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七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七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8 22:1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回到西晋当土豪
你穿越回到了西晋,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土豪。西晋实现统一,初时安宁,你坐拥财富,好不惬意。可八王之乱如阴霾将至,北方各族也内迁而来。你的富贵之路将何去何从?是在乱局中崛起还是沉沦?
西














新教材部编版七上第17课
回到西晋当土豪之
制作:黎燕琳
一、穿越开启与西晋建立、统一
你要保住自己的位置,还要进一步扩充家业,那你必须要了解这个时代……
220年
266年
316年
三国时期
西晋时期
263年魏灭蜀
266年西晋建立
316年西晋灭亡
280年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三国
鼎立局面形成
根据时间轴,自主梳理三国到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三国发展不均衡。
一、穿越开启与西晋建立、统一
①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的相继去世,蜀汉人才非常缺乏。
吴蜀衰落的原因?
②不断对曹魏用兵,大大消耗了国力。
①孙权晚年的太子之争加剧了政局动荡
②孙权去世后,后继者昏庸无能
263年被灭
一、穿越开启与西晋建立、统一
你见证了西晋建立的史实。
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与西晋的统一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为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攻占建业,吴亡
263年,魏军占领成都,蜀亡
统一的意义: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
一、穿越开启与西晋建立、统一
你发现西晋能够建立得益于司马懿家族在曹魏时期的长期经营与权力积累。
司马懿
长子:司马师
次子:司马昭
儿子:司马炎
一、穿越开启与西晋建立、统一
相关史事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官,不料消息走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曹魏皇族与司马氏家族的争斗
一、穿越开启与西晋建立、统一
司马炎继位初期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促使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平吴之后,……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晋书·食货志》
你决定利用这个时机,投资一些新兴的农业项目,购买大量土地,招募流民耕种,期望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获取更多财富。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当时还有一些世家大族比你更有钱,他们凭借与朝廷的政治关系,抢占更多的社会资源。
世家大族是司马氏取代曹魏的支持者。司马氏反过来又给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以优厚待遇。
相关史事
西晋时,世家大族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达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更华丽的步障。
生活奢靡,追求享乐,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西晋世家大族分布
石崇、王恺斗富(想象画)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有一些问题……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
(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
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
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晋书·鲁褒传》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当时社会崇拜金钱之风盛行,人们唯利是图。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同时,西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八王之乱爆发了……
八王之乱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集中在北方;以洛阳为中心;中原地区密集
西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大封同姓诸王;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诸王掌管地方军政权力,随着势力的渐渐增强,成为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
西晋诸侯国的分布有何特点
从291年起,诸王先后争夺中央政权。306年,大权落入东海王司马越手中,混战16年的“八王之乱”结束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你仔细分析了八王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晋惠帝
帝又尝在华林园,闻查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其蒙蔽皆此类也。——《晋书·惠帝纪》
皇权先后旁落在外戚杨骏与皇后贾氏手中。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各地藩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纷纷起兵,战火迅速蔓延至全国。你的家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你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选择支持其中一位藩王,期望在战乱中分得一杯羹,还是尽量保持中立,守护自己剩余的财产?
在这个过程中,你深刻体会到了八王之乱对西晋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
西晋持刀陶俑
“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晋书·食货志》
这场战乱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场战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由于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王朝的实力,与之并立的政权出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晋书·江统传·徙戎论》
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婢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你深刻体会到了八王之乱对西晋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城市与乡村被摧毁,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你的财富大幅缩水。

想一想
西晋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
政治上,西晋所封皇室诸王在地方具有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威胁延中央集仪。经济上,由于政治动荡,八王之乱破坏生产所需安定局面,人口锐减,经济救。民族关系上,两晋的民族政策激发了内迁各族的反抗。上述矛盾都冲击着西晋王朝的统治。
二、八王之乱的危机
由于战乱,西晋政府对北方边境的控制逐渐减弱,北方各族趁机内迁。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随着北方各族的内迁,你所在的地区也迎来了不少内迁的少数民族。你开始了解他们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牧马图》
从这个图的哪些细节看出这个牧马人是少数民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牧马人高鼻深目,身穿窄袖袍服,足蹬长靴,为少数民族。
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早期居住在贝加尔湖一带,亦被称作铁勒、高车等。敕勒川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山西、内蒙古一带。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分布

匈奴



鲜卑

内迁的北方各族主要有哪些
鲜卑、匈奴、羯、羌、氐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分布

匈奴



鲜卑

观察北方各族内迁的方向
由北向南
由西向东
迁往今陕西、山西的游牧民族人口居多,各族形成杂居状态
根据地图迁往哪个地区的比较多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结合竺可桢的中国历代历史温度变化曲线图思考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


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民国
原因:①气候寒冷,生存环境恶劣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前汉末,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而呼韩邪单于失其国,携率部落,入臣于汉。汉嘉其意,割并州北界以安之.”——《晋书·匈奴传》
根据材料思考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
原因:②中原王朝政策诱导
“及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晋书·食货志》
原因:③躲避战乱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起初,你对他们充满了警惕,但后来你发现,通过与一些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你可以获得独特的商品,如北方的马匹、皮毛等,这为你开辟了新的商机。
结合材料说明北方各族内迁后,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表现?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江统《徙戎论》
表现:①少数民族内迁与杂居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结合材料说明北方各族内迁后,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表现?
“晋鲜卑归义侯”印
表现:②西晋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
“乌桓者,本东胡也……其性悍塞……父子男女相对踞蹲。以髡(kūn)头为轻便。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guó)步摇。”——《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表现:③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
三、北方各族内迁
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内迁各族认为自己与汉人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内迁各族通过塑造共同的祖先,证明其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体现其对“中华”“中国”的认同。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然而,西晋朝廷在八王之乱后已摇摇欲坠,根本无力处理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最终,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政权不断壮大,对西晋发动了致命一击。
西晋末期各族起义及西晋的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洛阳,晋怀帝被俘。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内迁各族武力进攻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三、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你所在的地方也陷入了混乱,你不得不考虑再次逃亡或者寻找新的生存之道。西晋的灭亡也给了你很大的启示,你概括总结了以下几点。
①重视政治建设
②要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③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④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