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双手胸前传球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的表述: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能意识到传接球的重要性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 通过球游戏和竞赛,在课的过程中能积极进行观察并能篮球胸前传球 (2)在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中,能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方法,打好技能基础。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力增强; (3)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探究;敢于表现自我;与同伴合作愉快;对篮球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 设置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一步学习与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提高准确运用技术的能力,在篮球游戏与比赛中能合理运用所学的篮球技术与战术,并在学习和比赛中,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篮球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活性。 教材分析 篮球是学生所喜爱的项目之一,不仅富有对抗性、集体性,而且富健身性、趣味性。本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练”中去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从中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运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为今后的篮球教学奠定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一技术,本课是传球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为八年级学生,男女生各占一半,活泼好动,对新技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篮球基础较差,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几 种球性练习的方法,也知道了篮球课的学练纪律。因此在继续加强球性练习的基础上教授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打球习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评价任务的设计: 1,教师评价,教师观察学生传球时的动作是否正确,是否连贯、协调、用力顺序以及对球的控制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设计目的。 2,学生互评,两人相距3-5米,两人轮流相向传球,相互观察,用爱心去关心同学共同进步,并能够说出优缺点。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之前所学篮球简单动作,引导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传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重点 传球动作方法。 难点 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教 学 设 计
课堂 结构 学习活动 组织形式与评价标准 教师活动 时间 次数 目标完成情况 评价与反思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 1、课堂常规。 2、静听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热身运动(每人一球)跟音乐进行 1)抛接球 2)球饶腰 3)高抬腿饶球 4)原地运球 5)滚球抢球 (1)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练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边线-----边线10次) 高运球、低运球各5次 (2)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练习行进间变速运球 (边线-----边线5次) 1,自主探究学习双手胸前传球。 2,学习双手胸前传球 3,学生认真积极自主学习,发散思维,体验学习。 4,积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和集体练习。 5,根据教师提示改进动作。 6,展示自我 学生练习 1、请两名同学做示范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 2、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传球,教师逐个指导。 3、总结 4、三角传球练习 三名同学围成等腰三角形,中间站一名同学断球,中间同学断球或传球的同学传接球失误则换一名同学? 1,游戏:勇穿树林 方法:教师把学生按照广播操队形进行站立,首先有横排的第一位同学拿球,向后转身听教师哨声绕着对面同学进行“S”形跑。跑完后把球向前滚给第一位同学,依次类推进行游戏。 2、总结本节课 3、收集器材 4、下课 组织?四列横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要求?快、静、齐 广播体操队形 散点 广播体操队形 散点 组织:学生成8路纵队站在篮球场的对面边线, 广播体操队形 散点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组织: 体操队形 散点站开 组织?四列横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要求?快、静、齐 组织: 三名同学站在角上,中间站一名学生断球,方向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 组织?四列横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要求?快、静、齐 1.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 2.安排见习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教师领做,播放音乐,节奏感强,语言提示,动作舒展 、一抛一接、一抛一次击掌接球、一抛多次击掌接球。 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3)看教师手势原地运球。 4)一人滚球一人抢球。 1,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行进间运球 2,教师讲解、示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右手为例) 提示: 运球手的用力顺序、协调性、对球的控制能力 3,教师带领学生统一练习, 4、指挥学生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 1,教师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2,教师和学生探讨学习。 3,教师讲解和示范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和细节。 4,动作要领,持球、伸臂、翻腕、拨指的连贯性。 5,组织学生练习。 6,指导学生练习。 7,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对当树木过程中学生不能左右晃动。不能用脚去踢球等一些阻碍正常游戏的动作。 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放松运动 2、学生随着音乐慢慢进行放松 3、认真听讲教师的点评,并参与点评 4、体育委员带领同学收集器材 5、师生问好,下课 1分钟 1次 4分 4×8拍 5分 30分 5分 学生精神饱满、积极,能够完全配合教师达到要求 学生自觉主动性强,很快能够进入上课状态
强度 密度 1.1 60%
安全 措施 1,准备活动充分。2,器材合格。3,学生服装合格。4,安全教育到位。
场地 器材 篮球场2个、篮球50个。音箱1个。
作业/拓展 1,每天球感练习(原地对墙传球)100次 2,一手一球尝试原地运球练习
设计说明:
1.理念: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评价驱动教学,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实现有效教学。
2. 内涵:1)既定教学目标、课中学习目标及评估目标三者内容上的同一性2)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评估工具三者本质上的同一性。
3.基本程序与原则:以“教学效益”为纬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智慧与能力”为经线,遵循教学评的一致性,处理好三个程序:
制定学习目标(回答:什么最值得学习)——设计课堂评价(回答:如何证明实现了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回答:怎样安排教学活动帮助达标)。
4.构成:包括四部分:(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二)评价任务的设计(三)教学设计(四)作业/拓展设计。
5.操作方法: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依据制定目标的三个依据:课标在哪里?——回答:学生需要学什么?文本在哪里?——回答:学什么最有价值?学生在哪里?——回答: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制定出准确、清晰、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明确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至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第五,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在设计、实施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作业的问题,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什么目标的,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如何反馈作业结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等。
第六,撰写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思考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等,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实现专业成长。