个诗句将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理想糅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三: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四、前三节手法的运用明确:本诗的前三节,作者用反复的手法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五、《相信未来》前三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相信未来”这撼人心魄的信念。请分析4、5、6节,指出作者“相信未来”的理由是什么?

最后一节结构及表达方式如何,试分析?·你认为诗题“相信未来”有几层含义?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说明。明确: 一般来说,至少应有以下两方面的理解:
一是对现实的不满;
二是相信历史和未来会有公正的评价。开放性?题.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同时说明理由。(答题不少于150字) (二)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看了这两幅画面,大家心中有什么感受 ? 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感觉到了,看了这幅画以后,同学们心中不约而同地油然而生两个字——“祖国”。那么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祖国”这两个字也会在你的心中涌动呢? 可是同学们,我请大家再看一组画面,看到下面这组画面中的景象时,“祖国”这两个字是否还会在你心中涌动呢? 看了这组画面,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表情凝重,更多的同学若有所思。同学们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这些画面也许比较陌生。这些画面提醒我们,祖国不仅有今天的辉煌,还有饱经沧桑的过去和曾经的贫穷凋敝。三十多年前,我们的国家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浩劫之苦,满目疮痍,百废待兴。1979年4月,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人民开始摆脱贫困的束缚,走向民族的振兴!当时,有一位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注视着祖国的变化,怀着拳拳的女儿之心,用诗歌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这位诗人,就是舒婷。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去聆听她的心声。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在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光荣”“自由”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这首诗获得了中国作协“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听课文朗读注意下列字音:干瘪 驳船 蜗行
胚芽 迷惘 隧洞绯红 淤滩 纤绳biě bówōpēiwǎngsuìfēiyūqiàn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你是通过哪些具体词句或具体形象体会出来的呢? 朗读课文思考: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乡村厂矿收获中国的 窘迫艰难农业中国的 艰难沉重工业 空洞贫乏收获困境中国的 缓慢前进局面这些意象之间有什么联系?都表现了祖国——中国的特点,概括出中国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对上节诗的总结希望比喻。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又未落地面。比喻人民千百年来未能实现的希望。朗读第二节,思考:
本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呢?思想上的束缚▲▲本节感情有什么变化?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与上节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些意象有些什么共同特点?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朗读第三节,思考:我是你十万万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微小的我是祖国的一部分诗人把自己完全融入祖国和人民之中。 热爱

奉献朗读第四节,思考:祖国是诗人,更是广大人民。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的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小我”与“大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节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讨论: 这首诗是诗人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诗人自己;
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
是祖国肌体的一部分;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贫困
悲哀
痛苦的希望
未落地的花朵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你“我”血肉相连
从“我”这取得:
富饶、荣光、自由过去的落后现在的痛苦未来的希望自我的奉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意象群祖国啊面对祖国长期以来贫穷和落后而发出祖国啊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的痛苦的呼喊祖国啊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的欣喜的呼喊祖国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反复咏唱感情逐层加深写作手法:四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最后,老师提议,让我们面对国旗,再次发出我们心底最深情的呼唤吧——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