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盐类水解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的三大守恒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3 盐类水解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的三大守恒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28 19:58:13

文档简介

课时21 盐类水解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的三大守恒
1. 能列举盐类水解在实际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并依据盐类水解的原理进行解释,体会化学原理的应用价值。
2. 认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一、 能力打底 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盐类水解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2) 盐溶液呈中性,盐的类型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 )
(3) NaHSO4溶液呈酸性,是因其发生了水解反应。( × )
(4) 同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的pH:Na2CO3<NaHCO3。( × )
(5) 因盐的水解,Al3+与AlO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 )
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原因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FeCl3显酸性 Fe3++3H2O??Fe(OH)3+3H+
配制或保存某些盐溶液 盛放Na2CO3溶液不能用带 玻璃塞 的试剂瓶 Na2CO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把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 盐酸 或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 硫酸  抑制Fe3+、Cu2+水解
判断盐溶液蒸干产物 加热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OH)3 FeCl3水解产物之一为易挥发的HCl,导致水解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最终得到Fe(OH)3
胶体的制取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 Fe3++3H2OFe(OH)3(胶体)+3H+
净水剂 明矾可作净水剂 Al3++3H2O??Al(OH)3(胶体)+3H+,明矾水解生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水中悬浮物的作用
物质的提纯 加入CuO[或Cu(OH)2、CuCO3],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 加入CuO[或Cu(OH)2、CuCO3],促进Fe3++3H2O??Fe(OH)3+3H+的平衡正向移动,生成 Fe(OH)3 沉淀,过滤除去
离子共存的判断 Al3+与AlO、CO、HCO等不能大量共存 因相互促进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泡沫灭火器 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 Al3++3HCO===Al(OH)3↓+3CO2↑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 2NH+CO??2NH3↑+H2O+CO2↑
作除锈剂 NH4Cl溶液显酸性 NH+H2O??NH3·H2O+H+,铁锈与H+反应
三、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守恒关系
1. 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如NaHCO3溶液中有Na+、H+、HCO、CO、OH-,推出 c(Na+)+c(H+)=c(HCO)+2c(CO)+c(OH-) 。
2. 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
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因HCO水解(HCO+H2O??H2CO3+OH-)以及HCO电离(HCO??H++CO),C元素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HCO、H2CO3、CO,由n(Na+)∶n(C)=1∶1,得 c(Na+)=c(HCO)+c(CO)+c(H2CO3) 。
3.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等过程中得到的质子(H+)数等于失去的质子(H+)数。如NaHCO3溶液中:
即有 c(H+)+c(H2CO3)=c(OH-)+c(CO) 。
另外,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出。
以KHS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 c(K+)+c(H+)=c(OH-)+c(HS-)+2c(S2-) ①,
物料守恒式为 c(K+)=c(HS-)+c(S2-)+c(H2S) ②,由①-②消去没有参与变化的K+,得质子守恒式为 c(H+)+c(H2S)=c(OH-)+c(S2-) 。
类型1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2023·丹阳模拟)下列做法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 D )
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碳铵混合使用
C. 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酯类油污
D. 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解析] 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A项与盐的水解有关;K2CO3水解呈碱性,与碳铵混合,生成氨气,使氮肥失效,B项与盐的水解有关;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促进油脂的水解,C项与盐的水解有关; 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其中硫酸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D项与与盐的水解无关。
类型2 溶液中粒子浓度守恒关系的判断
 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B )
A. 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 Na2C2O4溶液:c(OH-)=c(H+)+c(HC2O)+2c(H2C2O4)
C. Na2CO3溶液:c(Na+)+c(H+)=2c(CO)+c(OH-)
D. 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解析] Na2S溶液中S2-发生水解反应:S2-+H2O??HS-+OH-,HS-+H2O??H2S+OH-,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OH-)>c(HS-)>c(H2S),A错误;Na2C2O4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OH-)=c(H+)+c(HC2O)+2c(H2C2O4),B正确;Na2CO3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CO)+c(OH-)+c(HCO),C错误;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Ca2+)=c(CH3COO-)+c(CH3COOH)+c(Cl-),D错误。
类型3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C )
A.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
c(Na+)>c(Cl-)>c(CH3COO-)>c(OH-)
B. 0.1 mol/L NH4Cl溶液与0.1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
c(NH3·H2O)>c(NH)>c(Cl-)>c(OH-)
C. 0.1 mol/L Na2CO3溶液与0.1 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O)+c(HCO)+c(H2CO3)
D. 0.1 mol/L Na2C2O4溶液与0.1 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
2c(C2O)+c(HC2O)+c(OH-)=c(Na+)+c(H+)
[解析]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醋酸电离,溶液显酸性,则c(Na+)=c(Cl-)>c(CH3COO-)>c(OH-),A错误;0.1 mol/L NH4Cl溶液与0.1 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这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则c(NH)>c(Cl-)>c(NH3·H2O)>c(OH-),B错误;0.1 mol/L Na2CO3溶液与0.1 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n(Na)∶n(C)=3∶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3[c(CO)+c(HCO)+c(H2CO3)],则得:c(Na+)=c(CO)+c(HCO)+c(H2CO3),C正确;0.1 mol/L Na2C2O4溶液与 0.1 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二者恰好反应生成草酸氢钠和氯化钠,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2c(C2O)+c(HC2O)+c(OH-)+c(Cl-)=c(Na+)+c(H+),D错误。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 Na2CO3溶液不可保存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
D. 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2CO3和Al2(SO4)3
[解析] AlCl3与Al2(SO4)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lCl3+3H2O??Al(OH)3+3HCl,Al2(SO4)3+6H2O??2Al(OH)3+3H2SO4,加热,促进水解,由于盐酸为挥发性酸,硫酸为难挥发性酸,故前者最终产物为Al2O3,后者最终产物为Al2(SO4)3,A错误;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会引入杂质SO,应溶解在盐酸中,B错误;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能与磨口塞中的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导致瓶塞打不开,C正确;为了增大产生CO2的速率,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SO4)3,D错误。
2. (2022·盱眙中学)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中,错误的是( D )
A. CO+H2O??HCO+OH- 热的纯碱溶液清除油污
B. Al3++3H2O??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 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 用TiCl4制备TiO2
D. SnCl2+H2O??Sn(OH)Cl↓+HCl 配制SnCl2溶液时加入NaOH
[解析] 加热使Na2CO3的水解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有利于清除油污,A正确;Al3+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于净水,B正确;TiCl4与H2O反应: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加热时HCl挥发,TiO2·xH2O失水可得TiO2,C正确;加入NaOH,平衡向SnCl2水解的方向移动,得不到SnCl2溶液,应该先将SnCl2溶解在盐酸中抑制其水解,后加水稀释到相应浓度,D错误。
3.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
A.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B. 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c(OH-)=c(H+)+c(CH3COOH)
D. 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解析]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酸和碱发生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H+、M+、OH-、A-,无论酸碱的量相对多少,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根据电荷守恒有:c(H+)+c(M+)=c(OH-)+c(A-),A正确;同浓度的CH3COONa、NaOH、Na2CO3三种溶液中,pH的大小为NaOH>Na2CO3>CH3COONa,所以pH相等时,三种溶液的浓度由小到大为c(NaOH)c(H2A),D错误。
4. (2022·镇江模拟)常温下,向20mL0.2mol/LH2A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HA-)>c(H+)>c(A2-)>c(OH-)
B.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中的大
C. NaHA溶液中:c(OH-)+2c(A2-)=c(H+)+c(H2A)
D. 将Na2A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但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
[解析] 当V(NaOH)=20 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溶液主要为NaHA,由图像看出c(A2-)>c(H2A),说明HA-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则c(Na+)>c(HA-)>c(H+)>c(A2-)>c(OH-),A正确;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生成NaHA,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中的小,B错误;根据质子守恒可知,NaHA溶液中:c(OH-)+c(A2-)=c(H+)+c(H2A),C错误;因对强碱弱酸盐溶液稀释,c(H+)增大,则将该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都减小,D错误。
1.(2023·淮安期末)下列事实:①NaHCO3水溶液呈碱性;②NaHSO4水溶液呈酸性;③长期使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度增大;④加热能使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⑤配制FeCl2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B )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2023·海安期末)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B )
A. 用可溶性铁盐和铝盐作净水剂
B. 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中的CaSO4水垢
C. 用饱和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作泡沫灭火剂原料
D. 利用加热TiCl4溶液的方法制取TiO2·xH2O,进而制备纳米级TiO2
3. (2022·镇江中学)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D )
A. NH3·H2O B. NaOH
C. Na2CO3 D. MgO
[解析] 加入NH3·H2O或NaOH或 Na2CO3时,均能引入杂质离子NH或Na+,不符合题意。MgCl2溶液中的Fe3+水解:Fe3++3H2O??Fe(OH)3+3H+,当加入MgO后,消耗了H+,使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Fe(OH)3 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沉,最后可将Fe3+除去。D正确。
4.(2022·建湖模拟)工业上可以利用TiCl4的水解反应生成TiO2·xH2O,再经焙烧可得Ti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 TiCl4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TiCl4+(x+2)H2O=== TiO2·xH2O↓+4HCl
B. 制备时可加入大量水,同时加热,促使水解完全
C. 利用类似方法还可制备SnO、SnO2等化合物
D. TiCl4的性质非常稳定,除制备TiO2外,还可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和造纸等
[解析] TiCl4在水中发生水解:TiCl4+(x+2)H2O===TiO2·xH2O↓+4HCl,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并使HCl挥发,最终彻底水解得到TiO2·xH2O,经焙烧得TiO2,A正确;越稀越水解、越热越水解,所以可加入大量水,同时加热,促使水解完全,B正确;利用金属氯化物的水解,加大量水并加热可以促进水解完全,用类似方法可制备SnO、SnO2等化合物,C正确;TiCl4遇水发生水解反应,故性质不稳定,D错误。
5. 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c(NH)最大的是( A )
A. NH4Al(SO4)2 B. NH4Cl
C. NH3·H2O D. CH3COONH4
[解析] NH3·H2O为弱碱,电离产生NH,但其电离程度很小,故c(NH)很小;A、B、D三项中均存在水解反应NH+H2O??NH3·H2O+H+,而A项中Al3+也水解显酸性,抑制了NH的水解,B项中Cl-对NH水解无影响,D项中CH3COO-水解显碱性,促进NH的水解。A正确。
6. 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A. c(Na+)>c(CH3COO-)>c(OH-)>c(H+)
B. c(CH3COO-)>c(Na+)>c(OH-)>c(H+)
C. c(Na+)>c(CH3COO-)>c(H+)>c(OH-)
D. c(Na+)>c(OH-)>c(CH3COO-)>c(H+)
[解析] 在CH3COONa溶液中,由于 CH3COO- 的水解,使得c(Na+)>c(CH3COO-);由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c(OH-)>c(H+);由于盐的水解程度比较小,所以c(CH3COO-)>c(OH-)。A正确。
7. 在0.1 mol/L Na2S溶液中存在着多种离子和分子,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B )
A. c(Na+)+c(H+)=c(HS-)+c(OH-)+2c(S2-)
B. c(Na+)+c(H+)=c(HS-)+c(OH-)+c(S2-)
C. c(Na+)=2c(S2-)+2c(HS-)+2c(H2S)
D. c(OH-)=c(H+)+c(HS-)+2c(H2S)
[解析]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得: c(Na+)+c(H+)=c(HS-)+c(OH-)+2c(S2-),A正确,B错误;由物料守恒得:c(Na+)=2c(S2-)+2c(HS-)+2c(H2S),C正确;由质子守恒得:c(OH-)=c(H+)+c(HS-)+2c(H2S),D正确。
8. 下列物质所配成的0.1 mol/L溶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 NH4Cl:c(Cl-)>c(H+)>c(NH)>c(OH-)
B. Na2CO3:c(Na+)>c(CO)>c(HCO)>c(OH-)>c(H+)
C. NaHCO3:c(Na+)>c(CO)>c(HCO)>c(OH-)>c(H+)
D. (NH4)2SO4:c(NH)>c(SO)>c(H+)>c(OH-)
[解析] 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NH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NH+H2O??NH3·H2O+H+,所以c(H+)>c(OH-),NH水解而Cl-不水解,所以 c(Cl-)>c(NH),由于NH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所以 c(NH)>c(H+),因此NH4Cl:c(Cl-)>c(NH)>c(H+)>c(OH-),A错误;Na2CO3溶液中,CO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 c(OH-)>c(H+),又Na+不水解,所以 c(Na+)>c(CO),由于CO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所以c(CO)>c(HCO),根据CO的两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H2O??HCO+OH-,HCO+H2O??H2CO3+OH-,因第一步水解生成的HCO还要发生第二步水解,造成HCO浓度减小而OH-浓度增大,再加上水电离出的OH-,所以c(OH-)>c(HCO),综上所述,Na2CO3:c(Na+)>c(CO)>c(OH-)>c(HCO)>c(H+),B错误;NaHCO3溶液中,HCO仅有少量电离,所以溶液中 c(HCO)>c(CO),C错误;(NH4)2SO4溶液中,NH部分水解,溶液显酸性,则c(H+)>c(OH-),又因为水解程度微弱,所以c(NH)>c(SO),则(NH4)2SO4:c(NH)>c(SO)>c(H+)>c(OH-),D正确。
9. 常温下,将甲酸与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此溶液中( C )
A. c(HCOO-)>c(Na+)
B. c(HCOO-)C. c(HCOO-)=c(Na+)
D. 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大小关系
10. 将物质的量均是0.1 mol的HCN和NaCN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N-)<c(N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 c(HCN)>c(CN-) B. c(HCN)>c(CN-)=0.2 mol/L
C. c(H+)>c(OH-) D. c(CN-)>c(OH-)=0.1 mol/L
[解析] 由c(CN-)小于c(Na+)知,CN-水解的程度大于HCN电离的程度,A正确。
11.(2023·常州模拟)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C )
A. 氨水中:c(NH)=c(OH-)=0.1 mol/L
B. NH4Cl溶液中:c(NH)>c(Cl-)
C. Na2SO4溶液中:c(Na+)>c(SO)>c(OH-)=c(H+)
D. Na2CO3溶液中:c(Na+)=2c(CO)+c(HCO)+c(H2CO3)
[解析] 氨水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知,c(NH)+c(H+)=c(OH-),c(OH-)>c(NH),A错误;NH4Cl溶液显酸性,根据电荷守恒知,c(NH)+c(H+)=c(OH-)+c(Cl-),由c(OH-)<c(H+),得c(NH)<c(Cl-),B错误;c(Na+)=2c(SO),该溶液为中性,故c(OH-)=c(H+),C正确;根据物料守恒知,c(Na+)=2c(CO)+2c(HCO)+2c(H2CO3),D错误。
12.(2022·建湖模拟)Sb2O3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等。在实验室可利用SbCl3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3(SbCl3的水解分三步,中间产物有SbOCl等),其总反应可表示为2SbCl3+3H2O??Sb2O3+6HCl ΔH>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实验室配制SbCl3溶液时可将SbCl3加入水中并加热
B. 将SbCl3缓慢加入大量水中有利于提高SbCl3的转化率
C. 实验后期加入少量氨水有利于提高Sb2O3的产率
D. 水解时会发生反应SbCl3+H2O===SbOCl+2HCl
[解析] 根据2SbCl3+3H2O??Sb2O3+6HCl,配制SbCl3溶液时将SbCl3加入水中并加热可促进SbCl3的水解,不能制得SbCl3溶液,A错误;将SbCl3缓慢加入大量水中促进水解完全,有利于提高SbCl3的转化率,B正确;实验后期Sb3+的浓度很低,水解很难再继续,已经达到水解平衡,所以要加入NH3·H2O促进水解,SbCl3+2NH3·H2O===SbOCl↓+2NH4Cl+H2O,C正确;根据分析,水解时会发生反应SbCl3+H2O===SbOCl↓+2HCl,D正确。
13. 改变0.1 mol/L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的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pH=1.2时,c(H2A)=c(HA-)
B. lg[Ka2(H2A)]=-4.2
C. pH=2.7时,c(HA-)>c(H2A)=c(A2-)
D. pH=4.2时,c(HA-)=c(A2-)=c(H+)
[解析] 根据题给图像,pH=1.2时,H2A与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c(H2A)=c(HA-),A正确;根据HA-??H++A2-,可确定Ka2(H2A)=,根据题给图像,pH=4.2时,HA-与A2-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c(HA-)=c(A2-),即 lg[Ka2(H2A)]=lgc(H+)=-4.2,B正确;根据题给图像,pH=2.7时,HA-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H2A,H2A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A2-,则c(HA-)>c(H2A)=c(A2-),C正确;根据题给图像,pH=4.2时,HA-与A2-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c(HA-)=c(A2-)≈0.05 mol/L,而 c(H+)=10-4.2 mol/L,则c(HA-)=c(A2-)>c(H+),D错误。
14. (2022·泰州中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2Al3++3CO+3H2O===2Al(OH)3↓+3CO2↑
B. 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H3COO-的水解程度减小
C. 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D. 已知25 ℃时NH4CN溶液显碱性,则 25 ℃ 时的电离常数Kb(NH3·H2O)>Ka(HCN)
[解析] 泡沫灭火器中盛装的反应物是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利用两者的双水解反应生成CO2,其灭火原理为Al3++3HCO===Al(OH)3↓+3CO2↑,A错误;CH3COONa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B错误;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酸或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溶液的pH可能是a,也可能是14-a,C错误;25 ℃ 时 NH4CN 溶液显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HCN的电离程度小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则25 ℃时的电离常数Kb(NH3·H2O)>Ka(HCN),D正确。
15.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c(H+)>c(OH-) ②c(NH)>c(OH-)>c(Cl-)>c(H+)
③c(NH)>c(Cl-)>c(OH-)>c(H+) ④c(Cl-)>c(H+)>c(NH)>c(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NH4Cl ,其中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① (填序号)。
(2)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则溶质为 NH4Cl和NH3·H2O ;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溶质为 NH4Cl和HCl 。
(3)将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盐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B (填字母)。
(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c(NH3·H2O),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 大于 c(OH-)。
[解析] (1)由已知的四种离子,当溶液中只存在一种溶质时,为NH4Cl;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离子浓度关系为①。(2)当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时,溶液呈碱性,说明碱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和 NH3·H2O;当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时,溶液呈酸性,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和HCl。(3)NH4Cl为强酸弱碱盐,稀释促进其水解,盐酸为强酸,在溶液中全部电离,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盐酸稀释相同的倍数时,盐酸的pH大于NH4Cl溶液的pH,B项符合。(4)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原溶液中NH3·H2O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由于NH3·H2O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混合前盐酸中的c(H+)大于氨水中的c(OH-)。
16.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 Al3++3H2O??Al(OH)3(胶体)+3H+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中的c(NH) 小于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 NH4HSO4 溶液中的c(NH)。
(3)均为0.1 mol/L的几种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其中符合0.1 mol/L 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Ⅰ (填罗马数字),导致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NH4Al(SO4)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使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 。
②20 ℃时,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中,2c(SO)-c(NH)-3c(Al3+)= 10-3 mol/L。
[解析] (1)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离子方程式:Al3++3H2O??Al(OH)3(胶体)+3H+。(2)NH4Al(SO4)2与NH4HSO4中的NH均发生水解,但是NH4Al(SO4)2中的Al3+水解呈酸性,抑制NH水解;HSO电离出的H+同样抑制NH水解,因为HSO电离生成的H+浓度比Al3+水解生成的H+浓度大,所以NH4HSO4抑制NH水解的程度比NH4Al(SO4)2大。(3)①NH4Al(SO4)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符合的曲线为Ⅰ;②根据电荷守恒,c(NH)+3c(Al3+)+c(H+)=2c(SO)+c(OH-),可得2c(SO)-c(NH)-3c(Al3+)=c(H+)-c(OH-)=10-3 mol/L [c(OH-)太小,可忽略]。(共17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课时21 盐类水解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的三大守恒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Contents
关键能力
举题说法
关键能力
一、 能力打底 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盐类水解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2) 盐溶液呈中性,盐的类型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
(3) NaHSO4溶液呈酸性,是因其发生了水解反应。(   )
(4) 同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的pH:Na2CO3<NaHCO3。(   )

×
×
×

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
玻璃塞
盐酸
硫酸
三、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守恒关系
2. 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
3.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等过程中得到的质子(H+)数等于失去的质子(H+)数。如NaHCO3溶液中:
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出。
以KHS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物料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①-②消去没有参与变化的K+,得质子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K+)+c(H+)=c(OH-)+c(HS-)+2c(S2-)
c(K+)=c(HS-)+c(S2-)+c(H2S)
c(H+)+c(H2S)=c(OH-)+c(S2-)
举题说法
1
类型1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2024·丹阳模拟)下列做法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   )
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碳铵混合使用
C. 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酯类油污
D. 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解析] 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A项与盐的水解有关;K2CO3水解呈碱性,与碳铵混合,生成氨气,使氮肥失效,B项与盐的水解有关;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促进油脂的水解,C项与盐的水解有关; 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其中硫酸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D项与与盐的水解无关。
D
2
类型2 溶液中粒子浓度守恒关系的判断
 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B
3
类型3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